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整流桥二极管在使用中发热是什么原因?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9 07:08   点击:2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整流桥二极管在使用中发热是什么原因?

你好!功放开机后桥堆发热是正常的,但“非常烫手”就不正常了,说明桥堆可能过流了,应该先检查一下桥堆的某一臂是不是存在穿透电流太大的情况,如果桥堆正常,就检查一下滤波电容器是不是有漏电现象,如果滤波电容器也良好,就是负载故障引起的电流偏大,需要监测一下各路负载的电流,对电流异常的负载进行重点检查。

二、整流桥二极管耐压

2:表示二极管

C:表示N型硅材料

Z: 表示整流管

100v:表示耐压最大。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N型硅整流二极管,耐压100v

三、整流二极管电桥

空调压缩机电机的原理

单相异步电机:空调器用单相压缩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与运行绕组(主绕组),三个接线头,分别为公共端、启动端、运行端,一般采用电容运行式驱动,实行定速控制。电机从启动到正常运行过程中,副绕组电路始终都串接一只电容,这样电器运行性能好,效率与功率因数高,工作可靠。

三相异步电机:其结构与单相电机类似,不同的是三相电机定子由3组完全对称的绕组组成,这三个绕组嵌在定子铁芯槽中,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彼此错开120°电度角。3 个绕组可接成Y形,亦可接成△形,当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即三相电流在时间位相上互差120°电度角)时,就会在定子、转子间的气隙产生旋转磁场,使转子因电磁感应而产生电磁转矩。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性能优良,转矩、效率与功率因数都较单相异步电动机高,所以功率较大的空调器,如柜式空调器压缩机多采用三相异步电机。

变频电动机:只要改变异步电机的电源频率,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电机转速。变频调速不但可以实现平滑调速,而且调速范围宽,效,反应快,启动电流小,对电网影响小,舒适性能好,是一种节能型的理想调速方法,尤其是热泵型空调器,可以通过变频调速来控制热泵制热量的大小,不受到室外气温的限制,因而大大提高其供暖能力。

变频器工作过程:变频器一般采用间接变频(交-直-交)方式,由整流和逆变两个过程组成。工频(50Hz)的电网电流经电源滤波等预处理后,送往整流模块(如二极管整流电桥),整流出来的直流电直接输入逆变模块(如采用IGBT作为基本元件的IPM模块),逆变模块则在CPU芯片的驱动信号作用下将直流电转变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供给压缩机工作。

IPM逆变模块工作原理:IPM模块利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CPU送来的六个驱动信号(即作为IGBT基极信号)分别控制三相逆变电路的六个IGBT开关的通断,在每个周期里每隔60°按一定的顺序轮流控制各个IGBT的通断,从而在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获得一定频率的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IGBT开关通断时间的长短(即控制各相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脉宽),即可在三相的输出端获得不同频率的交流电。

四、整流桥四个二极管压降不一致

正向压降是在规定电流下的正向电压,比导通电压稍高。

电压低于正向导通电压时二极管是不导通的。

发光二极管是直流的,当然交流时也能亮,但只有正半波时能亮,用交流点亮时这个交流电压的峰值不能超过发光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否则这个发光管就废了。

发光管的正向电压不同的种类不相同,如普通发光管1.8V左右,白光的就有3.6V左右,因为发光管导通的时候动态电阻很小,一般在加电压时需加限流措施,仅控制电压很容易烧发光管。

五、整流桥二极管参数的计算

平均整流电流IF: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正向平均电流。该电流由PN结的结面积和散热条件决定。使用时应注意通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不能大于此值,并要满足散热条件。例如1N4000系列二极管的IF为1A。

(2)反向工作电压VR:指二极管两端允许施加的反向电压。若大于此值,则反向电流(IR)剧增,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从而引起反向击穿。通常取反向击穿电压(VB)的一半作为(VR)。例如1N4001的VR为50V,1N4007的VR为1OOOV。

(3)反向电流IR:它是二极管在反向工作电压下允许流过的反向电流,此参数反映了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能的好坏。因此这个电流值越小,表明二极管质量越好。

(4)击穿电压VR:指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急剧弯曲点的电压值。反向为软特性时,则指给定反向漏电流条件下的电压值。

(5)工作频率fm:它是二极管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频率。主要由PN结的结电容及扩散电容决定,若工作频率超过fm,则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将不能很好地体现。例如1N4000系列二极管的fm为3kHz。

(6)反向恢复时间tre:指在规定的负载、正向电流及反向瞬态电压下的反向恢复时间。

(7)零偏压电容CO:指二极管两端电压为零时,扩散电容及结电容的容量之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即使同一型号的二极管其参数的离散性也很大。手册中给出的参数往往是一个范围,若测试条件改变,则相应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25°C时测得1N5200系列硅塑封整流二极管的IR小于1OuA,而在100°C时IR则变为小于500uA。

六、整流桥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流

1、可以并联,但承受的电流通常要比12A小一些。

2、因为每个二极管的点压降不同,压降低的在更大电流后才会跟压降高的二极管相同,因此,电流是不会绝对平均分配的。

3、对于整流二极管,只要发热不厉害,就没有关系,当温升太大时,建议还是选用更大功率的二极管。

七、整流二极管 压降

当然是可变的只是变化不大。

教科书是的确说了“硅二极管导通时0.7v,锗二极管导通时0.5v'”,但这也只是一个平均取值,并不是完全不变的,在这个平均取值周围变动。

至于为什么是在这个值周围作平均变化,而不是在那个值周围作变化,这个还是物理学的同学来解答吧。但可以假设一个这样的实验来给题主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1、我们有一个220v的电压源;

2、我们有一个瓦级功率的电力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压降只有5V;

3、我们有两个电阻,一个215Ω,另一个100Ω。

实验一,首先使用215Ω的电阻来和电压源、二极管串联,我们可以得到电路参数是这样的:二极管压降5V,电阻压降215V,电流215V/215Ω=1A;

实验二:其次使用100Ω的电阻来和电压源、二极管串联,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组的电路参数:二极管压降5V,电阻压降215V,电流215V/100Ω=2.15A;

实验三:接着将220V的电压源直接连接在二极管的两端,得到的结果将会是:功率远超二极管能承受的功率,烧坏。

好了,实验做完了,下面搬上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图:

这个管子是个信号二极管,正常工作压降小,我用的功率二极管能承受的电压更高些。

看见右边的正偏特性了吗?这条线上升得非常快,也就是说小范围的电压变化就能有很大的电流波动。所以对于我做的试验中,接215Ω和接100Ω来说,电流相差1.15A,对应的横坐标电压,变化其实很小,都在5V附近,所以直接用5V计算就可以了。

但是当我直接加220V电压时,题主可以对着坐标找找这个电流有多大:直接把管子“啪——”地一下烧了,其实在将烧毁而未烧毁的那一瞬间,管子两端压降是220V而不是5V。

所以我们还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实验:

有一个滑动变阻器,阻值可以从0到∞之间调节。首先将阻值调至∞端,将其与220V的电压源与这个工作时5V的功率二极管串联,然后我们逐渐把阻值从∞调至0,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一开始时,电流为0,二极管压降为0;随着阻值调小,到了死区电压时,电流开始增加;阻值在调小时,电流快速增加,而二极管压降增加非常缓慢,但都很接近5V;继续减小阻值,到某个临界值时,电流与二极管压降的乘积到了损耗功率允许的最大值,再稍微减小阻值,此时二极管烧毁。

所以结论是:

只要有合适的电阻给二极管分压限流,二极管的阻值会一直保持在一个工作值附近的,但是不是绝对的压降不变。

八、整流桥每个二极管电流

1.输出2A电流。

2.1n4007整流管的正向电流是1A,整流桥是属于全波整流,当正半波时这组管导通,负半波时是另一组管导通,它们就这样交替地提供着电流,且各占50%,每组最大提供1A,两组合计就可以最大提供2A的电流了。

3.用两管的全波整流电路也是2A电流的。但如果是半波整流,就只有1A了,因为全部电流都要经过它。

九、整流二极管电压降

电压降低是因为整流后的电路存在电压降和电流损耗。在整流过程中,电流通过二极管时会有一个正向压降,这会导致整流后的电压降低。此外,整流电路中的电容器也会对电压产生影响,电容器的电压降低也会导致整流后的电压降低。因此,整流后的电压会比输入电压低一些。为了解决整流后电压低的问题,可以采用增加电容器容量、增加二极管数量、使用更高效的整流器等方法来提高整流后的电压。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稳压器来稳定输出电压,确保电压不会因负载变化而波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