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村滴灌设备(农村滴灌技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06:16   点击: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农村滴灌技术

一、运行管理

1、村委会作为村级机电井的产权所有人,经过“一事一议”方式合理确定本村机电井运行管理模式,即:公开招标确定经营管理机构、村集体管理、用水户联合管理等。在确定工程经营管理模式后,各村应及时成立村级机电井管理小组(水管小组)。

2、水管小组作为本村机电井经营者对工程行使管理权和使用权,负责制定机电井管理、灌溉管理、水费征收等工程运行管理制度,负责收取灌溉水费以及对机电井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

3、采用公开拍卖形式对机电井确定经营管理权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经营期结束,村委会可以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延期或重新选择经营者。

者。

二、水费计收

4、机电井农业灌溉水费包括取水电费和灌溉管理费。灌溉管理费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工资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

5、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机电井灌溉水费按取水电费计收。取水电费按灌溉实际使用电量由电力部门计收,灌溉管理费由各村水管小组计收。灌溉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本村机电井实际和运行管理模式合理确定。

6、机电井灌溉水费实行先灌溉后付费的办法,用水单位和个人每次灌溉结束15日内按照实际使用电量支付灌溉水费。

7、用水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时缴纳水费,逾期不交的,按拖欠额每天加收1‰的滞纳金,滞纳金总额不得超过拖欠额的50%。

三、水费的使用和管理

8、灌溉管理费主要用于机电井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和挪用。

9、水管小组要严格按照确定的灌溉水费收费标准进行征收,建立水费使用账户,使用统一水费收缴票据,专款专用,每年底将管理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正。

10、机电井的维修养护由所属村水管小组负责编制工程维修养护计划,经村委会批准后由水管小组负责实施。

11、村委会作为本村机电井产权所有人负责对本村机电井运行情况进行直接监督,水管小组作为本村机电井的经营使用者负责机电井的运行管理,每年定期向村委会汇报工程运行和管理费使用情况。

12、水利管理站负责对本乡镇机电井的运行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2. 农作物滴灌技术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敛率.即常说的小畦短沟畦。至于沟畦尺寸多大为宜,则因不同地形与土质而异,各地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2、新的淘畦灌水工具。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这样既不准确又不方便,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水的田间损失。国外早巳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的情况)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的情况)放水,但这种方法造价较高,很少使用。目前也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

3、尾水回收系统。在土壤入渗速度较小时,每条沟的人流量大一些容易灌得均匀一些,但是往往使得水已流到沟尾时,沟首还没有灌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尾泄水,如将泄水排掉就会浪费灌溉用水。如果此时在沟尾安装集水系统把泄水收集起来用于更低地块的灌溉,或用水泵抽到高处重新灌溉。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措施。但目前还很少采用。

4、膜上灌(又称膜孔灌)。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

3. 现代农业滴灌技术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

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

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

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4. 农村滴灌技术引进成功,召来了记者采访

这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近我回答了不下4遍!每一次我都强调滴管农业是以色列这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国家发明的,也是在以色列得到大规模推广的,现在以色列全境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滴灌的灌溉模式。而且最近中国也在大量引进。

5. 滴灌技术应用

滴灌式营销定义:

广义的滴灌式营销,可以指一切精准的、高效的营销方法。狭义的滴灌式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为主要营销手段、通过数据分析,吸取体验式营销与精准营销的部分优点,以获取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法。广义滴灌式营销概念,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