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音箱设计原理(音箱设计原理图解)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6 00:48   点击:1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音箱设计原理图解

原理:振动器振动发声(振动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介质共振发声原理:振动器振动发声(振动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传统(普通)音响与振动音响相结合的音响,既有振动音响的振动发声,又有传统音响的喇叭发声。

介质混合音响主要是结合了振动音响的振动发声技术原理和普通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原理,将二者融合;其实介质共振混合音响还是很好理解的,介质共振就是通过振动介质发声,而混合则是结合了传统音响喇叭发声。

2. 音箱设计原理图解视频

  1 、 音箱 材料要使用中密度板( MDF )或密度较大的优质原木,也可用花岗石、混凝土制作箱体。板材厚度在 15mm ~ 25mm 左右。如无合适的厚度,也可用双层材料胶合而成。

  2 、 喇叭单元选择合适的单元口径,了解单元的技术参数。最好是厂家已经“配对”的单元,以确保性能的一致性。

  3 、 箱体制作的原则是内体积(净体积)和设计值相同。设计值是针对具体的喇叭单元,应用相关公式计算而得的。箱体的长、宽、高比例不能成整数倍,并要兼顾外形的美观性。因此,考虑加装沥青板或内铺沥青时,应扣除其所占的体积。

  4 、 箱体的基本要求是密封、牢固,所以要求在制作时,各边缝对接要整齐,不能漏胶,并要加钉铁钉。如果对接处做成楔形卡口,应上胶再加钉就更加牢固结实。在侧面和前面板上,还应使用强筋(如 30mm × 40mm 的硬质木条)加固。

  5 、 安装分频器时,如使用沥青板或铺设沥青,可直接用螺钉上好即可。否则,应在箱体分频器之间使用软性绝缘垫,保持松紧适度,以防止与箱体之间的振动耦合,从而减少干扰。箱内连接线应采用优质无氧铜线,保留合适长度并设法固定,以防止其大幅度摆动。

  6 、 填加吸音箱棉时,闭箱设计的音箱可使用羊毛、海绵等;倒相箱可使用厚 25mm 左右的海绵填布整个内表面,并且适当固定。

  7 、 喇叭单元最好挖深孔安装,并使用橡胶垫圈,以隔绝有害振动的传递。在用自攻螺钉固定单元和接线盒时,应先在箱体上用电手钻打预孔,预孔要比螺丝稍小,以便安装容易和美观。

  8 、 最好采用“双线分音”。此时,应去除四端子接线盒的短路片,从功放的左、右声道各用双线对应“+”、“-”极性连接,即通常所说的“ Bi - Wire 接线法”。“双线分音”能大大地减少低音对高音的串扰,其效果明显地好于传统的单线驳接法。总之,音箱的制作是一个比较细致、复杂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9 、 接线时一定要注意单元和分频器的“+”、“-”标记,按照正接正、负接负的方法连接。焊接时,最好使用优质含银锡,并且不能出现虚焊、脱焊。

  10 、 箱体表面的处理,可以使用真木贴面或 PVC 塑胶贴面,也可喷漆,颜色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对贴面的要求是:紧实无气泡,平滑无皱褶。

3. 音箱内部设计原理图

不是导气孔,那是倒相孔,一般装在低音音箱上,原理就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喇叭的电-声转换效率较低,而且扬声器在振动时会同时向前、后两个方向辐射声波,但是只有前面的声波是我们想要的,如此看来,向后的辐射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还浪费了一部分能量。为了解决能量利用率的问题,就出现了倒相式音箱,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喇叭向箱体内部的这部分辐射能量

4. 音箱制作原理图

音响设备上面的IR插口指的是无线网络的外接插口,是用光纤连接BBU和RRU之间的功能插口。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大体包含:

1、声源设备:(列如:DVD、CD、MP3、MP4、电脑、手机、麦克风等声源输出设备)。

2、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压限器、效果器、调音台、音频处理器、均衡器等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3、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前级功率放大器、后级功率放大器、数字功率放大器等模拟功率放大器、设备)。

4、声音还原设备(全频音箱、吸顶喇叭、音柱、线阵音箱、阵列式音箱、高音喇叭、低音炮等等)。

技术的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音响是一个简化后的日常词语,是音响系统的简称。即代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

5. 音箱原理及制作

电声吉他和原声吉他最大的不同是装有专门的拾音器,其内部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的,通过琴弦振动切割磁力线而产生与音频频率相同的电子信号。不过,这样得到的电子信号是很微弱的,如果直接把它接到扬声器上,根本无法变换成声波。只有将这些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才能够驱动扬声器实现电声转换,而担当这项工作的设备正是电声吉他音箱

电吉他音箱

弹过电声吉他的朋友一定知道,如果没有放大器和音箱,那么,哪怕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琴,也只是一个“哑巴”。对于电声吉他来说,扩音音箱不但是它的“喉舌”,也是获得良好声音的奥秘之一。

1、前级放大和功率放大

一般的家用高保真音箱和放大器是分开的,但是吉他音箱的设计者为了保证声音的同一性以及搬运的方便,一般都将放大器部分和音箱捆绑制造,即使不是在同一个箱体内,设计者也多半会通过零件将两者固定在一起。音箱内置的放大电路一般由前级放大和功率放大两个部分组成。前级放大针对从拾音器线路中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常常附带有音调(EQ)和失真(Booster)电路,是高超的吉他手制作音色的秘诀之一。功率放大负责的内容是将由前级电路处理过的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小,实现最终的电声转换。专业电吉他音箱

2、一体化和分体式

所谓一体化音箱就是指将前级、功率放大电路和扬声器安装在同一个木质或树脂质箱体内的类型,现在市面上一般销售的也都是这种。分体式则是指将电路部分和扬声器分开安装的类型,由于增加了箱体的成本,一般都属于高档品。最近几年,设计者为了满足乐手们获得多种不同音色的要求,便将前级放大电路单独做成外置的产品,使用数字处理电路来模拟各类音箱的声音特点,如Line6POD等音箱模拟类效果器。有了这样的外置前级放大器之后,如果你想在录音室里获得马希尔或者百威5150音箱的声音,就不需要找人去搬你的音箱了。

3、电子管、晶体管、数字电路

吉他音箱内部

吉他音箱的放大电路按照所使用的核心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3大类:在前级放大以及功率放大电路中使用电子管(又称“胆管”)的音箱,音色最为温暖和朴实,是摇滚和布鲁斯乐手的挚爱;使用晶体管的音箱,重量较电子管的轻,音色比较锐利,寿命也更长;利用数字方式进行放大的产品问世不久,普遍具有耗电量低、声音干净的优点。

6. 音箱构成图解

hifi音响系统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音源,功放,音箱。

1、音源举例来说可以是CD、DVD、电脑(PCHIFI),便携播放器。

2、功放由前级和后级部分组成合并机,从设计原理上又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甲类最理想,不过也最费电。电子管做的叫胆机,晶体管做的就叫石机。胆机失真大,不过音色温暖,老烧最喜欢,现在大家都喜欢石机,石机失真小,维护方便。

3、hifi音响的音箱是2声道音箱,这个区别于家庭影院的5.1或者7.1。hifi音响的价格跨度很大,从几千元的小烧,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都有,对于入门用户来说还是千元起步吧。可以去一些专业的hifi音响论坛区学习下,比如“大喇叭论坛”

7. 音箱的原理及构造

  原理:

蓝牙音箱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传统数码和多媒体音箱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聆听音乐。自从蓝牙音箱问世以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受到手机平板等用户的广泛关注。蓝牙技术(Bluetooth)让音箱无线化变为可能,各类知名品牌都纷纷推出许多外形五花八门的“蓝牙音箱”,消费者大约花费几十元至3000余元不等的价格,就可以让自己拥有超级时尚便捷的蓝牙音箱。

8. 音箱结构设计与制作原理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上世纪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

原理:音响系统很重要的一样设备是音箱,音箱一般由喇叭单元和箱体组成。喇叭单元作为发声的部件,箱体做为喇叭单元的补充起到修正声音的作用。喇叭单元的发声原理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纸盘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线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纸盘就会跟着运动,这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9. 音箱箱体设计原理

音箱箱体选刨花板和层压板材质的好。

1、在音箱箱体内部添加阻尼材料,除了减少驻波,也可以减少箱壁不必要的共振。所以有些厂商采取自制复合板制作箱体,即内侧用阻尼性能良好的刨花板材质,外侧粘接刚性较好的层压板材质。

2、刨花板(article board)又叫微粒板、蔗渣板,由木材或其他木质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胶粘剂后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胶合成的人造板。

3、层压板,由蒸煮软化的原木,旋切成大张薄片,然后将各张木纤维方向相互垂直放置,用耐水性好的合成树脂胶粘结,再经加压、干燥、锯边、表面修整而成的板材。其层数成奇数,一般为3~13层,分别称为三合板、五合板等。用来制作胶合板的树种有椴木、桦木、水曲柳、榉木、色木、柳桉木等。

10. 音箱设计原理图解说明

线圈(音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线圈切割磁力线(扬声器有由磁铁等构成的恒磁场),线圈将产生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大小根据输入信号的方向和大小而变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