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可调节扎带(扎带如何固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08:48   点击:14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可调节扎带

一. 尼龙扎带具有吸湿性,在未使用之前不要打开包装,潮湿环境打开包装后,尽量在12小时内用完,或者把未用完尼龙扎带重新包装,以免影响在操作使用时尼龙扎带的抗拉强度和刚性。

二. 操作使用时,使用抽紧拉力,不能超过尼龙扎带本身拉伸强度(拉力)。It would not over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nylon cable tie itself when operation

三. 被捆扎物体圈径要小于尼龙扎带圈径,大于或等于尼龙扎带圈径不方便操作及捆扎不紧固,扎紧后带体剩余长度不小于100MM为宜。

四. 被捆扎物体表面部分不能有尖角

五. 在使用尼龙扎带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用手拉紧,另一种是用扎带枪来拉紧并切断。在使用扎带枪的情况下,要注意调整好扎带枪力度,具体情况要看扎带的大小,宽窄,和厚薄来确定扎带枪的力度。

2. 扎带如何固定

在电缆桥架的安装过程中,铺设电缆线时是用尼龙扎带来绑扎电线的,这种扎带是越受越紧,还无法松开非常牢固,使用轻便灵活。

3. 扎带的方法与要求

不锈钢扎带的使用方法、步骤1、将不锈钢扎带置于刀口和旋转轴的开口槽内;2、前后移动齿轮柄,拉紧不锈钢带。3、将手柄向前推,向下拉刀柄,切除打包带,锁紧搭扣,移去工具。

不锈钢扎带的捆扎方法:用一把专用的紧带机,轻便钢带收紧器,和一盘扎带及扎扣就可以快速而轻松将不锈钢扎带带紧固在金属或橡胶软管,电线杠,电缆、管道等需要紧固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物体上。 尼龙扎带 同时提供201,304,316,300等不同材质的不锈钢扎带,从而满足客户对耐酸碱,抗拉强度,价格的不同需求,替代人们习惯上使用的紧固夹具,如喉 箍,卡箍,喉卡等等,使绑扎后效果更加紧固,便捷,整结,耐用。

4. 扎带使用规范

跟塑料扎带一样的用法,不过强度比塑料的高,而且不像塑料的久了会脆

5. 扎带使用方法

扎带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捆绑工具,它一般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整理

电线,比如电脑线,用扎带捆绑完后,就非常的整齐。而平常我们家里都不

会有很多的扎带,一旦需要用到扎带的时候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将用过

的扎带解开,重新使用。我们都知道扎带扎上之后,直接拉是拉不开的,如

果直接用剪刀剪断,那么这条扎带也就报废了,不能继续使用了。那么有没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开扎带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条扎带,

扎带一面是有锯齿一样的纹路,一头是尖的,另一头是一个穿口,里面有一

个小卡扣,扎的时候,要看清正反,将有锯齿纹路的一面朝里弯曲,尖的一

头穿过卡口,形成一个包围圈,用手一拉收紧即可。那么想要解开扎带,最

关键的就是这个卡扣,我们只要将这个卡扣掰开就可以了。首先将扎带反方

向弯曲,将手指甲伸到卡扣上面,反方向掰动,就可以轻松地将扎带拉出。

只不过用手指甲有个缺点,没有指甲的人就不能用了,还有一个就是会弄得

手很疼,其实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小工具,比如牙签,可以用牙签尖的一头,

轻轻挑一下这个卡扣,然后扎带就能轻松拉出来了。我感到这些工具最好用

的就是美工刀,它的刀片很薄很尖而且还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就不会让卡扣

滑落,我们看一下效果,刀尖伸进卡扣里,让卡扣和扎带分开,轻松将扎带

解开,是不是很好用。当然有一根扎带并不值钱,如果家里扎带比较多,不

用时直接剪开,如果家里没有多余的扎带,比较着急使用,就可以用这些方

法将扎带解开。

6. 扎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1、直线缠绕:将一根或多根电热带沿管道直线放置,用铝箔胶带或压敏胶带将电伴热带固定,在管道的下半端,固定间距小于50CM。

2、多根平行直线缠绕:将多根电伴热带平行直铺与管道外壁,一般使用于长距离,大管径的管道,或者是材质比较硬的电伴热带(如:MI铠装加热电缆)确保均匀散热。

3、波浪缠绕:将电伴热带以波浪式贴合在管道上,按设计每米所需负荷确定每米管道所需电伴热带长度,然后再确定波浪曲率半径R,铺设时应尽量使波幅均匀,以保证电缆系统的均匀散热,用铝箔带沿波浪曲线粘贴电伴热带,或用铝胶带粘贴弯曲处。

7. 扎带如何松

一次性扎带解开的方法:

方法一:只需要把扎带的尾巴往外面别一下,可以看到扎带头里有一个小卡扣; 直接用指甲把这个小卡扣往外侧别开,然后再抽扎带的尾巴就可以把扎带抽出来了。 

方法二:也可以借助一个小牙签来代替指甲,直接把牙签插进去,用同样的方法轻轻的抽扎带的尾巴。

8. 扎带怎么放松

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采用专用电线接头。当配电柜接线柱结构是压板插入式时, 使用扁针铜接头压接后再接入。 当导线为单芯硬线则不能实用电线接头, 而将线端作成环形接头后再接入。

2. 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3. 压接前检查接头,不得有伤痕、锈斑、裂纹、裂口等妨碍使用的缺陷。

4. 配电柜内所有接线柱除专用接线设计外, 必须用标准压接钳和符合标准的铜接 头连接。

5.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6. 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7. 进入配电柜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单回路线径最小为 1.5mm2。

8.电压表导线连接导线用 1.5mm2。

9. 单主电路线径最小为 1.5mm2。

10. 开关跨接线路最小线径 2.5mm2。

11. 进入变压器初级绕组最小线径为 1.5mm2。

12. 控制线路电源跨接线最小线径为 1.5mm2。

13. 控制线路最小线径为 1.0mm2。

14.大家都知道的配电板的绝缘导线最小的截面积需要是1.0mm²,就低电平的电子电路是可以采用截面积小于1.0mm²的导线,当然拉是不能比电气设备厂家对于安装导线截面的要求低。如果截面积小于 8mm²,它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 3倍。配电板面板等活动部分的过渡导线,必须要有足够的可绕性。

15.配电柜面板控制回路至底板接线最小线径为 1mm2。

16.电流互感器导线连接线用 1.5mm2。

17.电源指示灯连接导线颜色与电源电压等级相符。

18. 面板备用线用 1.0mm2黄色导线。

19. 柜内照明用线 1.0mm2。

21. 面板至底板的控制线用多芯型软线。

22. 底板接线用软硬线。

23. 特殊情况:PLC 、 x41、 y41等接插件可用 0.3mm2。当面板及配电柜内空间狭小时可用,但必须经负责人同意。

25. 主电路导线头、尾端部及中间一律用彩色塑套管进行标示(黄、绿、红)。

26. 电压表连接导线颜色与其指示的电压等级相符。

27. 电流互感器线用黑色。得使用绝缘套管遮盖端部。

28. 导线与电器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29.如进入配电柜断路器的导线截面<6mm2, 当接线端子为压板式时, 先将导线作压接 铜接头处理, 以防止导线的散乱; 如导线截面>6mm2, 要将露铜部分用细铜丝环 绕绑紧后再接入压板。

30. 截面为 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 器具的端子 连接。

31. 截面为 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2. 多股铝芯线和截面大于 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元器件的端子进行连接。

33.导线端部无接头的:对插入式接头, L 取插入式接线板的插接长度;对环形 接头, L取环形接头的长度以适当直线部分。直线部分的长度应按平垫圈半径考 虑,使平垫圈恰好紧靠绝缘切口压在环形接头上,而不压到绝缘层上。

34.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 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 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 60%。

35.接线配电柜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

36. 连接电源指示灯导线线径为 1.5mm2。

37. 低压配电柜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 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 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 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

38.剥除绝缘层时, 不得损坏线芯, 线芯和绝缘层端面应整齐并尽可能垂直于线芯轴心线。线芯上不得有油污、残渣等。

39.集控台应采用滞燃型船用多股绞合导线。 对于传输信息的导线, 应采取必要的防干扰措施。导线应敷设在配电柜走线槽内,或用夹线板固定。导线应可靠连接,并有放松措施。

40. 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 不得损伤线芯, 也不得损伤未剥除的绝缘,切口应平整。

41. 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 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 紧固件应拧紧到位, 防松装置应齐全。

42.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必须是耐霉耐潮以及滞燃的,它的绝缘电压等级为:线路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 10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 250V ;线路 工作电压大于 100V 小于或等于 450V 时,绝缘电压等级应大于或等于 500V 。

43. 套管连接器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

44.接头在压接前,应除去铜芯线上的橡皮膜、残渣及油污。

45. 环形接头的绕圈方向应与接线柱螺母旋紧方向一致。

46. 备用线的配电柜内长度应以能连接柜内最远元件为准。

47. 如果低压配电柜面板无线槽, 把备用线卷成 100mm 直径的线卷, 并用扎带可靠固定在面 板扎线攀处。

48.盘、 柜的电缆芯线, 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 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49. 柜内 PLC 输入回路的布线尽量不与主回路及其他电压等级回路的控制线同线槽敷设。

50. 避免将几根导线接到同一接线柱上,一般元件上的接头不宜超过 2~3个。 当几个导线接头接到同一接线柱上时,接触应平贴、良好。

51.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52. 端子等集中布置的元件的短接线不进入线槽, 以方便检查和节省线槽排线空间。

53. 柜门面板控制线完成后必须放置至少 20%备用线,最少为三根。

54.引入低压配电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力。

55. 面板和柜体的接地跨接导线不应缠入线束内。

56. 外露在线槽外的柜内照明用线必须用缠绕管保护。

57.面板接线的外露部分应该用缠绕管保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