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家禽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及预防)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02:02   点击:2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家禽养殖技术及预防

该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于2001年5月8日颁布,2016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0号通过《关于废止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中第一条决定予以废止的规章第六条的规章,目前该规章已失效。

1、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3、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畜禽放养不适用本办法。

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6、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7、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4)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8、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情况。

9、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10、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11、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索取资料,采集样品、监测分析。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检查机关和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13、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

14、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将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

15、禁止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

16、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17、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排放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提出限期治理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被责令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应向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提交的限期治理计划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上述综合利用方案的落实情况。

18、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储存的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

(2)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的。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19、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

20、本办法中的畜禽废渣,是指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2. 家禽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

野鸡又名雉鸡、七彩锦鸡、山鸡等,是由野生雉鸡经人工饲养训化,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珍禽:食用价值: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5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45、牛肉的1/10、鸡肉的1/15,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

现将雉鸡几种常见疫病的防治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雉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雉鸡均可感染发病。 急性型突然发生,病雉口流涎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很快死亡; 慢性型病雉无精打采,食欲减退,缩颈低头,翅尾下垂,呈昏睡状态,眼圈发紫,下痢,拉黄绿或暗绿色带血稀粪,体温升至44℃以上。嗉囊积聚大量粘液或气体,倒提时雉鸡口腔内流出多量酸臭液体。病后期常有神经症状, 病死率高达90%~100%。病变是腺胃粘膜出血,小肠出血、坏死、形成溃疡。 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并注意环境消毒和隔离。雉鸡在7~10日龄首免,25~30日龄二免,用新城疫II系苗作10倍稀释后滴鼻或点眼(约0.04~0.05毫升/羽)。雉鸡60日龄左右接种一次I系苗。 每年的秋季,不论大小,全群雉鸡普遍接种1次工素苗或油乳剂灭活苗。雉鸡发病后,应紧急消毒,分群隔离,全群用工系或Ⅵ系疫苗紧急接种。 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鱼腥草注射液、Vc、Vk、病毒唑等药物,连用3~5天, 以缓解疫情。

二、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腔上囊病, 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育雏后期至育成期的雉鸡。病雉减食,精神不振, 拉黄白色或白色带粘稠的稀粪。病变为法氏囊肿大,比正常的大2~3倍, 内有多量黄色透明状液体,病程长者见有黄色干酪状内容物。因脱水、消瘦、 胸肌颜色发暗,骨骼肌、肌胃与腺胃交界处、盲肠扁桃体出血, 严重病例肾仲大并有尿酸盐沉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后4~5天为死亡高峰,7~8 天疫情趋于平稳,同一雉鸡群可能反复,多次发病。 防治方法:适时接种疫苗,选用合适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由于本病毒株鉴别难度大、故应选用弱毒或多价疫苗,首免10日龄左右,二免28 日龄左右。用饮水免疫时,应在饮水中加入0.2%的脱脂奶粉以稳定疫苗的活性。种雉在上二次免疫的基础上,产蛋前1周再用油乳剂灭活苗接种1次, 可使种蛋孵出的雏雉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发病初期,对雉鸡舍带鸡消毒,用1∶200过氧乙酸以每立方米空间40毫升喷雾;全群注射IBD高免蛋黄液、 高免血清,或IBD和N D二联高免蛋黄液,一般病雉每羽1毫升,严重病雉每羽1.5毫升。提高日粮营养浓度,适当添加抗生素药物( 但不要添加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大群用氨苄青霉素饮水,每日每羽5000单位;同时加喂板兰根冲剂,每袋25羽。饮水中再加入肾肿解毒药和多种维生素,如Vk、Vc ,或5%葡萄糖(白糖也可)和0.1%食盐。小群用病毒灵1片,敌菌净1片, 囊复康2片,成雉1次量,每日2次,雏雉酌减,连服3~5天。

三、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畜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各种年龄的雉鸡都可感染发病,但一般的雏雉最为严重。 雉群中突然出现有呼吸道症状的病雉,迅速波及全群。病雉张口呼吸、伸颈,打喷嚏, 发出“呼呼”的罗音或咳嗽声,夜间尤为明显,精神不振,减食,拉白色稀粪,衰弱,昏睡,翅膀下垂。雏雉鼻流粘液,种雉产蛋率急剧下降, 产出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虽然本病死亡率不高, 但易并发其他疾病造成更大损失。病变见靠近肺部小支气管内壁有淡黄色干酪样物阻塞, 管腔内有粘稠透明状液体,肺瘀血,气囊混浊。 目前已有些毒株可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肾脏肿大,沉积有尿酸盐。 防治办法: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期接种疫苗。首免在7日龄内用传支 H12苗饮水或滴鼻,二免在3周龄后。后备种雉在8~10周龄用传支H52苗作二免,种雉在开产前2周用油乳剂灭活苗再免疫1次。在肾型发病早期, 使用油乳剂灭活苗并结合口服一定量的口服补液盐,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且可迅速控制疫情。小群在饮水中加入0.5%的枝原净或0.25%施得福,连用3~5天。用北里霉素、泰乐菌素、禽喘灵、强力霉素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3. 家禽养殖与防疫实用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1、使用蛋鸡笼养鸡密度要适当

饲养密度是指每只鸡占多少平方屋米的笼底面积。在一定的鸡舍地面上,饲养密度愈大,养的鸡数也愈多,但密度过大,则鸡舍空气不良,鸡的活动与饮食等都不便,生长速度一与产蛋率均下降,结果弊多利少,因此,即使高密度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密、

2、使用蛋鸡笼养鸡要放置足够的饲槽与水槽

在大群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必领保持每只鸡有适当的饲槽与水槽的长度,并且将这些饲槽与水槽尽可能均匀地放置在鸡舍的各个部位。这样,鸡群密度虽高,但每只鸡都能有一定的位置并能就近采食饮水,保证料水不缺,因而不致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3、使用蛋鸡笼养鸡要加强通风

蛋鸡笼多层饲养属于高密度的饲养模式,所以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鸡多所以呼吸量大,舍内相对湿度、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容易上升,在气温高的季节,舍温也易于升高,为使舍内仍能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须安装或添置通风设备,以加大通风里,不断地换入足够的新鲜空气。

4、雏鸡阶段做好断喙工作

大群高密度饲养,很容易引起互琢。为了防止发生啄羽、啄肛,减少鸡的死亡,避免鸡挑剔饲料造成浪费等,一般常在6-10日龄时,将鸡喙上下一起切去1/3-1/2。

5、控制好鸡舍的光照强度

当饲养密度大而光照又很强时,易于引起鸡的烦躁不宁,即使断喙后仍会发生啄肛等现象,密闭式鸡舍,生长鸡群照度宜在5-10勒克司,产蛋鸡群在10勒克司。普通鸡舍如光线很强,发生啄肛时,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把鸡舍遮暗一些。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

蛋鸡养殖不能忽视的要点

1、不能看价选鸡苗

首选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切勿因图便宜而导致血本无回。

2、不能看行情养鸡

蛋价高就多养,低就不养或少养。近几年行情周期难把握,导致老经验“失效”。应根据本场设备条件合理周转鸡群,制定养殖计划。

3、不能忽视5周龄体重

有句行话“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但在生产中常常只重视育雏期的活率,忽视5周龄体重,常因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等因素造成5周龄体重不达标,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

4、不能忽视育成鸡饲养

认为育成鸡阶段体重、均匀度不够在开产前赶上就行是错误的。如果该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低,会造成骨骼发育不良,产蛋期易出现脱肛、蛋重小、死亡率高等现象。

4. 家禽的养殖技术知识

内陆养殖是在内陆进行水生动物的饲养,而不是饲养一般牲畜家禽。

5. 为家禽养殖提供防疫治疗的专业人员

回答,村级预防员是什么身份?

谢谢邀请。

一,村级预防员,是农村兽医,一村一员,他们必须经过蓄牧局下属兽医站,考核资格认证,颁发証书和蓄牧资格许可証,才允许他们经营,经营范围在本村和邻帮村,对于猪牛羊,小猫小狗进行防疫,预防蕴病,但已防疫的畜生必须打耳标。

二,村级预防员没有身份,直属蓄牧一名防疫员,每年蓄牧局补发工资五千元左右,一月一次到蓄牧局参加会议,培训和讲解动物防疫的程序和特效,发给动物图片和明白纸,回来到市场和其它人员拥挤地方张贴,宣传动物防疫细则,利用手机转发朋友圈,图片和明白纸,怎样预防,让人人都知道。

三,村级预防员,村委是无职,但是他服务村级下面农户,饲养家禽家蓄,村级不给任何补助,允许他经营,动物防疫是他的议务,若猪牛羊有了病,他用药治疗允许他收费,有标准,不允许乱收费,经营店允许他经营畜生饲料,蓄牧局专直供应,不许抬高市价,按标价出售,利润含百分之十以内,所以村级预防员没有身份,他的名词叫兽医。

6.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法律上农村对家禽小规模的养殖场地没有具体的规定。  

1、在农村建家禽养殖场,小规模的,可以不用申请和办手续。  

2、合法经营,以个人的名义,不要以厂家(也就是注册公司或厂家)的名义,可不办理任何手续。  

3、在农村建家禽养殖场,注意卫生和排放。不要污水乱排放,污物乱放,否则周围的村民投诉,会进行罚款和整改处理。也不能影响周围村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