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防火岩棉验收标准(防火岩棉验收标准最新)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01:41   点击:20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防火岩棉验收标准最新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 防火岩棉验收标准最新规范

执行标准: JG149-2003;

2、验收批次: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

3、取样规格数量:1200×600mm,二块;

4、检测项目: 测项目绝热用岩棉、矿物棉及其制品检导热系数、尺寸及密度、建筑用岩棉、矿物棉及其制品检测项目、热阻、尺寸及密度、压缩强、取样要求板:1张,尺寸不小于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岩棉板抗压强度应≥40kPa(即4000kg/m2)。

3. 防火岩棉验收标准最新版

如果岩棉板能满足0.4Mpade的要求,应先将将光滑的瓷砖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然后涂刷一遍丙烯酸基界面乳液(VasaPMC500),在批刮一层找平砂浆(VasaBC101),该找平砂浆需要加一道网格布。

  但很多岩棉板厂家从节约成本考虑,并不想用外墙岩棉板。于是需要对瓷砖墙面进行一下处理。  如果基面有空鼓、脱落 、漏水等现象,要先做拉拨实验,瓷砖饰面的抗拉拔强度要达到0.4MPa。

  如果岩棉板能满足0.4Mpade的要求,应先将将光滑的瓷砖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然后涂刷一遍丙烯酸基界面乳液(VasaPMC500),在批刮一层找平砂浆(VasaBC101),该找平砂浆需要加一道网格布。

  如果岩棉板的抗拉拔强度达不到0.4Mpa,或出现空鼓,则应将这部分瓷砖胶敲掉。如果剔凿面积小于0.1㎡,冲刷干净后,应先涂刷丙烯酸乳液界面剂,然后用堵漏宝修补平整; 如果超过0.1㎡,用丙烯酸乳液型界面剂处理,然后用1:2.5水泥砂浆找平。

  对外墙岩棉板空鼓墙面要进行处理

  总之吧,墙面要达到0.4Mpa的抗拉拔强度,并达到平整度要求,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另外,在进行保温施工前,需要选取一处阳角部位或檐口部位,按照每平方米6个标准,用冲击钻打孔,孔深150mm,看看能否出现瓷砖空鼓。如果没有,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如果出现空鼓,则重新处理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处理好的墙面,可以重新设计,用五彩缤纷的饰面砂浆和装饰构件,装修的美轮美奂

4. 防火岩棉板验收标准

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测量放线→石材龙骨分隔、安装→裁切岩棉板→粘贴岩棉板并用塑料膨胀螺栓固定→岩棉板隐蔽检查验收→干挂石材、打胶→幕墙专项验收。

  2、按照建筑外墙设计要求进行石材龙骨的测量放线,然后安装与石材龙骨。

  3、岩棉板裁切、安装:我们按照石材龙骨的间距进行岩棉板裁切,然后从下而上并且沿着水平方向横向交错铺贴。之后便从墙体拐角处开始垂直交错连接固定板材。阴、阳角处岩棉板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岩棉板是不能够进行拼接的,此时我们应该采用整块岩棉板切割成形切口与板面垂直,墙面的边角处也需要使用相同的保温板进行粘贴固定。板上下应错缝排列,错开距离大约为1/2板长。嵌填用窄条岩棉板,其宽度不得小于150mm。

  4、岩棉板固定:岩棉板锚固件的安装入结构墙深度不小于50mm。通常选择8×120mm的塑料膨胀螺栓锚固,并且使用电锤在外墙钻孔,孔径为12mm;孔深为120mm(含保温板厚度),这样便让岩棉板和外墙面紧密结合。锚固点紧固后应低于岩棉板表面1~2mm。

  5、锚固点的布置方式:在岩棉板四角以及水平缝中间均设置锚固点。锚栓件的安装纵向间距300mm,横向间距400mm,梅花形布置,基层墙体转角处加密至间距200mm,而且同时满足其设计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6、防雨、潮措施:在岩棉板施工完的顶部未挂石材打胶之前,我们需要用塑料布遮盖好,从而防止下雨渗漏于岩棉板内侧。

  单个锚栓检查,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大于等于0.3kN。

  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紧密配合,合理安排工序,严禁颠倒工序作业。

  应该防止出现重物撞击墙面而损坏岩棉保温板的情况,一经发现及时修复。

  7、层间防火:在每层楼的楼板项标高处,沿着墙的四周设立一道层间防火封闭隔离带,这是由于外墙石材内表面距外墙有200mm空隙,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火灾发生后,火势从此空隙处向上层蔓延,所以才设层间防火隔离带,材料采用1.2mm厚镀锌钢板,50mm厚防火保温矿棉板,镀锌钢板一端用射钉固定在外墙上,射钉间距500mm,另一端搭在横向角钢龙骨上固定。

5. 防火岩棉检测报告范本

最重要的是导热系数。耐火安全使用温度。不燃性。含水率。憎水率。渣球含量。抗弯强度。纤维直径。氯离子含量

6. 防火岩棉国家标准

墙体

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该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如果采用B2级保温材料,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在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如果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设置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能够低于B2级。其中,B2级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时,每层需要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完全覆盖保温材料。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B1级保温材料作为外墙保温层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4、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5、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7、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屋顶

1、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2、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

4、用于临时性居住建筑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其芯材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

施工及使用的防火规定

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

2、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步进行。

3、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宜做到边固定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未涂抹防护层的外保温材料高度不应超过3层。

4、幕墙的支撑构件和空调机等设施的支撑构件,其电焊等工序应在保温材料铺设前进行。确需在保温材料铺设后进行的,应在电焊部位的周围及底部铺设防火毯等防火保护措施。

5、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温材料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

6、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需要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7、聚氨酯等保温材料进行现场发泡作业时,应避开高温环境。施工工艺、工具及服装等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8、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9、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