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流式沉淀池工程制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7-18 20:58   点击: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平流式沉淀池工程制图

平流沉淀池的池底标高是不可以超出地面的,起出地面沉淀池就起不到沉淀作用了。

二、平流式沉淀池CAD图平面图

设计规范包括:

(1)《室外给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2)《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4)《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 138-2002)

三、平流沉淀池cad图免费下载

为使入流污水均匀与稳定的进入沉淀池,进水区应有整流措施。入流处的挡板,一般高出池水水面0.1—0.15m,挡板的浸没深度应不少于0.25m,一般用0.5~1.0m,挡板距进水口0.5~1.0m。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m3/m·d。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平流式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为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池深、池宽、长宽比、长深比 等,设计有关要点如下:

(1)沉淀出水浊度,当作化学水处理进水水质时应不大于5NTU,当作冷却水水质时 应不大于20NTU。

(2)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座。

(3)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或高浊度水时,沉淀时间 应适当增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一般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1,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9m,最大为15m。

(7)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10:1。采用吸泥机排泥时,池底为平坡。

(8)平流式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布置,对沉淀池出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 下,当进水端用穿孔墙配水时,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3~0.5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 眼,以免冲动沉泥。当沉淀池出口处流速较大时,可考虑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 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负荷。

(9)防冻可利用冰盖 (适用于斜坡式池子) 或加盖板 (应有人孔、取样孔),有条件 时亦可利用废热防冻。

(10)泄空时间一般不超过6h。

(11)弗劳德数一般控制在1×10~1×10之间。

(12)水平沉淀池内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间,多属紊流。设计时应注意隔墙设 置,以减少水力半径R,以降低雷诺数。

(13)为节约用地,大型水平沉淀池也可叠建于清水池之上,但沉淀池必须严格保证 不漏。

(14)平流沉淀池一般采用直流式布置,避免水流转折。但是,为满足沉淀时间和水 平流速的要求,往往池长较长,一般在80~100m之间。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或处理规模较 小 (如3×10m/d) 以下,也可采用转折布置。

四、平流沉淀池cad图纸

可能有这种情况,水池里溶解了大量盐,原本悬浮的尘变成漂浮的了,然后加入矾后就成矾花漂浮了,这个只是一种情况,具体要再调查的

五、平流式沉淀池CAD图文件

1、方形的池子好施工,基础好处理 2、平流沉淀池的管子不用埋太深 3、地下水高的地方一是怕渗漏,二是怕抗浮,方形池子相对埋深较浅(因为同等停留时间面积大一些) 4、套标准图集方便 不过,有条件做辐流式的还是尽量做辐流式吧,不然刮泥效果很难保证。

六、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

不是必须的,你可以设计成别的形状,容积够,方便排泥就行

七、平流式沉淀池CAD图纸

为使入流污水均匀与稳定的进入沉淀池,进水区应有整流措施。入流处的挡板,一般高出池水水面0.1—0.15m,挡板的浸没深度应不少于0.25m,一般用0.5~1.0m,挡板距进水口0.5~1.0m。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m3/m·d。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平流式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为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池深、池宽、长宽比、长深比 等,设计有关要点如下:

(1)沉淀出水浊度,当作化学水处理进水水质时应不大于5NTU,当作冷却水水质时 应不大于20NTU。

(2)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座。

(3)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或高浊度水时,沉淀时间 应适当增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一般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1,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9m,最大为15m。

(7)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10:1。采用吸泥机排泥时,池底为平坡。

(8)平流式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布置,对沉淀池出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 下,当进水端用穿孔墙配水时,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3~0.5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 眼,以免冲动沉泥。当沉淀池出口处流速较大时,可考虑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 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负荷。

(9)防冻可利用冰盖 (适用于斜坡式池子) 或加盖板 (应有人孔、取样孔),有条件 时亦可利用废热防冻。

(10)泄空时间一般不超过6h。

(11)弗劳德数一般控制在1×10~1×10之间。

(12)水平沉淀池内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间,多属紊流。设计时应注意隔墙设 置,以减少水力半径R,以降低雷诺数。

八、平流式沉淀池CAD图下载

1、平流式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

2、竖流式又称立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3、辐流式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4、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

5、水平管沉淀池是目前最接近“哈真”浅层理论的沉淀池,它将沉淀管水平放置,沿水平行流动,悬浮物垂直分离,具有沉淀和分离功能。安装时可将预制的“水平管”模块组装为水平管沉淀池。

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分成若干层,由此增加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悬浮物的沉降距离,缩短了悬浮物沉淀时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