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钾肥是什么肥(磷钾肥是什么肥)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1 19:17   点击:1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磷钾肥是什么肥

氮、磷、钾是农作物大量使用的肥料,含有三种元素的称为氮磷钾复合肥,含有磷钾的称为磷钾复合肥。

2. 钾肥有哪些种类

正是花卉生长的好季节,那想要花卉生长旺盛。充足的养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开花的花卉,需要及时补充一些磷钾肥,如果缺少磷钾肥,那开花又小又丑。比如这几种。

1、兰花

兰花的品种丰富,在秋天养兰花都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磷钾肥来促进花芽的生长,如果养分不足,花苞长不好,也很难顺利开花。

2、月季花

月季花是一款花色丰富,品种也多的花卉,有些品种可以四季开花,很多花友都说秋天的月季花长不好,其实我们趁早给月季花补充一些磷钾肥,秋天的月季花开得不比春天差。

3、茶花

茶花也是很多花友都喜欢的花卉之一,花型大,观赏价值极高,但养分不足,花苞比较小,每周补充一次磷钾肥,控制好浓度,这样茶花长得会更漂亮,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4、菊花

秋天正是菊花生长的好季节,想要菊花开花多,那就需要充足的磷钾肥,这样可以促进菊花花苞的生长。当然,如果花苞太多,可以适当的疏剪一下花苞,留下一些张士豪的花苞,开花会更硕大艳丽。

5、天竺葵

天竺葵的品种丰富,开花漂亮,定期修剪,很容易开成花球,想要天竺葵长得好,磷钾肥也不能少,不然开花数量和质量都是会受影响的。在孕育花芽之前就需要补充一些里磷钾肥。

6、大花惠兰

一般刚入秋,大花惠兰就会开始长花芽,补充充足的磷钾肥,可以促进花芽的生长。但养分不足,花芽就会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这几种花卉,想要开花多,那就需要在秋天补充充足的磷钾肥,以免开花又小又少。

3. 高磷高钾的肥料有哪些

这是因为农作物需要氮磷钾做营养无机肥料。硫酸钾、氯化钾、碳酸钾、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钾都含氮磷钾的无机肥料。在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多样的养料,其中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最大,所以,通常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

4. 高钾肥料有什么作用

没有。如果浓度过大会导致植物死亡。

高锰酸钾植物方面主要用作土壤消毒。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还原剂,其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及防腐作用。有试验证明,用其不同浓度的溶液防治花卉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多种病害,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它含有植物所必需的锰和钾2种营养元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可谓药肥两用。据医药专家介绍,该药药源丰富,成本低,各地药店均有销售,易于采购,而且使用时对人畜安全、无毒,对作物无残留、无药害,对环境无污染。因此,高锰酸钾是一种药肥兼用,无毒、无残留、无公害蔬菜、花卉难得的杀菌剂。其在植物病防治方面主要有:

一、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在出苗后,每7~10天用800~1000倍(先稀后浓)喷雾。据试验,高锰酸钾对苗期猝倒病防效高达97%,效果显著优于多菌灵、代森锌、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等农药。

二、防治霜霉病

实践证明,用高锰酸钾防治植物霜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明显优于百菌清、代森锌等农药。如瓜叶菊在出苗后2叶1心到开花前用高锰酸钾800~6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喷4次,可有效预防霜霉病的发生。倘若出现中心病株,用高锰酸钾600倍液连喷3次,间隔期为5天,对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防治软腐病

高锰酸钾可有效防治一串红、金鱼草、万寿菊的软腐病。如播种前高温清水预浸1小时后,捞出再放入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种2小时,并在苗期用800~600倍液喷洒3~4次,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并可兼治霜霉病。

四、防治病毒病

用高锰酸钾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效果显著优于病毒a、菌毒清等农药。在发病初期,用600~800倍液,对全株进行喷雾,5~7天一次,连喷3~4次。若用高锰酸钾与双效助壮素病毒k等量混用800~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效果更好,不仅可控制住病毒病蔓延,还能使植株病状消失并恢复生机,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应注意防治病毒病前,应先对植株上的刺吸式害虫进行防治,以防昆虫传毒。

五、棚室灭菌消毒

将高锰酸钾加入福尔马林溶液中产生甲醛蒸气,对食用菌接种箱、室进行消毒,具有很好的灭菌效果。熏蒸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0毫升装于杯内,迅速加入高锰酸钾颗粒5克,密闭箱、室熏蒸4~6小时。在使用高锰酸钾喷雾时,应注意配药时不断搅匀,使药剂颗粒全部溶解,并随配随用,防止久放氧化失效。另外,喷药应选择在上午9时左右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7叶前幼苗喷药5分钟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期用低浓度,成株期用高浓度。

六、播种土消毒

将高锰酸钾配成800~1000倍溶液,用喷雾器进行细致喷洒,喷后用塑料薄膜覆盖7天,用此药土进行播种可有效预防植物苗期的立枯病、茎腐病、猝倒病等。

配制高锰酸钾溶液用井水、河水、自来水等均可,但忌用死水、污水、热水等,否则会降低其杀菌效果,因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会生成二氧化锰,而失去杀菌效力。故只能外用,且只能随配随用

5. 氮肥包括哪些肥料

氮肥是农业种植中不可缺少的肥料,那么什么是氮肥呢?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氮肥,也为无机盐的一种。

氮肥的作用是很大的,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核蛋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可以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 氮肥施用不足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 氮肥施用过量时农作物一般表现在: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作物产量降低。 现在普遍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反应,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同时还要深施覆土,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和其它氮素肥料一样,尿素施用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雨后或阴天,忌晴天中午施用。尿素属于单元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它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助作用。

我们常见的氮肥有以下几种: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 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 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 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 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 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肥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 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 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 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 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 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肥

尿素:分子式CO(NH2)2,含N量44-46%。固态肥料含氮最高的优质肥料,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潮解。生理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以分子态吸收,大部分经脲酶作用转化为(NH4)2CO3被吸收,肥效较NH4+—N和NO3-—N慢,作追肥时,要提前4-5天施用;对土壤无不良反应。可作基肥,追肥,不提倡作种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施用时要深施覆土,防止氨的挥发。

长效氮肥

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控效氮肥,难溶于水或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 长效氮肥的共同特性:

1. 溶解度小,释放养分的速度慢,减少氮的淋失,挥发,固定及反硝化等损失。

2. 肥效稳且长,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氮素的供应。

3. 可一次大量使用,省工省力。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几种氮肥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