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站仪指标差校核(全站仪复核控制点限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30 14:11   点击: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站仪复核控制点限差

1,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

2,内业计算,算出闭合差,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

3,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

4,坐标增量计算

5,得出每个点的坐标

2. 全站仪指标差超限

点名必须有区别才行。你可以事先在数据菜单,键入两个点。 在后方交会时,分别选择该两个点,然后进行测量。 后方交会确实会出现一些问题,点与点之间角度不能大于180°,也不可以过小,还要避免“危险圆”上。

3. 全站仪指标差怎么校核

使用全站仪进行某地的地形观测,你首先应该确定在你的周围是否有可以供你选择的控制点做为你测图的基准,如果没有,请先在测区的周围使用GPS或者全站仪从远方的控制网上引两个临时控制点到你的测区附近,将全站仪假设在其中一个临时控制点上,使用另外一个临时控制点进行坐标定向(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你也可以使用角度定向或者后方交会)。然后对测区进行观测。跑棱镜要注意不同点之间的间隔,对特征地貌的采集,想把地形图测好,观测不是技术活,跑杆才是技术活。哥们,有啥不理解的我们继续沟通。

4. 全站仪复核点位

输入测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定向点坐标,仪器产生坐标方位角,照准后视定向点,确定方位角值,开启坐标测量,测取后视点坐标进行对比查看即可。

5. 全站仪复测控制点误差

1、【步骤】;

(1)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

(2)内业计算,算出闭合差,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

(3)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

(4)坐标增量计算;

(5)得出每个点的坐标;

2、【计算】;设置A、B、C三点;

第一步:架仪器在B点,正镜观测A点,记录角度、距离;

第二步:倒镜观测A点,记录角度、距离;

第三步:旋转仪器,倒镜观测B点,记录角度、距离;

第四步:正镜观测B点,记录角度距离;这个是测回法观测,盘左观测时,用C的角度值-A的角度值就是观测角∠ABC的角度。

盘右观测时,有A的角度值-C的角度值就是∠CBA的角度,两者取平均数就是观测角。这样是为了消除多项观测误差的。

6. 全站仪放点允许偏差

全站仪一秒差1公分

全站仪投点坐标,它的误差是相当准确的,它的误差最大不得超过十厘米,也就是一公分。

全站仪误差正常范围,测量误差1秒,在100米的位置误差是0.485毫米。 计算方法如下: 100×(1÷3600×3.14÷180)=0.000485米=0.485毫米 (在角度很小的时候,弧度约等于正切值,半径乘以正切值,约等于偏差值)

7. 全站仪复核三个控制点方法

不控制点不能直接用全站仪测量坐标(放样或采集数据时可用用)只能作为参考,你应该测角度和平距进行平差,如果数据达不到你的工程精度(参照规范)还得重新测,不能急。

不控制点等于给测量人员加上了臂膀,如过胳膊不灵活能跟人家打架吗?恐怕是会输的很惨,慢慢来都有一个过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