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林钾肥是什么(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10:45   点击:24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钾肥,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2. 植物 钾肥

磷肥指的是主要元素为磷的单一化肥或者复合肥,同理,钾肥也是一样。

磷和钾都属于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

磷肥:能使作物代谢正常,植株发育良好,同时提高作物的抗旱性以及抗寒性,提早成熟。我们要使作物提前收获,一般多施用磷肥。家里丢弃的鱼刺,骨头,虾壳蟹壳等也富含磷元素,磨碎之后可以作花草肥料

钾肥:能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茎秆坚韧,抗伏倒,使种子饱满 主要钾肥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其中硫酸钾和氯化钾成分较纯,主要成分是化钾,窑灰钾肥和草木灰成分很复杂,市场上流通量较前三种钾肥少。

3.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的关系

我国耕地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缺钾,需要大量钾肥,而现在钾肥来源有限,如何合理施用,以获得较大的效益,这是当前合理施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已有经验简述如下。

一、与氮、磷肥配合施用 同一土壤,当氮、磷养分含量低,或氮、磷肥用量少,生产水平不高时,钾的问题不会突出,随着氮、磷肥用量的大量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对钾肥的需要就会日益明显,40年来农业的发展过程已经充分证实了这点。大量试验表明,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施用钾肥,水稻一般可增产15%左右。目前在一些地区,氮肥作用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是没有注意配施钾肥,氮、钾比例失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注意平衡施肥。

二、冷浸田多施用钾肥 在土壤环境条件不良的冷浸田上施用钾肥,水稻由于钾素养分的改善,增强了根系活力后,根系氧化力也增强了,因而使土壤的还原物质含量降低,氧化还原电位增高,这样便防止或减轻了硫化物、有机酸和亚铁的危害,从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故冷浸田施用钾肥,常常会获得好的效果。

三、在轮作中合理分配钾肥 在双季稻和小麦、单季稻轮作制中,钾肥施用在后季稻和小麦上的效果大。钾肥在晚稻上的效果大于旱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旱、晚稻生长时期和土壤钾素供应状况不同有关,如一个试验表明,早稻移栽时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为9.9毫克/100克干燥土壤,到成熟时下降到4.3毫克/100克干燥土壤,土壤钾素未能恢复随即翻耕栽播晚稻,加上晚稻一般施用有机肥又较少,因此晚稻施钾肥效果较大。当钾肥有限时,应首先保证在晚稻施用。

四、注意秧田施钾 俗话说:秧好一半稻,这说明秧苗的素质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健壮的秧苗移栽本田后,返青快、分蘖早、叶片多,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钾肥对培育壮秧有良好的作用,在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采取秧田与大田分别施用,较之全部施在大田,常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江西的试验表明,在氯化钾总用量为7.5公斤/亩情况下,秧田和大田分别施用2.5公斤和5公斤比7.5公斤全施于大田者相比,产量分别为357.3公斤

钾肥的功效与作用

与318.7公斤,即增产11%。

五、经济作物施用钾肥效果显著 经济作物一般对钾肥反应敏感,需要量大,例如主产甘蔗每亩约吸收氧化钾40―53公斤、香蕉约95公斤,而作为粮食作物水稻,500公斤水稻所吸收的氧化钾仅是10公斤。钾肥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提高产品品质,栽培经济作物的土壤,往往钾素供应水平低,因此发展经济作物需要施用大量钾肥。

六、根据作物特性,施用不同品种的钾肥 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常用的钾肥品种,近年又新进口了硫钾镁肥。硫酸钾和硫钾镁肥的价格较氯化钾高,数量少,且不含氯,应主要用于忌氯作物,如烟草,而氯化钾可广泛用于除忌氯少数作物外的其他作物上。

七、讲究施用技术 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提高钾肥作用也很重要。每种作物有其最佳的适宜钾肥用量,施多了,作物会奢侈吸收,一般虽不致危害,但不经济。对多数作物,钾肥以作基肥为好,基些作物以基肥和前期追肥相结合较好。当植株出现明显缺钾症时,追施也有效果,但此时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已受到明显的损害。由于南方土壤的粘土矿物对钾的吸附能力弱,加上南方雨水多,施入的钾肥易被淋失,沙质土的保肥性能也很弱,故在这些土壤上,应强调分次施用,以减少钾的损失。

八、尽量利用有机肥料,特别是藁秆和草木灰 我国钾肥资源缺乏,大量钾肥全靠进口,除应注意合理施用钾肥外,还必须就地取材,增加钾肥来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提倡草木灰还田。另外,在有条件的地区,藁秆还田也是重要的补充钾肥的措施。

钾肥施用方法

4. 钾对植物的营养功能

氮的主要生理作用:

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可占蛋白质含量的16%~ 18%。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中部含有蛋白质,各种酶也都是以蛋白质为主体的。

2.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叶绿素、细胞色素及某些植物激素和维生素中也都含有氮。缺氮时,有机物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片黄化,产量降低。氮素过多,则叶色深绿,枝叶徒长,成熟期延迟,植株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易受病虫侵害,同时茎部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 磷的生理作用:1.磷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它存在于磷脂、核酸和核蛋白中。2.磷在植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磷参与组成的ATP、FMN、NAD等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糖类、脂肪及氮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

3.植物细胞液中含合一定的磷酸盐,构成缓冲体系,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势起一定作用。缺磷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植株矮小,分蘖、分枝少,叶色暗绿或紫红。磷肥过多时,叶片会产生小焦斑(磷酸钙沉积所致),还会妨碍水稻等植株对硅的吸收,易导致缺锌。 钾的主要生理作用:1.作为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如钾可作为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等60多种酶的活化剂。2.钾能促进蛋白质、糖类的合成,也能促进糖的运输。3.钾可增加原生质的水合程度,降低其黏性,增强细胞保水力,提高抗旱性。

4.钾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较高,能有效地影响细胞的溶质势和膨压,可参与控制细胞吸水、气孔运动等生理过程。缺钾时,叶片缺绿,叶缘枯焦,生长缓慢,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差。

5. 钾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是碳、氧、氢、氮、钾、钙、镁、磷、硫、氯、铁、硼、锰、锌、铜、镍和钼。 其中植物对碳、氧、氢、氮、钾、钙、镁、磷、硫需求量较大,为大量元素。 植物对氯、铁、硼、锰、锌、铜、镍和钼的需求量较小,为微量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1、作为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2、参与调节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参与调节酶的活动。

3、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

4、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6.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的区别

没有。

钾肥全称钾素肥料,即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氯化钾含钾元素,当然可作钾肥。

钾肥颜色一般为白色,进口钾肥中有些是红色的。

钾肥全称为钾素肥料,一种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其肥效大小与肥料中氧化钾的含量有关。

钾肥有很多种,其主要类型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窑灰钾肥等。

钾肥是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