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感线圈的公式推导?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8-30 14:20   点击: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电感线圈的公式推导?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二、电感线圈为什么不是纯电阻?

电感是有电阻的,就象电动机的线圈有电阻一样,只是中学物理中理想化的模型处理方法,忽略这个较小电阻,就可以将电感当作纯电感,使问题简化而已。

严格地讲,任何导线都有电感和电容,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纯电阻电路、纯电容电路和纯电感电路。

三、压敏电阻与电感线圈组成什么电路?

新型的一种压敏电阻与电感组合的三端器件,由电感、压敏电阻、电源第一端、负载端、电源第二端、密封层组成,电感与压敏电阻被封装在密封层中,其中电感的一脚引出成为电源第一端,压敏电阻的一脚引出成为电源第二端,电感与压敏电阻的另一只脚连接在一起,并引出成为负载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在需要使用电感与压敏电阻组合保护电路时,只用一只三端器件就可,可是简化电路,实现方便使用的目的。

四、电感线圈的电阻一般多大?

从几毫欧到几欧甚至几十欧的都有。你需要查找导线的电阻率,然后乘以长度。其实主要就是漆包线的电阻。

五、电感线圈加入铁芯电阻会增加吗?

电阻不会变,铁芯内部的电损耗还是体现在点感也就是你说的电抗上了。不过要是考虑发热的话,就不一样了

六、亮电阻暗电阻公式?

1、单位不同

亮电阻的单位为kΩ。暗电阻的单位为MΩ。

2、定义不同

亮电阻是光敏电阻器受到光照射时的电阻值。暗电阻是光敏电阻器在无光照射(黑暗环境)时的电阻值。

3、使用的方式不同

亮电阻是为亮电流服务的,亮电流是光敏电阻器在规定的外加电压下受到光照射时所通过的电流。暗电阻是为暗电流服务的,暗电流是在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器在规定的外加电压下通过的电流

4、阻值大小不同

光敏电阻中的亮电阻阻值小,暗电阻阻值大。

5、参数不同

光敏电阻器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当有光照射时,流过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外加电压与光电流之比称为亮电阻,常用“100LX”表示。

光敏电阻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当没有光照射的时候,流过的电流称为暗电流。外加电压与暗电流之比称为暗电阻,常用“0LX”表示(用照度计测量光的强弱,其单位为拉克斯lx)。

七、内电阻外电阻公式?

由外电阻上的电压或流过它的电流来算了,P=UI=U62/R=I^2R,这三个公式都能算. 另外说明一下,正常电路都是外电阻要远远大于内阻的.内阻越小越好.书上说的内外电阻相等,只是功率传输最大化的条件(注意传输二字),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如电子电路内部等.P=UI是求功率的基本公式,第二,三个都是用了欧姆定律来推导的. P=UI=U*(U/R)=U^2/R, P=UI=(I*R)*I=I^2*R.

八、保护电阻公式?

诠释绝缘电阻的定义

中文名称:绝缘电阻

英文名称:insulation resistance   

名词定义: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注意:使用电笔时一定不可以将其中的绝缘电阻替换成普通电阻 。

计算公式:R=Rv[U极间/(U++U-)-1]×10   

Rv为表计电阻,U极间为表计测得电阻,U+为正极对地电压,U-为负极对地电压。 

九、电阻公式初中?

电阻的公式有R=P L /S,这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跟材料本身,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除此以外由欧姆定律I=U/R,可得R=U/I,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导体的电阻,但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来计算电阻大小。

十、电阻的公式?

建议:物理公式只要记住最基础的几个就行,然后用基础的推导一遍复杂的公式,这样即便即忘记了,也可以马上推导出来!

1.电阻:R=ρL/S

2.欧姆定律:I=U/R

3.串联电路:R=R1+R2

4.并联电路:1/R=1/R1+1/R2 [ R=R1R2/(R1+R2)]

5.以下公式当题目中有相关量的时候,换算一下就可以用:

P=I2^R=U^2/R (纯电阻公式) Q=I2Rt普适公式) 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W=UIt=Pt=UQ (普适公式) 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P=U2I (适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焦耳定律:(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Q=W) 家庭电路干路电流:I= P/U

看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I=P/U 看铭牌求电阻:R=U2/P

串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R=nR0)

并联电路:I=I1+I2 U=U1=U2 (纯并联电路)

公共(适用于同时串联或并联电路):W=W1+W2 P=P1+P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