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丹桂施什么肥好(玉桂施什么肥)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2 01:17   点击:1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玉桂施什么肥

肉桂育苗期以防病为主,每一次喷施叶面肥都可以加杀虫剂、杀菌剂混合喷施。移植后若出现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可用喷克600倍或得清3000倍喷杀。如有蛀心虫、卷叶虫、桂蚕等可用灭杀2000倍或马拉硫磷1500倍喷杀。

如有天牛钻入树干或树枝为害的,可以用药棉浸80%的ddvp原液塞入蛀孔,再用泥封口。

2. 玉桂施什么肥好

桂花喜欢肥料种类,有很多适合其生长使用的,包括家畜粪肥、人粪、尿肥、饼肥、和杂肥。

3. 玉桂施什么肥料

肉桂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如下:   1.温度它的生长适温为20℃至30℃。小树不耐低温,如遇5天以上的霜冻,露地养护或栽培的植株,易招致树皮冻裂、枝叶枯萎,甚至全株被冻死。无论是家庭盆栽少量植株,还是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性栽培,冬季均应维持不低于5℃的棚室温度,方可使其叶片始终保持碧绿之美态。较大的植株,在棚室内无冷风吹袭的情况下,则可忍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长江流域盆栽,宜于霜降到来前搬入棚室中,翌年清明后出房,注意应防止晚霜或倒春寒可能造成的寒害。盛夏时节,当气温超过32℃以上后,要给予搭棚遮光和叶面喷水,借以增湿降温,使其能维持旺盛的生长势。   2.光照兰屿肉桂需要较好的光照,但又比较耐阴。它的需光性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幼树耐阴,3年至5年生植株,在有蔽荫的条件下,株高生长快,6年至10年生植株,则要求有比较充足的光照。盆栽植株进入夏季后,可将其移放于树荫下或遮光40%至50%的遮阳棚下,则生长比较理想。若光线过强,易造成叶片发黄而失神,降低其应有的观赏价值,特别是在室内陈列了较长时间的盆栽植株,夏季搬放到室外进行恢复性养护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宜先放在遮光40%至50%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极易造成叶片灼伤。另外,春末夏初遇到久雨初晴后的大太阳天气,也应及时做好遮阴工作,否则同样会造成叶片灼伤,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其叶片翠绿葱茏的精神气。   3.水分兰屿肉桂,要求有一个盆土湿润的环境。为此,盆栽植株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又不得有积水,环境相对湿度以保持80%以上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或秋天空气比较干燥的时间段,包括冬季搁放于室内期间,都应经常给叶面和周围环境喷水,为其创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局部空间小环境,促进其健壮生长。入秋后应控制浇水,冬季则应多喷水,少浇水。如果盆土内有积水,易导致植株黄化,下部叶片发黄后脱落,严重者会造成植株烂根死亡,梅雨季节应特别引起重视。   4.土壤盆栽或袋培兰屿肉桂,宜采用疏松透气、排水通畅、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酸性培养土或腐叶土。盆土板结或pH值高于7.5以上,也会造成植株叶片黄化、严重生长不良和萌芽力下降,并影响到萌芽更新,甚至缩短其栽培寿命。为此,小株应每年换盆一次,大株可2年换土一次,生长季节每月松土一次,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检查花盆,发现盆内有积水要尽快倒去,并更换疏松的盆土。盆栽植株,每年的翻盆换土时间,最好安排在春季出房后至萌芽前进行比较合适。   5.肥料兰屿肉桂植株丰满,叶片硕大,生长较旺,因而需肥量也较大。盆栽兰屿肉桂除要求培养土肥沃外,自仲春至初秋,可每月追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或肥矾水等。入秋后,应连续追施2次磷钾肥,种类如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借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促成嫩梢及早木质化,使其能平安过冬。冬季应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以防肥害伤根,导致叶片黄化或枯焦脱落,否则很难恢复其植株原貌。

4. 玉桂施什么肥料长得快

1、盆土。盆栽养护玉桂树的时候应用土质深厚,透气且肥沃度高的土壤。配制土壤的时候可用河沙,田园土,腐殖土混合,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有机肥,这样能提高养分,保证养分充足。

2、温度。它的原产地是在亚热带地区的,喜欢相对温暖的环境,不耐寒。养护的时候温度能维持在20度左右最好。冬季低温必须移到室内管理,且室内的温度要在5度以上,否则就易被冻伤。此外,夏季的高温也要注意,要放在通风阴凉处。

3、光照。玉桂树喜欢散光照,要是平时是放在室内养护的,可摆放在采光处,多晒太阳,促使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这样长势会更旺盛。要是平时放在室外养的,强光的时候一定要遮挡,避免灼伤。

4、肥水。玉桂树的健壮生长离不开肥水。喜湿润环境,平时养护期间发现土壤干就要补水,不耐旱,也不耐水湿,因此浇水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积水。生长旺季时还要补肥,每隔20天补一次,肥料用稀释的液肥就行,就能满足需求,浓度高反而会烧根。

5. 种玉桂多久可以施肥

  玉桂是一种多年生的乔木,全身是宝。桂叶是生产桂油的原料,桂皮(俗称肉桂)和果实(俗称桂椿)的药用价值很高,且是制造香料的原料。目前,广东、广西种植的玉桂品种以西江桂、安南桂为主,尤以西江桂种植面积最大,达2.04万公顷。

  

  一、育苗

  

  1、选种:培育桂苗应选择优良的种子。每年的深秋季节即国庆节前后5天为采收种子的最佳时间,选择树龄25~45年、生长旺盛、历年高产健壮的母树的饱满均匀的果实晒干作为种子。

  

  2、整地:冬季深翻晒地后铺盖杂草,用火将杂草梵烧后翻耕,随后垒床起畦,畦面宽1~1.2米、高25厘米,畦间宽40厘米。播种前畦面撒施腐熟的有机肥约2000公斤,与土拌匀。

  

  3、浸种:首先用清水将桂椿清洗干净,然后用叶面增效剂及“保得”菌肥兑水1000倍浸种20~24小时。叶面增效剂及“保得”菌肥对桂椿萌发有特效,能确保发芽率达95%以上。

  

  4、播种:初春“惊蛰”前后,下雨后松土播种,采用撒播盖土法,每亩播种子20~25公斤,并用经过筛的细黄泥盖种,盖至看不见种子为度。播后淋足水,并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能积水。

  

  5、苗圃管理:必须保持田间通风,保持1厘米下土温不低于12℃,但又不能高于30℃。土温低于12℃会造成烂根、死根、烂芽,土温高于30℃会灼伤嫩芽嫩叶,所以种子发芽后要搭遮荫棚。在苗期若阳光过强、室外温度超过30℃时,必须遮盖荫棚,早晚打开通风;如遇霜冻天气,必须用稻草遮盖或全天用荫棚遮盖,防止冻伤。当幼苗开叶生长后,必须用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防病,并用石灰混合泥粉均匀撒施,预防倒伏,以后每月施1~2次叶面肥,并根据实际情况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幼苗生长期间严禁施用尿素等化肥。

  

  实践证明,采用上述育苗技术可使桂苗从以往的3年出圃提早到1年出圃,大大地缩短苗圃期,提高经济效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