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秒的全站仪是什么意思(1秒级全站仪)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31 11:49   点击:1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1秒级全站仪

全站仪定向 

1、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

2、点击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就是放仪器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

3、输入定向点(就是不架仪器的一点)坐标,棱镜高输不输都行

4、仪器瞄准棱镜,点击测量,看一下显示的坐标和输入点的坐标差别大不大,不大的话定向完成。差别太大重复2、3步骤

测图

1、确定棱镜高,根据地形调节。

2、将棱镜高输入仪器,将棱镜树在待求点,点击测量,保存坐标。

3、继续测量,点击同前。

4、测图完成后,导出数据,用cass作图,就好了。

注意事项 

1、注意棱镜高和一起输入的棱镜高一致;

2、仪器断电需要重新定向;

3、对于看不到的点设置转站最多两站。

放样方法

根据已知的两个坐标点给全站仪定向,然后输入要放的点的坐标, 全站仪会显示角度和距离,你转动全站仪,使显示角度接近零, 然后拿着棱镜沿镜头指向走显示的距离,用全站仪瞄镜子,点测量,看显示的角度和距离误差,不断调整。距离误差 1-2mm,角度差±(1-2)秒。

2. 1秒全站仪价格

全站仪衡量精度的一项最基本的指标就是测角精度,测角精度数值越小,说明全站仪的精度越高。

全站仪的精度按测角精度分为0.5秒、1秒、2秒和6秒仪器。按测距精度分为1+1ppm,2+3ppm和5+5ppm。

各种仪器因精度不同价格而不同,上级与下一级全站仪价格会成倍的降低。

所以,购买时要根据用途来购买,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 1秒级全站仪指的是

全站仪的精度可表示为0.5″,1″,2″,3″,5″,7″等几个等级,距离误差为1-2mm,角度差为+-(1-2)秒。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测距精度分为一级 ±(1㎜+2PPm×D),二级±(3+2PPm×D),三级±(5+5PPm×D)。

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4. 1秒级全站仪哪款好点

国家一等水准点应该是使用精密水准仪(现在或者用电子水准仪)测量,一等坐标点是控制测量,过去是三角测量进行控制测量,一般要用2秒以下的测角仪器(经纬仪),现在一般使用1秒或0.5秒级别的进口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目前大多数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控制测量。

5. 第一台全站仪

全站仪是测量工具随着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不存在谁发明了全站仪的说法。

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由瑞典捷创力公司推出。该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末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测距仪。

6. 1秒级全站仪是什么意思

全站仪1秒和2秒精度到1mm。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全站仪与光学经纬仪区别在于度盘读数及显示系统,光学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及其读数装置是分别采用(编码盘)或两个相同的光栅度盘和读数传感器进行角度测量的。根据测角精度可分为0.5″,1″,2″,3″,5″,7″等几个等级。

7. 精度1秒的全站仪

一秒的全站仪指测角精度(中误差)为1秒。

8. 2秒级全站仪

,一级导线,

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左+右-360之差/″ 上下半测回之差/″ 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一级 2秒级 2 ≤±10 ≤±10 ≤±5 10×(n的平方根)

即使用测回法观测,也可以借用方向法水平角观测的规范要求,两测回较差为12秒。

一级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2秒级全站仪,(半测回归零差为12秒),一测回2C互差为18秒,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为12秒。

9. 1秒级全站仪测导线是几测回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

5,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闭合导线计算步骤:

名称 表示 原理

(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

(角度总和) ∑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 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

(坐标闭和差) Fx △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Fy △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

(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 K F/D(1÷F×D)

拓展资料:

什么是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根据测量夹角和边长,推算出平面坐标的测量称为导线测量,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附和导线和支导线。闭合导线就是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闭合导线测量如何进行坐标计算

1、绘制导线略图;

2、将实测数据填写在导线计算表上,需要填写观测角,边长,起始方位角,起始坐标和点号;

3、计算角度闭合差,闭合导线由多边折线构成多边形。因此可求出多边形内角和为∑β理=(n-2)x180° 为多边形角度理论值;

4、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方位角时,通过大致导线图判断观测角方向,若为左角 α前=α后+180°+β左 右角计算为:α前=α后+180°-β右。若在计算时方位角超过360°应减去360°或若干个360°;

5、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各边边长和方位角推算坐标增量,纵坐标增量△xi=Dicosαi i 表示第i条导线边 D 表示边长 ,横坐标增量 △yi=Disinαi 计算结果的取位应与已知坐标相同;

6、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以fx fy 表示 则fx=∑△x测 fy=∑△y测 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V△xi=fx/∑DXD V△yi=fy/∑DXD 用 ∑V△x=-fx ∑V△y=-fy校核计算正误;

7、计算点坐标,坐标增量调整后,根据起点坐标和改正后坐标,依次推算导线点坐标,推算至最后一个点的坐标,还要在推算起点坐标,看是否相等,检验正确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