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技术动态 电机 空压机 磁力泵 水泵 图说机械 增压泵 离心泵 电磁阀 阀门 机床 止回阀 基础机械 蝶阀 截止阀 球阀 纺织 减压阀 压缩机 压滤机 液压件 气缸 保温材料 数控车床 打包机 贴标机 加工中心 激光打标机 包装机械 电焊机 印刷 换热器 工业机器人 铣床 冷水机 真空包装机 船舶 点胶机 柴油机 开槽机 模切机 制冷设备 蒸汽发生器 灌装机 氩弧焊机 吹瓶机 封边机 工业自动化 木工机械 焊接设备 激光焊接机 烫金机 套丝机 钢化炉 纸袋机 印刷机械 贴片机 工业烘干机 色选机 伺服电机 陶瓷机械设备 剪板机 折弯机 制砂机 压铸机 抛光机 注塑机 锅炉 3d打印机 模具 uv打印机 缝纫机 激光切割机 等离子切割机 破碎机 卷扬机 货架 精密空调 风机 高压风机 轴流风机 雕刻机 塑料托盘 温控器 工业洗衣机 管件 压力开关 孵化器 物流设备 冷却塔 真空泵 集装箱 燃气锅炉 超声波清洗机 齿轮箱 工控机 冷焊机 铣刨机 蒸汽清洗机 光刻机 弯管机 高压清洗机 塑料机械 搬运机器人 深井泵 橡胶机械 螺杆泵 挤出机 齿轮油泵 循环泵 渣浆泵 自吸泵 齿轮泵 泥浆泵 气泵 蠕动泵 屏蔽泵 转子泵 伺服系统 气压罐 法兰 空气冷却器 绞盘 计量泵PLC控制柜 回转支承 增压器 旋压机 液压设备 机械臂 硫化机 步进电机 抛丸机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螺杆压缩机 谐波减速器 液压泵 行星减速机 螺丝机 齿条 机械密封 回转窑 颗粒机 水轮机 粉末冶金制品 补偿器 无刷电机 堆垛机 燃气调压器 燃烧器 旋转接头 给料机 空分设备 钻井机 电子束焊机 数控铣床 工业炉
返回首页

plc控制柜设计(plc控制柜设计图纸)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5 09:22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plc控制柜设计图纸

PLC图纸上有标明各电器配件继电器 按钮等符号,对照电器柜里面电器配件标示的符号,两者是相对应的,很容易找到。从PLC接线点的号码管上也能查找,与之连接的各元件。

2. plc控制柜设计图纸大全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亿图,首先是因为亿图软件的操作很简单,也很智能化,使用也比较轻松、简单,还有就是它的功能很多,办公常用的几种图表,都可以画,比如说流程图、思维导图、组织结构图这些等等,总的来说还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一款软件吧!

3. plc控制柜图解

Plc柜是plc控制柜,是指可编程控制柜,是用PLC来作为主要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所组成的接线柜子。可实现电机,开关的控制的电气柜。PLC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

4. plc柜体图片

不是。

一般的电气控制柜都设有2个接地排,分别为PE和SE;PE一般都与柜体外壳连通,用来做电气接地(强电部分接地),系统涉及到防雷,所以把PE和SE分开是必要的,而SE与柜体外壳是绝缘的,单独设置一个接地排,作为屏蔽地使用,主要是连接PLC等弱电设备及信号的接地。这二者均不悬空

5. plc控制柜电路图

是电气原理图的一部分,原理图可分为主回路部分,控制回路部分,PLC控制原理部分等等。

作用:

(1):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2):电气原理图: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3):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4):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线种类和数设线路。

6. plc控制柜原理图

接地问题

PLC系统接地要求比较严格,最好有独立的专用接地系统,还要注意与PLC有关的其他设备也要可靠接地。

多个电路接地点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电流,导致逻辑错误或损坏电路。

产生不同的接地电势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接地点在物理区域上被分隔的太远,当相距很远的设备被通信电缆或传感器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电缆线和地之间的电流就会流经整个电路,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大型设备的负载电流也可以在其与地电势之间产生变化,或者通过电磁作用直接产生不可预知的电流。

在不正确的接地点的电源之间,电路中有可能产生毁灭性的电流, 以至于破坏设备。

PLC系统一般选用一点接地方式。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以采用屏蔽浮地技术,即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一点接地,信号回路浮空,与大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

2

干扰处理

工业现场的环境比较恶劣,存在着许多高低频干扰。这些干扰一般是通过与现场设备相连的电缆引入PLC的。

除了接地措施外,在电缆的设计选择和敷设施工中,应注意采取一些抗干扰措施:

(1)模拟量信号属于小信号,极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应选用双层屏蔽电缆;

(2)高速脉冲信号(如脉冲传感器、计数码盘等)应选用屏蔽电缆,既防止外来的干扰,也防止高速脉冲信号对低电平信号的干扰;

(3)PLC之间的通信电缆频率较高, 一般应选用厂家提供的电缆,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带屏蔽的双绞线电缆;

(4)模拟信号线、直流信号线不能与交流信号线在同一线槽内走线;

(5)控制柜内引入引出的屏蔽电缆必须接地,应不经过接线端子直接与设备相连;

(6)交流信号、直流信号和模拟信号不能共用一根电缆,动力电缆应与信号电缆分开敷设。

(7)在现场维护时,解决干扰的方法有:对受干扰的线路采用屏蔽线缆,重新敷设;在程序中加入抗干扰滤波代码。

3

消除线间电容避免误动作

电缆的各导线间都存在电容,合格的电缆能把此容值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即使是合格的电缆,当电缆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各线间的电容容值也会超过所要求的值,当把此电缆用于PLC输入时,线间电容就有可能引起PLC的误动作,会出现许多无法理解的现象。

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明接线正确,但PLC却没有输入;PLC应该有的输入没有,而不应该有的却有,即PLC输入互相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做到:

(1)使用电缆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

(2)尽量缩短使用电缆的长度;

(3)把互相干扰的输入分开使用电缆;

(4)使用屏蔽电缆。

4

输出模块的选用

输出模块分为晶体管、双向可控硅、接点型:

(1)晶体管型的开关速度最快(一般0.2ms),但负载能力最小,约0.2~0.3A、24VDC,适用于快速开关、 信号联系的设备,一般与变频、直流装置等信号连接,应注意晶体管漏电流对负载的影响。

(2)可控硅型优点是无触点、具有交流负载特性,负载能力不大。

(3)继电器输出具有交直流负载特点,负载能力大。常规控制中一般首先选用继电器触点型输出,缺点是开关速度慢,一般在10ms左右,不适于高频开关应用。

5

变频器过电压与过电流处理

(1)减小给定使电机减速运行时,电机进入再生发电制动状态,电机回馈给变频器的能量亦较高,这些能量贮存在滤波电容器中,使电容上的电压升高,并很快达到直流过电压保护的整定值而使变频器跳闸。

处理方法为:采取在变频器外部增设制动电阻的措施,用该电阻将电机回馈到直流侧的再生电能消耗掉。

(2)变频器带多个小电机,当其中一个小电机发生过流故障时,变频器就会过流故障报警,导致变频器掉闸,从而导致其它正常的小电机也停止工作。

处理方法:在变频器输出侧加装1:1的隔离变压器,当其中一台或几小电机发生过流故障,故障电流直流冲击变压器,而不是冲击变频器,从而预防了变频器的掉闸。经实验后,工作良好,再没发生以前的正常电机也停机的故障。

6

标记输入与输出方便检修

PLC控制着一个复杂系统,所能看到的是上下两排错开的输入输出继电器接线端子、对应的指示灯及PLC编号,就像一块有数十只脚的集成电路。任何一个人如果不看原理图来检修故障设备,会束手无策,查找故障的速度会特别慢。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一张表格,贴在设备的控制台或控制柜上,标明每个PLC输入输出端子编号与之相对应的电器符号,中文名称,即类似集成电路各管脚的功能说明。

有了这张输入输出表格,对于了解操作过程或熟悉本设备梯形图的电工就可以展开检修了。

但对于那些对操作过程不熟悉,不会看梯形图的电工来说,就需要再绘制一张表格:PLC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表。该表实际说明了大部分操作过程中输入回路(触发元件、关联元件)和输出回路(执行元件)的逻辑对应关系。

实践证明:如果你能熟练利用输入输出对应表及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表,检修电气故障,不带图纸,也能轻松自如。

7

通过程序逻辑推断故障

现在工业上经常使用的PLC种类繁多,对于低端的PLC而言,梯形图指令大同小异,对于中高端机,如S7-300,许多程序是用语言表编的。

实用的梯形图必须有中文符号注解,否则阅读很困难,看梯形图前如能大概了解设备工艺或操作过程,看起来比较容易。

若进行电气故障分析,一般是应用反查法或称反推法,即根据输入输出对应表,从故障点找到对应PLC的输出继电器,开始反查满足其动作的逻辑关系。

经验表明,查到一处问题,故障基本可以排除,因为设备同时发生两起及两起以上的故障点是不多的。

8

PLC自身故障判断

一般来说,PLC是极其可靠的设备,出故障率很低,PLC、CPU等硬件损坏或软件运行出错的概率几乎为零,PLC输入点如不是强电入侵所致,几乎也不会损坏,PLC输出继电器的常开点,若不是外围负载短路或设计不合理,负载电流超出额定范围,触点的寿命也很长。

因此,我们查找电气故障点,重点要放在PLC的外围电气元件上,不要总是怀疑PLC硬件或程序有问题,这对快速维修好故障设备、快速恢复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笔者所谈的PLC控制回路的电气故障检修,重点不在PLC本身,而是PLC所控制回路中的外围电气元件。

9

充分合理利用软、硬件资源

(1)不参与控制循环或在循环前已经投入的指令可不接入PLC;

(2)多重指令控制一个任务时,可先在PLC外部将它们并联后再接入一个输入点;

(3)尽量利用PLC内部功能软元件,充分调用中间状态,使程序具有完整连贯性,易于开发。同时也减少硬件投入,降低了成本;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独立每一路输出,便于控制和检查,也保护其它输出回路;当一个输出点出现故障时只会导致相应输出回路失控;

(5)输出若为正/反向控制的负载,不仅要从PLC内部程序上联锁,并且要在PLC外部采取措施,防止负载在两方向动作;

(6)PLC紧急停止应使用外部开关切断,以确保安全。

10

其他注意事项

(1)不要将交流电源线接到输入端子上, 以免烧坏PLC;

(2)接地端子应独立接地,不与其它设备接地端串联,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2mm;

(3)辅助电源功率较小,只能带动小功率的设备(光电传感器等);

(4)一些PLC有一定数量的占有点数(即空地址接线端子),不要将线接上;

(5)当PLC输出电路中没有保护时,应在外部电路中串联使用熔断器等保护装置,防止负载短路造成损坏。

7. plc控制柜布线图

X一般是PLC的输入端,来自开关、传感器之类的;Y一般是PLC的输出端,正常接继电器之类的负载;

-,分别接dc24v+。松下的编程线好像都通用,FP0的在FP2SH上也可以使用。将PLC接入正线,将XY接入负线。红色线与红色线相接。

x输入信号,y输出信号,他们后面的数字代表相应的地址.与PLC外围接线地址一致.(不包括扩展的)

8. plc配电柜图纸

个位数表示相别,即U相为1;V相为2;W相为3。十位数的顺序区分不同的线段,比如U相回路用U1、11、21……;V相即为V2、12、22……;W相就是W3、13、23……等等。也可以使用L1、L11……L2、L12……L3、L13等等。

二、二次回路即控制线路的编号:

编号从电源的一侧开始,以奇数的顺序标到最后一个电气元件。然后再从电源的另一侧开始,以偶数的顺序标到与奇数相遇的最后一个电器元件。比如从A相开始编号,顺序是1、3、5、7、9、11、13等。回路B相或C相为2、4、6、8、10、12等偶数标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