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试参数啥意思?

274 2024-01-10 15:11 admin   手机版

一、中试参数啥意思?

中试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中试不是一次性的验证行为,而是一个从小批量验证到逐渐放大产品验证数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 小量中试:主要针对硬件、结构、软件设计验证,初步验证可生产性,可能包含一次或者数次生产,直到无重大硬件、结构、软件问题为止;

2、 放量中试:主要针对硬件、结构、软件、工艺、测试、维修、物料的验证,主要验证设计遗留问题以及批量可生产性验证,直到无重大可生产性问题为止;

3、 小批量生产:主要对硬件、结构、软件、工艺、测试、维修、物料、质量以及相关生产文件进行全面验证,以可生产性验证为主;直到生产质量管理成本、合格率到达企业目标为止。

二、微波干燥机控制参数?

微波有热效应的快速升温和非热效应的双重杀菌作用,一般杀菌温度在65—70℃,75—80℃或103—121℃里,时间在3—8分钟,能保留更多的食品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形等风味。

例如:采用常规热力处理蔬菜保留的维生素C是46—50%,相比之下,微波处理法能达到保留维生素C的60—90%

三、吸附式干燥机参数设定?

吸附式干燥机进气温度要求低于45度,同等条件下,温度每提升5度含水量增加30%,露点将升高10度左右,进气温度超过60度以上吸附剂将失去吸附能力。

2.再生气量:正常设备再生气量不会超过额定量,再生气温度125-160度之间,无热15%,微热6%。

四、脉动真空干燥机原理及参数?

1. 脉动真空干燥机的原理是利用脉动真空技术,通过不断变化的压力差和温度差,将物料在低温低压下进行干燥。参数包括压力、温度、干燥时间等。2. 脉动真空干燥机的原理是基于真空干燥技术的改进,通过不断变化的压力差和温度差,可以更加高效地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在干燥过程中,通过不断变化的压力和温度,可以提高干燥速度,减少干燥时间。3. 此外,脉动真空干燥机还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要求,调整干燥参数,如压力、温度、干燥时间等,以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同时,脉动真空干燥机还可以避免物料的过度干燥或过热,保持物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总结起来,脉动真空干燥机通过脉动真空技术,利用不断变化的压力差和温度差,可以更加高效地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提高干燥速度,减少干燥时间,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

五、中试冻干机

<> 中试冻干机:提升冻干技术的关键设备

中试冻干机:提升冻干技术的关键设备

中试冻干机作为冻干领域中的关键设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生物制品质量,同时也推动了冻干行业的发展。

什么是中试冻干机?

中试冻干机是一种用于冻干工艺中的实验设备,旨在模拟工业生产中的冻干过程。通过使用中试冻干机,研究人员能够在小规模、相对较低的成本下,评估和验证新的冻干工艺。

它通常由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冷冻系统组成。其中,控制系统可实现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产品在冻干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试冻干机的工作原理

中试冻干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冻干技术的基本原理。冻干是一种将物质在冷冻状态下脱水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物质的冷冻、真空脱水、物质温升和次冷却等步骤。

具体来说,中试冻干机首先将待冻干的物质冷冻至低温状态,使其变为冰晶固体。然后,在低温下,通过加热和减压的方式,将冰晶固体转变为冰晶蒸发物,实现物质由固态向气相的转变过程。

随后,在真空状态下,中试冻干机通过低温加热的方式,使物质中的水分子蒸发,从而使物质变得稳定,并保持其原有的活性和外观特征。

中试冻干机的应用领域

中试冻干机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在生物制药领域,中试冻干机被用于制备各类疫苗、生物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

中试冻干机的应用能够使生物制品在冻干过程中保持原有的活性和稳定性,有效延长其保质期,并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中试冻干机的使用还能够提高生物制品的纯度和产量。

在食品行业中,中试冻干机用于冻干各种食品,如咖啡、水果、奶制品等。通过冻干过程,食品中的水分子被脱除,从而保持了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延长了其保质期。

在化工领域,中试冻干机则被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如催化剂制备、化工试剂的冻干等。通过中试冻干机,可以实现化工产品的稳定生产和长期保存。

中试冻干机的发展前景

随着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和对冻干技术的需求增加,中试冻干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中试冻干机的性能和工艺将不断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更高质量要求的生物制品生产。

另一方面,中试冻干机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医疗、环保等。中试冻干机将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持,推动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总之,中试冻干机作为冻干技术的关键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和应用不断推动着冻干行业的发展,提高了生物制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中试冻干机将在未来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六、什么是中试?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产生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需要建立旨在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中试基地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据介绍,中试基地一般分为专业中试配套基地和综合性中试配套基地两大类。专业中试配套基地是专门从事某个行业类项目的中试配套基地;综合性中试配套基地是以加工、生产一般工业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同时承担同类技术项目中试和产业化配套协作工作的基地。   中试产品的范围是指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科技成果,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确定、完善技术规范(即产品标准和产品工艺规程)或解决工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应包括:

1、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样机(或样品),为了稳定、完善、提高性能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2、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科技成果为了用于工业化生产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3、为了消化、吸收,推广国外先进技术(系指能填补国内空白的)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4、对原系统的性能有较大改进的系统性项目,经初步技术鉴定后所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5、农、林、牧、渔、水利、医药卫生、社会福利、能源、环保等科技成果,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后在试验场、基地、室、车间(农业包括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医药包括临床试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多年来,中试在我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试空白”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人对中试的意义认识不清,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好的科技成果就可以成功地进行产业化、商品化。高校成果研究的投入远远高出成果转化的投入,企业的科技开发资金很少,这种不合理的局面使高校承担了不必要的成果转化压力。高校对于填补“中试空白”并不是无所作为,但主要是靠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热情和动力,这正是造成“中试空白”的症结所在。   大多数高校及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要独立建立中试基地是不可能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行业性的中试基地,政府从科技开发经费中拨出一定比例的款项作为中试资金。也可以建立政府或民间形式的中试机构,让他们去承担样品生产、技术鉴定、小批量试制、产品鉴定等一系列工作。

七、什么是“中试”?

在做工业化之前的试验!在确定一个项目前,先要进行实验室试验!

第二步就是小试,也就是根据实验室结果进行放大,放大倍数一般不一样,如5-10倍等!

第三步就是中试,就是根据小试结果继续放大,当中试试验成功后就基本可以进行生产了!我曾作过实验室是0.5L,小试5L,中试500L。具体放大比例不确定!

八、塑料除湿干燥机与普通干燥机有什么区别?

塑料干燥是指塑料在连续受热而不变形的温度下,排除塑料原料中的水汽和其它易挥发物质,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塑料干燥是指塑料在连续受热而不变形的温度下,排除塑料原料中的水汽和其它易挥发物质,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正确干燥湿气敏感的塑料对于使其在应用场合发挥预期的性能至关重要。干燥不良的塑料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引起银纹,而且还可能对塑料造成水解,引起塑件的开裂和强度降低等问题,值得现场工艺人员重点关注。

合理地选用正确的干燥机对于最终的干燥效果非常重要,如下是一些笔者多年总结出来的干燥机选配建议,供大家参考。

1.根据塑料加工所需材料的量来确定干燥机的尺寸规格,单位为公斤/小时,即每个销售需要消耗多少的塑料。需要保障塑料的消耗量小于干燥机的处理能力,并留20%左右的余量,确保塑料被充分干燥。

2.关注几个点的温度设定

a、 干燥料斗的入口处温度。

料斗入口温度应为树脂制造商建议的干燥温度,并需要保障入口处的软管连接正常。

b、 干燥料斗的出口处温度。

需要了解从料斗出来的空气温度是多少。出口温度不应该与入口温度相同,但也不能太低,建议出口温度比车间环境温度高20度左右。

c、 干燥剂入口的空气温度。

某些类型的干燥剂在温度高于65摄氏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干燥能力,因此建议干燥剂入口处的温度控制在55度左右。

3.如果要使用高于82 C的干燥温度,需要将水路连接到“后冷器”。

4.检查干燥器将循环的空气量。

5.将空气输送至干燥器料斗时,应强制将空气输送至塑料颗粒所在的最低点。干燥空气自然会向上流动,而不会循环到干燥料斗的底部。

6.通向干燥料斗的软管应该被绝缘;回风软管则不应绝缘。

7.再加热器线圈应有电阻测量及监控功能,确保加热器的正常工作。

8.料斗上料机应为钢琴铰链式,并带有一级锁定机构。

9.整个干燥机构上的所有垫片应为高质量、耐用的,且工作方式类似于冰箱门上垫片,接触时自动密封。

10.应配置细粉、挥发物和油过滤器。

11.干燥器或后冷器上的所有过滤器应具有压差指示器,并带有可视或声音警报,以通知维护人员何时清洁过滤器。

12.干燥机的控制器应便于用户使用,易于查看。

13.料斗、撒布器锥体等的所有锥角应为60°(夹角)。

这是为了避免漏斗流并确保集流。如果材料发生漏斗流,树脂将更快地通过料斗中心,在干燥温度下无法获得适当的停留时间。此外,料斗侧面的树脂将长时间停留,直到料斗完全排空为止,会造成过度干燥。

14.干燥机应该有露点读数。

15.有条件的可以考虑真空干燥机,目前是市面上最节能的选择。

16.如果工厂存在维护问题,可以考虑膜式压缩空气干燥器,因为容易维护。膜的使用寿命长,过滤要求低,过滤器可能一年才需要更换一次。

九、什么是中试?-经常在科研单位听别人说,中试,中试是什么意思?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产生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需要建立旨在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中试基地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据介绍,中试基地一般分为专业中试配套基地和综合性中试配套基地两大类。专业中试配套基地是专门从事某个行业类项目的中试配套基地;综合性中试配套基地是以加工、生产一般工业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同时承担同类技术项目中试和产业化配套协作工作的基地。  中试产品的范围是指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科技成果,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确定、完善技术规范(即产品标准和产品工艺规程)或解决工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应包括:1、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样机(或样品),为了稳定、完善、提高性能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2、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科技成果为了用于工业化生产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3、为了消化、吸收,推广国外先进技术(系指能填补国内空白的)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4、对原系统的性能有较大改进的系统性项目,经初步技术鉴定后所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5、农、林、牧、渔、水利、医药卫生、社会福利、能源、环保等科技成果,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成功后在试验场、基地、室、车间(农业包括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医药包括临床试验)进行的试验或试生产阶段的产品  多年来,中试在我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试空白”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人对中试的意义认识不清,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好的科技成果就可以成功地进行产业化、商品化。高校成果研究的投入远远高出成果转化的投入,企业的科技开发资金很少,这种不合理的局面使高校承担了不必要的成果转化压力。高校对于填补“中试空白”并不是无所作为,但主要是靠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热情和动力,这正是造成“中试空白”的症结所在。  大多数高校及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要独立建立中试基地是不可能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行业性的中试基地,政府从科技开发经费中拨出一定比例的款项作为中试资金。也可以建立政府或民间形式的中试机构,让他们去承担样品生产、技术鉴定、小批量试制、产品鉴定等一系列工昨

十、什么是“中试设备”?

【中试】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pilotscale experiment] 中间阶段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

企业在确定一个项目前,第一步要进行试验室试验;第二步是“小试”,也就是根据试验室效果进行放大;第三步是“中试”,就是根据小试结果继续放大。中试成功后基本就可以量产了。【中试设备】主要针对中试的特点进行专门设计,可帮助用户获得接近工业化水平的完整技术方案,同时也可作为小型生产设备从事小批量生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