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位器为什么要做3个引出端(电位器如何区分三个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08:58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位器如何区分三个端

建议找个说明书看看。乱弄有风险,接线需谨慎。

个人经验看,估计是这样:+24V in 外部24V控制电源输入A/CLR 报警清除端,和复位差不多吧EXT 不确定CW 正转控制端CCW 反转控制端S/STOP 停止控制端H,M,L 调速电位器接线端COM 公共端SPEED OUT 速度输出,应该是4~20mA模拟量ALARM OUT 报警输出,估计干接点

2. 电位器三根线分别叫什么

电位器 (英文:Potentiometer)是可变电阻器的一种。通常是由电阻体与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即靠一个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获得部分电压输出。

  电位器的作用——调节电压(含直流电压与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的结构特点——电位器的电阻体有两个固定端,通过手动调节转轴或滑柄,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则改变了动触点与任一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压与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点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时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有几种样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开关和激光头功率大小调节,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按材料分线绕、碳膜、实芯式电位器;按输出与输入电压比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分直线式电位器(呈线性关系)、函数电位器(呈曲线关系)。主要参数为阻值、容差、额定功率。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在音响和接收机中作音量控制用。

3. 电位器如何区分三个端和两个端

102和201电位器区分:102电位器的标称阻值是1k阻值的电位器,而201电位器的标称阻值是200欧姆的电位器。用万用表一测便知。

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电位器既可作三端元件使用也可作二端元件使用。后者可视作一可变电阻器。

4. 三端电位器符号

如果是音响里用的音量 电位器一般是用50K或100K,但从广泛意义上的电位器电阻可从100欧姆~500K之间。

1、电位器电阻片产品两种标示:一种: 例如 B500 B1K A50K C10K等,其阻值就是后面直接加上 欧姆即可换算,(前面的A、B、C、D为阻型,与阻值无关)。二种: 例如: B102 B504 A103 C105等,阻值就是在后面加上相应的几个“0”,统一为欧姆单位, B102就是B10+00= B1000欧

电阻器阻值一般为100 Ω~2M Ω之间,低于100 Ω和高于2 MΩ难于生产。

2、电位器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为Ω,在电路中,电阻用R表示,电位器用VR表示电阻的单位: 毫欧(m Ω )、欧姆(Ω)、千欧(k Ω)、兆欧(M Ω)、吉欧、(G Ω)太欧(T Ω)。他们间的换算是千进制: 1MΩ=1000KΩ 1 KΩ=1000 Ω。常用单位均为:Ω、K Ω、M Ω,其它毫欧.吉欧.太欧均为不常用,在读、写、标示中,通常会把欧姆的姆字去掉,直接读成多少欧。

5. 电位器怎么区分三个脚

47K电位器左右两脚。分别接电源两端,中间一端引线。接入控制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