返回首页

浸胶机节能(立式浸胶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6 03:04   点击:2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立式浸胶机

PCB覆铜箔层压板的制作方法: 覆铜箔层压板制造工艺覆铜箔层压板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树脂合成与胶液配制-增强材料浸胶与烘干-浸胶料剪切与检验-浸胶料与铜箔叠层-热压成型-裁剪-检验包装。

树脂溶液的合成与配制都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的。纸基覆箔板用的酚醛树脂大多是由覆箔板厂合成。玻璃布基覆箔板的生产是将原料厂提供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溶解于丙酮或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甲醚中,经过搅拌使其成为均匀的树脂溶液。树脂溶液经熟化8~24h后就可用于浸胶。浸胶是在浸胶机上进行的。浸胶机分卧式和立式两种。卧式浸胶主要用于浸渍纸,立式浸胶机主要用于浸渍强度较高的玻璃布。浸渍树脂液的纸或玻璃布主,经过挤胶辊进入烘道烘干后,剪切成一定的尺寸,经检验合格后备用。根据产品设计要求,把铜箔和经过浸胶烘干的纸或玻璃布配成叠层,放进有脱模薄膜或有脱模剂的两块不锈钢板中间,叠层连同钢板一起放到液压机中进行压制。合格的覆箔板应进行包装。每两张双面覆箔板间应垫一层低含硫量隔离纸,然后装进聚乙烯塑料袋内或包上防潮纸。

2. 卧式浸胶机

欧运地板属一线品牌。

欧运地板隶属江苏省常州市欧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位于中国最大的强化地板生产基地——常州市横林工业区,占地面积20万多平方米。

厂房面积10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3.5亿元,年产能1000万平方米,是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横林最大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基地,采用全球顶尖生产设备,引入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生产管理及产品品质问鼎横林之最。

拥有卧式全自动浸胶机生产线一条,全自动压贴生产线五条,全自动地板开槽线五条,其中全自动德国豪迈线二条;具有年产强化木地板1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产品已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近几年,公司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产品深受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宾客的信赖。

3. 立式注胶机

注射机是立式,注塑机是卧式的,注射机一般是由两个桶自动拌料好加料的,注塑机就不是了.注射机一般可以二次所模,就是先射料再锁摸.

4. 立式浸胶机操作规程

  碳纤维布取样检测的项目按照要求,理论上有七项操作,一般情况下只做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详请可以查看 GB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取样检验(sampling control)是为了评定矿产取样结果的可靠程度,而对取样工作的三个基本环节,即样品采取、样品加工及样品分析(或试验)所进行的检查工作。其目的是要发现上述过程可能存在的误差,查明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特别是要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取样成果的质量。检查的方法,一般是用坑道及钻孔的共轭样品来检查岩心取样的可靠性,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取样来检查坑道中其他取样方法的可靠性,用大规格样品来检查小规格样品的可靠性,用样品加工时的残余样来检查加工过程的可靠性,用内部及外部检查分析来检查基本分析的可靠性,等等。

5. 立式涂胶机

1.玻璃清洗不彻底。有水汽水珠,密封胶对玻璃的粘合力就会大大削弱,从而使中空玻璃密封效果差,导致中空玻璃边部漏气,加大外界水分进入的可能。

解决方案:因此合片之前必须对玻璃进行仔细观察,杜绝液态水存在于玻璃上;因此合片之前必须对玻璃进行仔细观察,杜绝液态水存在于玻璃上。

2.干燥剂的有效吸附能力低。对于干燥剂的要求是不但要吸附掉中空玻璃密封层空气中的水汽,使得中空玻璃有合格的初露点,还要不断地吸附通过胶层扩散到空气中的水汽,继续保持符合使用要求的露点。如果使用的是劣质干燥剂作为吸附剂,其原本吸水能力就比较差,很短时间就会吸附饱和,不能有效地吸附通过扩散进入空气层中的水分子,就会导致水分子在空气中聚集,中空玻璃的露点上升。

解决方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传统型中空玻璃用3A分子筛作为吸附剂。

3.干燥剂灌装量的原因。中空玻璃分子筛灌装量的标准是不低于铝条长度的70%,有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或工人操作不当,灌装量会低于70%,更有甚者,只灌2条铝条边,常常导致中空玻璃空气层的水汽量超过所灌装分子筛的剩余吸附量,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中空玻璃结露的可能。

解决方案:分子筛灌装量必须要达到铝条长度的70%以上。

4.分子筛灌装后,合片时间长短的原因。中空玻璃制作时,裁切铝条、灌装分子筛是前道工序,涂布丁基胶、合片在后,中间会有时间差,如分子筛灌装时间过长,或者隔夜再去合片,此时分子筛已通过铝条呼吸孔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剩余吸附能力变的不足,从而增加中空玻璃结露的可能。

解决方案:从分子筛拆开包装开始计算,要在30至45分钟内完成分子筛灌装-涂布丁基胶-合片-涂布外道密封胶等工艺流程;如到时间还是没来得及合片打胶,应倒出铝条内分子筛,并舍弃,重新灌装新开封的分子筛。

5.铝条或间隔条吸附孔过小。有些PVC材质的间隔条吸附孔偏小,分子筛即使灌装量足够,也无法快速吸附中空玻璃间隔层中的水汽,导致露点上升。

解决方案:选择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气孔通透性的间隔条是必要的。

6.中空玻璃密封胶质量的原因。中空玻璃密封胶是防止中空玻璃结露的首要和关键,两道密封胶应相适合,不能互溶或反应,否则易导致边缘密封失效,水汽进入;还有二道密封胶质量不稳定,低分子物含量过高,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迁移挥发到中空玻璃空气层内部;再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中空玻璃空气层气体始终处于热胀或冷缩的状态,使密封胶长期处于受力状态,同时环境中的紫外线、水和潮气的作用,都会加速密封胶的老化,从而加快水汽进入中空玻璃空气层的速度,这些都会导致结露的发生。

解决方案:选择符合相关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质量优异的密封胶,并且两道密封胶应相互适合,不会产生互溶或反应。

7.密封胶挤压不实或含有机械杂质。中空玻璃常规第一道是采用丁基胶涂布在铝条、间隔条等型材上进行合片密封,第二道采用外道结构胶密封。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密封胶中存在机械杂质,或涂胶过程中挤压不实,导致胶体内部存在毛细管,并在间隔层内外压差或湿度差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空气层,使中空玻璃间隔层中含水量增加,从而导致露点上升。

解决方案:在涂布密封胶时,注意察看是否挤压不实,或胶中是否含有机械杂质,一旦发现,立即重新涂布或更换不含机械杂质的密封胶。

8.涂胶工艺的原因。涂胶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漏涂、断胶现象,和对封口的疏忽;外道密封胶未按合理的配比使两组份混合充分,发生欠胶或多胶现象,导致两道密封胶之间存在缝隙,引起漏气;还在中空玻璃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受环境温度变化、日晒风压的作用,密封胶会形成裂纹(有时是极小的,肉眼都看不见)的存在,水汽就会慢慢地进入胶层内,导致露点上升,产生结露。

解决方案:严格检查漏涂或断胶现象,封口也需及时处理平整,外道密封胶应合理的配比使两组份混合充分。

9.密封胶胶层厚度不够。密封胶一般为均匀高分子聚合物,而聚合物又并不是绝对不透气的,其两侧由于逸度差(压差或浓度差)的存在,成了聚合物做等温扩散的驱动力。对于中空玻璃的密封胶而言,主要扩散物就是空气中水分的扩散,影响水分子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聚合物的水分渗透指数(GB/T11944-2012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中的指数为I≤0.25),胶层厚度和空气内外的水汽分压差。胶层过薄,水汽就极易通过密封胶进入空气层;水分扩散是中空玻璃露点上升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胶层厚度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11944-2012执行,涂布足够厚度的密封胶。

10.中空玻璃停放期的缘故——刚刚制成的中空玻璃,夏天大约需要一周左右的停放期,冬天则需要两周左右的停放期,以便两道中空玻璃密封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化学粘合,达到最佳密封状态;如果停放时间过短,密封胶没有充分的时间粘合,再经过搬运、震动、日晒、特别是雨淋,密封胶的密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导致水分子通过密封胶进入空气层。

解决方案:刚做好的新中空玻璃要严格满足停放期要求,再出厂。

11.分子筛保存原因——分子筛在开袋开桶后,未能及时用完的产品,没有及时封口,或封口不严,导致外部空气进入,部分分子筛吸入空气中水分后失效,从而导致结露的可能。

解决方案:已开袋开桶没有及时用完的分子筛,应及时密封,二次使用前,应先取最上面的产品做温升试验,温升低于30℃的产品,应舍弃不能使用;或直接舍弃最上面1至2cm厚度的产品为好。

12.相溶性试验——装配中空玻璃时,应做相溶性试验,要选择与中空玻璃密封胶相溶的配套密封材料,而这些密封材料中,通常含有溶解丁基密封胶的增塑成分,会通过第二道密封胶迁移到第一道密封胶表面,导致第一道密封胶发生溶解变稀、流淌现象,这时中空玻璃已不密封,就会发生结露现象。

解决方案:装配中空玻璃时,做好相溶性试验,要选择与中空玻璃密封胶相溶的配套密封材料。

13.合片方式的原因。大面积的中空玻璃,没有采用立式合片及打胶,导致中空玻璃内凹或外凸现象,时间稍长,边部变形会导致胶和玻璃产生脱离现象,水汽就会乘虚而入。

解决方案:尽量采取立式打胶方式来避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