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港口船舶锚地乱收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8-19 00:59   点击:1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港口船舶锚地乱收费?

不属于,应该是港口使费的一种,这个各个港口的规定不一样。如果你有十足的把握确定是乱收费,可以向上一级海事主管机关或者物价局举报。

二、什么船舶可以在锚地航行?

只要船舶本身吃水足够,任何船都可在锚地航行。

锚地是供船舶锚泊的地方,而船舶必须航行进入锚地才能抛锚,起锚后也需要航行才能驶离锚地,所以,所有锚地都不会有禁航限制。尽管某些锚地限定给某类型船舶锚泊,但也不会限制其他类型船舶航行穿越该锚地。

三、船舶进出申请锚地怎么申请?

1.

首先,申请人需要从本地港口处获得锚地申请表格,并填写清楚申请者的所有信息,包括船舶登记号、船舶类型、航行区域以及负责船舶的公司名称等。

2.

然后,申请人需要提交锚地申请单,等待本港口的审批。通常,审批机构将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信息,例如船舶来源、船长、船只状况等来判断是否审批通过。

3.

一旦审批通过,申请人将获得一个锚地证书,来证明他们已经提交了锚地申请。这张证书通常会详细说明所有信息,例如申请日期、有效期限、位置等。

四、船舶怎么在密集的锚地抛锚?

答:船舶在抛锚前应观察好距离和风向,先将船首开至最上风位置,离其他船舶保持三个船位(如船台下水一样)的安全距离,抛锚后则不会滑碰到其他船了,用锚链来掌握船位。

五、船舶未按规定锚地停泊怎么处罚?

1.立案责任:发现船舶未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的违法行为(或者以其他途径已送的违法案件等),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听取当事人辩解陈述并作记录。执法人员应保守相关秘密。

3.审查责任:审查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

六、船舶锚地洗舱可以吗?

船舶锚地洗舱不可以。因为锚地洗舱会导致废水和废油的排放,污染海洋环境,违反环保法规和国际公约。此外,船舶在锚地洗舱还存在其他安全风险,如船舶漂移、水深、岩石障碍等。因此,船舶洗舱应该在特定的设施和场所内进行,遵守相关法规,保护海洋环境和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全球越来越重视海洋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各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了船舶和海洋环境的监管,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环保和高效。因此,船舶锚地洗舱这一传统作业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航运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和使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探索新的洗舱作业方式,做好环保,减少风险。

七、船舶抛锚锚地涨落潮发生碰撞怎么划分责任?

应该按照海事法有关规定,通常情况下如果抛锚船舶之间距离有足够余量,当涨落潮时船舶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应该记录各船舶的位置,如发生碰撞,脱锚的船舶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应该负有责任。

八、船舶起火原因及火势?

船舶起火,大多数是电线线路原因引起了轮船的燃料仓库的燃烧,燃油仓库基本上都是油类居多,而轮船的驱动是靠油产生的热量形成的动力来驱动的,油类的比重大多数此水轻,可以飘浮在水面上,所以水扑不灭,从而导致轮船起火基本上是灭不掉的。

九、船舶排放标准及参数?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52-83

(1983 年4 月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境保护部发布1983 年10 月1 日实施)

UDC628.191:629.12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治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对水域污染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籍船舶和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的外国籍船舶。

1 排放规定

1.1 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及船舶舱底污水)的含油量,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 规定。

表1 船舶含油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排放区域

排放浓度(毫克/升)

内河

不大于15

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海域

不大于15

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海域

不大于100

1.2 船舶排放的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2 规定。

表2 船舶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毫克/升)

排放区域

项目

内河

沿海

排放区域

项目

内河

距最近陆地4海里以内

距最近陆地4~12海里

生化需氧量

不大于50

不大于50

悬浮物

不大于150

不大于150

无明显悬浮物固体

大肠禁止投入水域

禁止投入水域,飘浮物

禁止投入水域,距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禁止投入水域,食品废弃物及其他垃圾

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投弃入海。经过粉碎颗粒直径小于25毫米时,可允许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之外投弃入海

十、预包装标签及标准?

预包装标签是指应用于预先包装商品上的标签或标记,以提供必需的产品信息。这些标签通常包括商品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条形码等信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营养、安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需求。

预包装标签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法规要求。以下是中国大陆地区预包装标签的一般标准和要求:

1. 标签内容:预包装商品的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

    - 商品名称;

    - 净含量;

    -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 配料表;

    - 营养成分表;

    - 使用方法;

    - 注意事项;

    - 条形码等信息。

2. 标签颜色:应当采用鲜明、易于辨认的颜色,并注明文字、图案和数字。

3. 标签尺寸:应当保证商品上的标签字迹清晰,易于辨认,标签尺寸不得小于规定最小值。

4. 标签材料:应当采用耐用、不脱落的材料制作标签,防止标签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丢失。

5. 标签定位:标签应当明显易于看到,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放置于固定位置。

6. 条形码:标签上需要有商品的条形码,以便快速识别和管理。

以上是中国大陆地区预包装标签的一般标准和要求,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商品种类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在制作预包装标签时,建议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商品合规、安全、可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