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5匹的空调需要多少平方的电线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7 14:28   点击:1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1.5匹的空调需要多少平方的电线

采用2.5平电线即可,因为1.5匹空调输入功率最大为1000瓦,加上制热辅电功率最多在2000瓦内,电流为16安左右;而2.5平的电线,明敷暗设均可承受4100-5500瓦的功率,电流为25安,因此使用2.5平的线完全够用。

二、1.5匹空调需要用多少平方的线

1.5p空调可以用2.5铝芯线,50米以内建议用1.5铜芯线,与配电箱距离≥50米建议用2.5的铜芯线。

1.5匹空调压缩机额定功率是1100W,换算电流是5A, 使用1.5平方毫米铜芯电线足够了。但国内装修一般安装2.5铜芯电线,2.5平方铝芯线与1.5平方铜芯线的载流量差不多,但可能的话尽量还是选择使用铜芯线,铝芯线强度不够,易折断。

2.5平方铝芯线最大载流量为12.5A,但考虑到线材穿管。使用的环境温度等因素,其安全载流量为9.5A左右,可承受最大功率为2000W。

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

以 1.5平方毫米铜芯电线为例

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P=Pm÷1.3=4840÷1.3=3723瓦

“1.5平方”的铜线。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电流16.93A。

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8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16A,

2.5平方毫米――26A,

4平方毫米――32A,

6平方毫米――47A

16平方毫米――92A

25平方毫米――120A

三、1.5匹空调需要多大电线

家里最常用的1.5匹的空调使用2.5平方的电线完全是可以够用的,但是必须是单独一个回路来布置:家中常用的1.5匹的空调的参数一般来说都是这样的:大家应该记住这个常识,1.5匹说的是空调的制冷时的功率,而其中的1匹约是735W,制冷时的功率就是1.5×735瓦=1102.5瓦;当冬天空调制热时,我们还要在空调最大功率的基础上加上电辅热的功率,1.5匹的空调的电辅热大约也就是800瓦的样子,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冬季空调制热时的最大功率大约是1102.5瓦+800瓦=1902.5瓦。

四、1.5匹的空调要用几平方的电线

1.5匹变频空调用2.5平方线。

调时提到空调的匹数,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的量(也就是35机型)。

五、1.5匹空调耗电量要用多大的线缆

实心铜线 同时开的话 6平方 最多开十几台的话 4平方 空气开关要63安培

相当于750瓦,1.5匹相当于1125瓦,一台1.5匹空调的电流:I=1125/(220*0.8)=6.4A,0.8是压缩机的功率因素。

那么,20台1.5匹空调的总电流是:6.4*20=128A,铜电线载流量大于100A,那么1平方毫米的安全载流量是2.5A,那么电线面积:128/2.5=51.2,有铜电线标称截面积50、70平方毫米,所以,为安全起见,选择70平方毫米的铜线

六、1.5匹空调需用多少平方的电线

1.5P空调用2.5平方的铜线。

1.5P空调输入功率为1200W、冬季电辅加热的功率在600W

根据:I=P/U计算

I:电流

P:功率

U:电压

1200W+600W=1800W/220V=8.18A

每平方铜线可以承受6A的电流、你的1.5P空调选择2.5平方的铜线即可!

考虑到启动电流要大于运行电流、建议选择16A空气开关!

七、1.5匹空调耗电量要用多大的线呢

一般最常见有1匹、1.5匹、2匹以及3匹,匹数一般指制冷能力的大小,匹数越大制冷能力越强耗电量也越大。一般空调的能耗比大于3,一匹的电功率为740W左右,那么1.5匹的空调耗电功率大约为1100瓦,加上风扇和其它电机、电路板的能耗,一个小时耗电1.2度左右,10个小时就要12度电。这是压缩机一直工作情况下的耗电量,要想降低电耗,就要减少压缩机运行时间或功率:

1、1.5P的变频空调在室内温度稳定后压缩机功率基本能降到800W左右,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相对定频会稍稍省一点电;

2、尽量使用空调的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下空调会根据房间温度实时调整工作模式,一般自动模式是厂家最优化的能耗运行方案;

3、房间里配合风扇一起使用,快速搅动室内冷空气,实测空调调到27度,打开风扇吹点小风效果就很不错;

4、短暂外出关闭空调会使房间温度迅速流失,再次降温花费的能耗比外出那段时间更多。

装修中1.5匹的空调用几平方的线合适:

1.5匹空调最大输入功率不可能超过1800W,8个多安的电流,按每平方4安的安全电流,需要2平方以上的电线,用2.5平方的线就可以。通常1.5匹的制冷量大约为3500W,适合15-25平米的房间。另外空调的外机工作环境一定要通风透气,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排除,将会加大外机运转负荷,消耗更多电能,视空气质量。一段时间后建议清洁空调外机散热片上的灰尘,恢复散热效率。

二、怎么用空调更加省电?

1、不频繁开关机 空调启动时最耗电

一直开着空调,比一开一关更省钱!经常地开关空调,最费电!而且压缩机也会因为经常一开一关出现小毛病,久了更容易烧坏。应充分利用空调的定时功能,使空调不会整夜运转,又能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一般从晚12点开始,设定4个小时即可。或者购买变频空调,在短时间内达到室内设定温度,而压缩机又不会频繁开启,从而达到节能、降温的目的。

2、空调使用过程中温度不能调得过低

对于静坐或正在进行轻度劳动的人来说,室内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6℃—28℃之间。设定室温时,空调开的温度与室外温度差一般在10摄氏度以内,如室外30℃,室内设定25℃就可以了,温差太大容易引发空调病。除了夏季外,冬季空调制热温度设置也有讲究,冬季是每低2℃就节能10%,夏季是每高2℃就节能20%左右,人体几乎觉察不到这微小的差别。因为空调所控制的温度调得越低,所耗的电量就越多。

3、定期清洗滤网

滤网对于空调很重要的一个部件,如果长期不清理不但使用中会有异味,而且他还会影响空调的时机使用制冷制热效率,加大空调耗电。

三、空调怎么做好保养工作?

保养空调室内和室外的换热器进行清洗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工作效率变得更好,大家在清洗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的把面板拿下来,用干净又柔软的布给擦洗干净。也可以用一些小的毛刷把内机的换热器好好的清洁干净,这样就可以减少灰尘对我们人体的伤害。散热片是铝制材料,而且非常薄,一定不能用很大的力气,否则很容易出现变形情况,大家一定要小心进行清洁。

大家应该都知道空调的过滤网是很容易堆积灰尘的,所以应该定期清洗一次,清洗过滤网就需要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把进风栅打开,把过滤网拿出来,用吸尘器或者水好好清洗干净,清洗过滤网的时候水温不要超过40度,用一些中性的洗涤剂进行清洗,然后再用干的布擦干净。大家在清洗过滤网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使用化学洗涤剂进行清洗。

保养空调除了需要注意上面这些保养方式,还需要检查一下开关,插头,插板以及供电线路,对于容易损坏的部件也应该好好的检查一下,像光触媒,杀菌除温以及导风转板等部位一定要检查,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只有这些部位是好的,空调才能正常运行,保养空调大家可以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这样会更加稳妥一些。

对于空调等家电产品的选购,大家一定要注意方法,建议还是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空调,同时也要选择一级能效的空调,这样空调的耗电量可以相对低一点。平时在生活中使用空调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做好空调的保养工作,要注意定期的清洁过滤网,保证室内的干净和整洁。

八、1.5匹的空调要用多少平方的电线

2.5平方的够用。

1.5匹空调的输入功率大约1800瓦,即电流8个多安,按照每平方4安的安全电流,需要2平方以上的线,建议用2.5平方线。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以及电控部分。因不同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的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也各有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以国际单位换算应乘以1.162,故单位时间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此类推,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3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

九、1.5匹空调用多少平方的电线合适

第一空调功率大小决定使用多大平方导线,因为空调匹数有大有小,如果是一匹空调使用1.5平方电线完全可以,但是尽量做到专线专用。

第二如果空调匹数为1.5匹到3匹用1.5平方导线就没法用了,一旦使用安全隐患多多,最好使用2.5平方导线,做到专线专用。

十、1.5匹空调需要多少平方电线

25台1.5匹空调用30平方的线

1.5和2.5平方铝线分别能承载1650瓦和2750瓦左右,而1.5和2.5平方的铜线又分别能承载2750瓦和4400瓦左右。

那么综合可得:1.5匹的空调可以选择2.5平方的铝线和1.5平方的铜线完全够用了。

其实1.5P空调的插头的电线也是1.5平方铜线来的。按道理是没必要用2.5平方的铜线,连1.5平方的铜线都绰绰有余了,而且我们一般不用空调制热,像南方基本不用,北方都有暖气了,所以说如果只制冷,功率为就1000瓦上下。再说了如果只制冷1.5平方铝线都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