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限速器钢丝绳绳径比(限速器钢丝绳直径规格和安全系数)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07 05:47   点击:2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限速器钢丝绳直径规格和安全系数

1〕在中间接线盒底面下方 200mm 处安装随缆架。固定随缆架要用不小于φ 16 的膨胀螺栓两条以上〔视随缆重量而定〕,以保证其牢度。

2〕假设电梯无中间接线盒时,井道随缆架应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2+1.5m 的井道壁上。

3〕随缆架安装时,应使电梯电缆防止与限速器钢绳、限位开关、缓速开关、 感应器和对重装置等接触或交叉,保证随行电缆在运动中不得与电线槽、线管、 支架等发生碰撞与卡阻。

2. 限速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

国标里面规定了曳引钢丝绳直径不小于8,限速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6,钢丝绳曳引轮径不小于钢丝绳直径40倍,但是似乎没有规定钢丝绳的间距范围,个人认为,钢丝绳的间距是与曳引轮的齿槽距离相关的,而齿槽的间距在机械设计手册里应该有标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属于机械行业的规范,而不属于电梯行业的规范,

3. 限速器钢丝绳使用寿命

普通的钢丝绳是两年一换。冶金吊车防爆吊车等危险系数较大的是一年一换。这个只是一个笼统的规定。实际工作中根据吊车作业环境工作频率不同时间也不确定。还有点检中发现有断股锈蚀有死弯等达到报废条件的随时更换。

钢丝绳不能用使用时间来衡量,应该用使用频率来检查是否更换。钢丝绳钢丝一定要保证抗拉强度、硬度、延伸率达标,如果钢丝绳的钢丝不达标有可能一用就断丝。

使用要检查, 钢丝绳的磨损、锈蚀、拉伸、弯曲、变形、疲劳、断丝、钢丝绳绳芯露出的程度。 每使用4个月涂油一次,使用时注意负荷指标,在高温物件上使用的钢丝绳,必须采取隔热措施,以防降低强度和寿命。

钢丝绳内的断丝数达该绳总丝数的10%、钢丝绳表面层钢丝腐蚀或磨损达表面原丝径的40%、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7%等应该选择更换了。

4. 限速器钢丝绳长度计算

1.可以使用钢丝绳专用清洗剂,用抹布擦过一遍,就干净了。

2.如果钢丝绳油多,但是只要它不出现打滑现象,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油脂多点,虽然看上去不干净,但是它能更好的保护钢丝绳。

3.一定要选择适宜的钢丝绳润滑油脂,电梯钢丝绳润滑油脂应采用有一定摩擦系数的专用摩擦油脂,因为高性能的钢丝绳润滑油脂是维护钢丝绳延长钢丝绳寿命的根本保障。

日常维保

1、由于钢丝绳是由多根钢丝组成,在工作状态下,钢丝绳的弯曲所产生的钢丝相对滑移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钢丝绳专用润滑脂能在保证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擦力的前提下减少钢丝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2、电梯钢丝绳均已经过特殊的喷涂工艺进行的初始润滑,所有钢丝表面都覆盖着润滑层,如在安装后对钢丝绳表面进行了清理,须及时对钢丝绳进行后润滑。

3、要定期对钢丝绳表面进行清理维护(如半年或运行10万次,视使用环境、频率而增减),在清理维护中不应用清洗剂一类的液体对钢丝绳进行清洗,否则会影响绳芯中的油脂含量及油脂成份,进而影响到钢丝绳的正常使用。

4、在清理维护钢丝绳时应使用毛刷、棉纱、压缩空气等对钢丝绳的表面进行清理,在钢丝绳清理干净后,要用钢丝绳专用润滑脂及时对钢丝绳表面进行适量涂油处理。

5、过量的润滑会使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得不到保证,钢丝绳表面油脂应薄而均匀(根据各公司对油脂要求,涂量不一)。

切记:电梯用钢丝绳不可在无油的状态下使用,不经润滑的钢丝绳会严重影响钢丝绳和曳引轮的寿命。

5. 限速器钢丝绳直径规格和安全系数的关系

一、电动机

  1.电动机定子和转子温升不超过25℃

  2.定子与转子间隙1mm。

  3.电动机轴向窜动量不大于3mm。

  4.轴承温度不超过80℃。

  5.额定电压值波动在±7%以内。

  6.电动机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平均值的10%。

  7.曳引电动机振幅及轴向窜动量允许值:

  振幅允许值:1000转/分:≤0.13mm。750转/分:≤0.16mm。

  轴向窜动:10kw:0.5mm。10-20kw:0.74mm。30kw以上:1.0mm。

  二、制动器

  1.得电立即松闸、失电立即抱闸。

  2.电磁力应大于制动力。

  3.瓦闸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应大于瓦闸面积的80% 。

  4.松闸时,瓦闸与制动轮的间隙最好在0.3~0.5mm,不大于0.7mm。

  5.制动器线圈正常工作温升在60℃以下,最高不超过85℃。

  6.制动器轴锁磨损超过原直径5%或椭圆度超过0.5mm时应更换。

  7.制动瓦片磨损量达原厚度1/4时应更换。

  三、曳引轮

  1.材料要求:耐磨、延伸率大、磨擦系数大,一般用球墨铸铁。

  2.绳槽型式:

  (1)半圆槽:摩擦系数小,用于全绕式电梯。包角大于330°。

  (2)速切口半圆槽:摩擦力适中,用于半绕式电梯。包角应大于135°。

  (3)V型槽:摩擦力大,不常用,有时在载货电梯中用。

  3.曳引轮的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应大于40。

  4.曳引轮的节圆直轻与电梯运行速度有关。

  四、导向轮

  1.用于半绕式时,称过桥轮。用于全绕式时,称抗绳轮。

  2.绳槽应为半圆槽。

  3.槽深大于d/3。

  4.槽的圆弧半径R比钢丝绳半径放大1/20。

  5.导向轮节圆直径应比钢丝绳直径大40倍以上。

  6.导向轮安装时离机方地面距离应大于10cm。

  五、减速器

  1.减速箱的作用是降低曳引机输出转速,增大输出转距。

  2.电梯蜗杆传动有圆柱型蜗杆传动和圆弧面蜗杆传动两大类。

  3.蜗杆在蜗轮上面称蜗杆上置式,蜗杆在蜗轮下面称蜗杆下置式。

  4.蜗轮副的齿面间隙应在0.095~0.19mm之间。

  5.电动机主轴与蜗杆的同轴度:刚性连接≤0.02mm,弹性连接≤0.1mm。

  6.连接器外圆的径向跳动不应超过1/3000。

  7.掌握好润滑油型号、加油量、漏油情况等。

  8.减速器各机件和轴承温度不高于60℃,箱体内油温不得超过85℃。

  六、曳引钢丝绳

  1.至少有两根独立的钢丝绳。

  2.曳引轮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于40。

  3.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小于8mm。

  4.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三根或三根以上:12,两根:16,卷筒驱动:12

  5.钢丝绳与绳头连接处的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自身强度的80%。

  6.各根钢丝绳应受力均等,小于5%。

  7.空载到满载的网丝绳伸拉量不超过20mm。

  8.端接型式:锥型套、自锁楔型、绳夹。

  9.钢丝绳报废标准:

  七、补偿绳

  电梯额定速度超过2.5m/s时,应使用速张紧轮的被偿绳。

  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之比应不小于30 。

  电梯额定速度超过3.5m/s时,应增设一个防跳装置。

  八、厅、轿门技术要求

  1.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的间隙:客梯1~6mm,货梯1~8mm。

  2.开门刀与各层厅门地坎之间的距离:5~10mm。

  3.各层厅门门锁上的滚轮端面与轿厢地坎间的距离:5~10mm。

  4.各层厅门地坎的不水平度≤2/1000。

  5.各层厅门地坎应略高出装修后的地面2~5mm。

  6.各层在门地坎至轿门地坎的距离偏差均为0~+3mm。

  7.滚轮架上的偏心轮下导轨下端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5mm。

  8.厅门门套立柱和框架立柱的不垂直度和横梁的不水平度不超过1/1000。

  9.中分式门的门扇在对口处应平整,两扇门的不平度不应大于1mm,门缝在整个可见高度上均不应大于2mm。

  10.门在开足后,门扇不应凸出轿厢门套,应适当缩入5mm左右。

  11.门在开、关过程中应平稳,不应有跳动、抖动现象。

  12.厅门门扇上应装有强迫关门装置。

  13.被动门应设有电气联装置。

  14.门锁门钩子钩进量大于7mm。并开始与电锁联锁触点接触。

  15.关门阻止力应不大于150N。

  九、导轨

  1.导轨支架的安装

  2.连接方式:

  A:对穿螺栓固定法

  B:预埋螺栓固定法

  C: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法

  D:膨胀螺栓固定法。

  E:直接埋入法

  3.支架水平度:5mm

  4.支架间距:

  (1)一定要保证每根导轨有2只支架。

  (2)间距不大于2.5M。

  (3)与连接板不能垂直。

  5.导轨安装

  (1)垂直度:轿厢侧小于1.2mm/5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小于2mm/5M

  (2)接头缝隙:轿厢导轨不大于0.5mm ,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1mm

  (3)接头台阶:不大于0.05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0.15mm

  (4)修光长度:250~300mm

  (5)与支架的连接:不能用焊接方法。

  (6)导轨的最底端不能悬空。

  (7)轨距要求:轿厢0~+2mm,对重:0~+3mm

  十、导靴

  (1)固定式滑动导靴:适用于V≤0.63m/s 。

  (2)弹簧式滑动导靴:适用于V≤2m/s 。

  (3)滚动导靴:适用于V>2m/s 。

  1.滚动导靴的水平移动量为1mm,顶面移动量为2mm。

  2.导靴侧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25%(双面计算)

  十一、缓冲器

  1.弹簧式缓冲器(蓄能型)

  用于速度:V≤1m/s的电梯上。

  缓冲行程:S=0.135V 2(M)且不小于65mm 。

  越程距离:200~350mm。

  2.液压式缓冲器(耗能型)

  可用于任何速度的电梯。

  缓冲行程:S=0.067V 2(M),且不小于420mm。

  越层距离:150~400mm。

  3.安装维修技术要求

  轿厢底部碰撞板中心与其对应的缓冲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对重底部碰撞板中心与其对应的缓冲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弹簧缓冲器顶面不水平度不应超过4/1000。

  轿厢侧使用两个缓冲器时,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的偏差不大于2mm。

  采用液压缓冲器时,其柱塞垂直度不大于0.5%。

  液压缓冲器压实后重力离开应在120秒内自动复位。

  缓冲器应有防尘防锈措施

  十二、限速器

  1.最低动作速度:115%V

  2.最大动作速度:

  (1)瞬时式安全钳:0.8m/s

  (2)渐进式安全钳,电梯速度≤1m/s时:1.5m/s。

  (3)其它:1.25V+0.25/V

  3.安全钳电气开关动作速度:90-95%V 0(V0限速器动作速度)

  4.对重侧限速器动作速度略高于轿厢侧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能超过10%。

  5.限速器轮的节圆直径与限速器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小于30。

  6.限速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6mm,安全系数不小于5。

  7.限速器轮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5mm。

  8.张紧装置必需是浮动的,重锤不小于30kg。有断绳保护开关。

  十三、安全钳

  1.瞬时式安全钳适用于额定速度不超过 0.63m/s 的电梯。

  2.渐进式安全钳适用于额定速度大于 1.0m/s 的电梯。

  3.制停距离H=V12/2g+0.10+0.03(m)

  十四、井道顶部空间和底坑的尺寸要求

  1.井道顶部空间,当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 0.1+0.035V 2 (m)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 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轿顶站人空间底平面的垂直距离≥ 1.0+0.035 V 2 (m) 。

  (3)井道顶部最底部件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距离≥0.3+0.035V2(m)

  2.当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

  (1)对重轨导长度应能提供一个≥0.1+0.035V 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底坑内应有能放进一个不小于0.5米×0.6米×1.0米的距形体。

  (3)底坑的底部与轿厢最低部分间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0.5米。该底部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楔块、护脚板或垂直滑动门的部件间的净距离不超过0.1米。

  十五、井道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超过11米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

  2.检修门、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井道内开启。

  3.门和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操纵的锁,当门、活板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

  4.检修门与安全门即使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开启。

  5.只有检修门、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均处于半闭状态时,电梯才能运行。

  6.电梯运行部件之间水平距不小于0.3米,隔离栏贯穿整个井道高度。

  7.电梯提升高度大于30米,应装对讲装置,应有补偿装置(绳或链)。

  8.电缆线移动弯曲半径8芯不少于250mm。16~14芯不少于400mm。

6. 限速器绳的直径

施工方法:1、准备工具:水平尺、扳手、钳子、改锥、锤子、钢板尺、线坠、万用表及劳保用品等;

2、将机房的井道照明开关打开;

3、在机房用检修方法将轿厢提升到施工人员可以上轿顶的位置;一人打开厅门后,携带工具进入轿顶,一人在机房准备拆装限速器和收放限速绳,别一人下底坑准备支撑涨绳轮:

4、将电路电源切断:

5、将轿顶限速绳头下端拆掉:

6、机房有人员将绳提升到机房后,再上绳头拆掉,将绳盘至机房;

7、旧限速器拆掉,用水平尺调整新限速器基座水平,线坠调整限速器垂直后固定:

8、将限速绳一端放置轿顶并固定,再将另一端放置底坑通过涨绳轮传至轿顶固定(涨绳轮距底坑位置为400mm);

9、将新限速器安全开关接线,并检查安全回路是否接通;

10、将机房电源合上,轿顶走慢车,如正常,可以走快车:

11、做好施工记录。

安全交底: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施工时要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

由组长指挥施工:施工前要清理现场;防止上方坠物:

重要是要文明施工。

技术要求:1、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企业标准及相应的国标标准:

2、安装前要核实新限速器的铜牌是否与限速器相符,铅封是否完好限速轮旋转是否灵活:

3、在旋转部位加注润滑油脂;

4、限速轮的垂直≤0.5mm:限速轮的绳槽中心线与涨绳轮绳槽的铅垂度,以及限速器绳

槽中心线与安全拉杆绳头的铅垂度应≤0.5mm:

5、限速器涨绳装置与地坑地面距离应为(400+50)mill;

6、限速器的钢丝绳距导轨端面、侧面均不得>10mm:

7、限速绳应无断股、死弯;表面清洁:

8、做好限速器动作试验:在限速器钢丝绳卡头处加装2—3k8

负载,将其拉至并道上端,

让限速器钢丝绳上重物自由下落时,用测速仪测量限速器动作速度,应为额定速度的115%

以上,检查电气开关是否动作并做好记录,测量完成后,将限速器钢速绳与限速器拉杆连

接,限速器机械复位,并目测检查限速器制动衬块必须要有合适的间隙。’

质量保证:限速器运转灵活,无异常声音:

限速器与轿厢无撞击;

符合国标及工艺要求;

验收方法:1观察限速器旋转部件应灵活,限速绳应无断股、死弯,限速绳应为镀锌钢速绳,

2

用线坠、钢板尺、塞尺及水平尺,测量限速轮垂直、基座水平;

3按GBl0060—93标准中第4、6条两项的要求,做限速器安全钳连接运动试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