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饲料发霉发热怎么处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6-20 21:20   点击:2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饲料发霉发热怎么处理

  (一) 科学使用脱霉剂,适度使用防霉剂

  主要针对轻微霉变的原料,采用原料与脱霉剂逐级混匀的办法,使脱霉剂与原料充分混匀,然后作为原料使用。脱霉剂在脱霉的同时也有吸附部分营养物质的作用,不要与维生素等微量成分直接混用,因此,科学使用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十分重要,一味地加大剂量只会适得其反。对于有一定储存期的饲料则需要适度使用防霉剂,推荐使用双乙酸钠、乳酸、丙酸等防霉剂。

  (二) 通风晾晒,去表霉

  霉菌有很多种,在表皮的霉变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通风晾晒法,以去掉表皮附着的霉菌体。最典型的是玉米黄曲霉,在晒场进行晾晒后初筛,使表皮霉菌脱落,然后再依据霉变的情况决定使用方法,轻微者可采用第一种方法,中度或严重霉变者则推荐使用下一种方法。

  (三)稀释法

  中高度霉变原料不应再用作动物饲料,但我国不合格的霉变饲料比重较大,且价值不菲,丢弃不太现实,此时建议稀释法,即用好的原料与其混合使用,比例依情况而定,喜事前必须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进行处理。

  (四)水洗法

  对于玉米而言可采用此法,玉米粉碎后,采用水洗的方法,洗去霉菌及其毒素,同时去掉浮在表面的胚芽,可以较好地去除霉菌毒素。但此法操作难度较大,量少可以用,处理后的玉米要及时使用,不便存储。

  (五)改变用途

  在批量大时可用,一是完全改变,用于工业发酵等,收回大部分成本;二是改变饲喂对象,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比如由猪改成普通水产,但要先进行第1-3种方法处理,否则效果很差。

  (六)微生态缓解法

  霉变饲料对于有一定储存期的用户来说有继续霉变恶化的风险,会引起拉稀、中毒等等问题,因此推荐大家可使用微生态制剂来缓解损害,它对霉菌具有竞争抑制性作用,其产生的复合酶还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二、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饲料结块的做法是:一经发现饲料有结块、发霉现象,就不再使用,马上反馈给经销商,要求更换处理。据我所了解,一般的养殖户只要稍有懂得养殖技术的,在发现饲料结块、发霉后都会停止使用。

  

如果有的时候,使用后才发现有饲料结块、发霉现象,也不用恐慌。如果投喂的饲料结块,但饲料没有发霉,基本上对养殖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是投喂了发霉饲料,摄食了发霉饲料后可能会引起肠道炎或摄食量减少。这时,打电话给饲料厂技术服务人员或经销商,征求处理意见。不注意投喂了发霉饲料后的处理方法:

1、使用有机酸解毒灵等解毒降解药品进行解毒(使用量是治疗量1.5-2倍),同时,拌喂五黄精华(中草药制剂)+对虾多维+大蒜素等,连续拌喂2天,每天2餐。

2、拌喂乳酸菌+活性酵母,连续拌喂3-5天,每天1-2餐,进一步保健修复肠道,增强免疫力。

  

三、饲料发霉的原因与判断

不能吃了,因为牛羊长期采食有轻微霉变的饲料或者储存的干草及秸秆类有看不到的霉变而导致牛羊的一系列疾病 饲料及饲料霉变相当普遍,霉菌霉素一直都在影响着养殖业,尤其对母畜类影响更深,霉菌霉素很容易造成畜禽死亡,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障碍,免疫力下降等巨大危害!所以饲料霉变请勿喂牛羊。

四、饲料发霉的现象图片

猪采食霉败变质的饲料后即会发生急性中毒,如猪群长期采食遭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长期采食少量的霉败变质的饲料,也会发生慢性中毒。

如果轻度发霉的话,用发酵剂发酵一次,还可以继续饲喂。发酵的过程有脱霉脱毒的效果。如果发霉严重,比如有腐烂的臭味、或者严重发黑的现象,则建议丢掉。

五、饲料发霉是什么霉菌

兔饲料发霉了不能吃的,毕竟发了霉的食物,属于变了质的,而且里面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我们让兔子食用的话,可能会对他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为了兔子的健康,我们平时在购买兔饲料的时候,还是要看一下生产日期的,避免买过多吃不完而造成浪费。

而且我们平时储存兔饲料的时候,要放在阴凉通风之处,千万不要让它受潮发霉。

六、饲料发霉变质会产生的毒素

要区分不同情况。如量小的话,还是不要扔了吧。

能不能喂主要看是否变质,如果保存良好,饲料没发霉变质那么就可以使用。

过期饲料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霉变,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

霉变的饲料不仅会造成霉菌产生大量代谢毒素,霉菌在繁殖过程中还会消耗、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七、饲料发霉的现象是什么

青贮饲料长白毛是青贮中的霉菌、腐败菌。

青贮最上面一层长白毛是因为青贮的细菌接触空气发霉了.是真菌生长的极限。

青贮饲料发霉的原因:

1、原料选择不当:青贮的原料需要有一定量的糖分含量,确保乳酸菌发酵的需要,糖量低的原料,无法保证乳酸菌发酵的需要,导致乳酸形成数量少,不能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会使青贮变坏。可采取添加可溶性糖的方法来解决。

2、水分含量不适:水分过高,糖分被稀释,不利于乳酸菌繁殖;使饲料在贮存期间发热造成干物质损失。对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的原料,青贮时均应处理或调节。通常是通过混贮、调萎或添加干料等方法来进行调节。

3、制作过程失误:制作过程的失误主要在于没有切短或压实。

4、制作季节的天气、温度等因素影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