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镀用冷冻机(金属蒸镀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7 10:10   点击:2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金属蒸镀机

最好用钠-萘溶液处理法去毛刺。

有钠-萘溶液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电解还原法、高温熔融处理法、辐射接枝处理法、金属蒸镀法等。其中钠-萘溶液处理法是日前研究的几种方法中效果最好、最简便、最快速、易行、廉价的方法。

2. 国内蒸镀设备

snu是LCD厂商。显示设备厂商SNUPrecision公司最近接连与中国厂商签订LCD检查设备供应合同。

在具备优势的LCD检查设备领域,继8代线之后,如今在10、5代线市场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OLED蒸镀机事业上也在持续供应研发用产品,与母公司SNF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3. 蒸镀机生产厂家

说起蒸镀原理,其实蒸镀类似于水汽蒸发的原理。

在锅里烧开水时,蒸气就行成锅盖上的露水。不同之处在于蒸镀使用有机材料代替水,并且在真空状态而不是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下进行加热。

蒸镀必须先在真空中进行,也就是在称为真空室的设备中进行。制造好的大型LTPS背板,在真空室内进行彩色图案化。(在此基板上完成彩色图案制造之后,将根据智能手机的尺寸对单元进行切割和使用。)

一旦LTPS制造好并放置在蒸镀真空室中,然后就是在LTPS基板下面放置精密的金属掩模板(FMM)。掩模板是在薄钢板上有刻有小孔的器件,所以当有机材料蒸镀时,它只能沉积在特定的位置。如果不使用掩模板,则会将绿色和蓝色沉积在红色(R)像素上,这样将无法获得纯色。 因此,在蒸镀过程中不同的时间使用RGB相应位置和形状的不同掩模板。

4. 金属蒸镀机工艺

  1.两种镀膜原理不同:

  电子束蒸发镀膜:利用高能电子束轰击靶材,使材料表面产生很高的温度,由固态直接升华到气态,沉积到工件表面所形成的薄膜,主要运用在光学方面(如:眼镜片的增透膜,CCD镜头,光通讯方面等等)

  磁控溅射镀膜:高能离子轰击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飞逸出来的过程称溅射,那么采用磁场控制后,溅射出来的原子或二次电子以轮摆线的形式被束缚在靶材表面,使得辉光维持而进行溅射,主要运用在装饰方面(如:钟表,手机外壳等金属表面)

  2.膜的粘附性及结合的效果也不同。

  电子束镀膜的粘附性教差,但是膜的均匀性好;溅射的镀膜溅射能量大,和基底的粘附性也好,但是膜会有颗粒也就是均匀性稍差。

  电子束通常配备晶振片,对于已经校准的材料,10nm以下控制效果好,相反溅射出来的膜会有颗粒,10nm的厚度很难达到精准可控。

  3.实用的材料不同,磁控溅射有射频电源,可以做绝缘材料,也可以做金属;但是电子束只能蒸镀金属。

5. 蒸镀机公司

第一、次像素排列方式

最近华为P40又被嘲笑屏幕抽奖,都是“周冬雨排列”惹的祸。与LCD屏的RGB排列不同,OLED屏幕的子像素排列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产OLED普遍使用的RGB-Delta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将绿色子像素一分为二,红蓝像素锐减,像素排布不均匀,导致PPI折损大,显示细节不够锐利,锯齿感强,这就是京东方屏。

另外一种是三星使用的是Pentile排列,也就是P排列,通过借用相邻子像素来构成三种基色,红蓝像素面积是绿色子像素的两倍。钻石排列是指子像素为菱形的Pentile排列。钻石排列可以通过提高分辨率来降低颗粒感,“无2K,不A屏”。

就显示效果来说,高分辨率的钻石排列确实比周冬雨排列好很多。而且钻石排列是三星的专利,国内的OLED厂商如果得不到三星授权是无法使用的。

第二、生产设备与工艺

制造芯片的关键在于光刻机,而屏幕则依赖于蒸镀机,很不幸它们都是我国的弱项。蒸镀机与蒸镀工艺可以说是OLED生产过程中最难的部分,这也是三星能够长期领先的原因之一,因为三星拥有目前最先进的蒸镀机。

日本的Canon Tokki公司几乎垄断了真空蒸镀机,一年也就生产那么十几台不到,而且每台售价高达上亿美元,堪称光刻机的ASML。由于三星很久以前就狂赌OLED,并且全力扶持Canon Tokki公司,才奠定了今天的地位。

蒸镀机作为OLED的核心设备,也成为了京东方的缺点。中国因为核心技术问题,目前还处于“缺芯少屏”的局面。

第三、成本与良品率

三星在OLED的成就,除了顶尖的生产设备,还离不开持久的技术研发和改进工艺,这使得三星的OLED良品率极高,订单也源源不绝。可喜的是,国产京东方的良品率目前也突破了70%,虽然还不如三星,但未来可期。

6. 高端蒸镀机

被垄断的十大技术

1.光刻机

制造芯片的机器,其精度决定了芯片的上限。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是12纳米。目前,国外已经做到7纳米。

2.芯片

低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已实现国产,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赖进口。国外最先进芯片量产精度为7纳米,我国只有12纳米,差距两代。

3.操作系统

3家美国公司垄断手机和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

4.短舱

飞机上安放发动机的舱室,是航空推进系统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但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尚属空白。

5.触觉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一片巴掌大小的日本阵列式传感器售价10万元,而国内产品一般100元一个。但质量差距巨大。

6.真空蒸镀机

OLED面板制程的“心脏”。日本Canon Tokki独占高端市场,掌握着该产业的咽喉。有钱也买不到。

7.手机的射频器件

通信全靠它。中国造不了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2018年,射频芯片市场150亿美元;高端市场基本没有国货,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垄断。

8.iCLIP技术

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是研发创新药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国内实验室却极少有成熟经验。

9.重型燃气轮机

广泛应用于舰船、火车和大型电站。重燃仍基本依赖引进。国际上大的重燃厂家与中国合作都附带苛刻条件:设计技术不转让,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也不转让,仅以许可证方式许可本土制造非核心部件。

10.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组件,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