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变频电阻原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9-02 22:21   点击:28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变频电阻原理?

变频电阻指的是能够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频率的电阻器。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调整电路的频率或阻尼系数。

变频电阻的原理基于其内部构造,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下面是其中两种常见的变频电阻工作原理:

1. 可变电阻调谐器:可变电阻调谐器通常由可调电容和电感组成,通过调节电阻器的阻值,改变电缆或电路中的阻抗来调整电路的共振频率。这种变频电阻常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用于调节天线的频率匹配。

2. 回路电阻调节:回路电阻调节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达到改变电路共振频率的目的。例如,在交流电路中,通过调整电阻值可以改变电路的谐振频率或减小震荡幅度,从而改变电路的频率响应。

需要注意的是,变频电阻只是供电路调节频率的一种方法之一。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变频电阻或其他调节元件。同时,变频电阻的功率耗散和稳定性也需要考虑。因此,在使用变频电阻时,应仔细阅读其相关规格和技术参数,并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指南进行正确操作。

二、电阻计算公式?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2. I=I1=I2=…=In (串联电路

 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

 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

 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三、变频电阻的作用?

变频器带动的电机或其他感性负载在停机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能耗制动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把停止后电机的动能和线圈里面的磁能都通过一个别的耗能元件消耗掉,从而实现快速停车。

当供电停止后,变频器的逆变电路就反向导通,把这些剩余电能反馈到变频器的直流母线上来,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会因此而升高,当升高到一定值的时候,变频器的制动电阻就投入运行,使这部分电能通过电阻发热的方式消耗掉,同时维持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为一个正常值

四、串电阻降压启动电阻计算公式?

方法:

设原来电路的电阻为 R1,串联的电阻为R2

根据公式:U=IR

在串联电路中“ I”相同由此可知U和R成正比、设电路中的总电压为U

那么,串联电阻R2之后R1上的电压为:U* R1 /(R1+R2)

R2上的电压为:U*R2 /(R1+R2)

比如说想要电压减少一半,那就让R1=R2也就是串联一个和R1阻值相等的电阻就行了。

五、电阻电感并联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并联电阻的等效计算公式为:

  1R =1R1 +1R2 +…+1Rn (1)

  使用该公式时,有两种情况计算比较方便:

  ① 并联的电阻比较少时,如两个电阻并联时,一般都是直接由公式R=R1×R2R1+R2 求得等效电阻 ;

  ② 当并联的n个电阻阻值相等时,等效电阻为 R=R1n 。

  但当多个电阻并联且电阻值又都不相等时,计算就比较烦琐,为此,本文对公式(1)进行了变形,使多个电阻的并联计算变得简化。

  将公式(1)变形可得:

  R= 1 1R1 +1R2 +…+1Rn = Ri RiR1 +RiR2 +…+RiRn = Ri K1+K2+…+Kn (2)

  其中K1=RiR1 ,K2=RiR2 ,… Kn=RiRn ,Ri为n个并联电阻中的一个,Ri的选择可遵循如下的规则:

  ① 选能被其它电阻整除的一个电阻作Ri

  例1 有三个电阻并联,R1=3Ω,R2=6Ω,R3=18Ω,则选电阻R3作为被除电阻Ri,即: K1=183 =6,K2=186 =3,K3=1818 =1

  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18 6+3+1 =2Ω

  ②当找不到一个电阻能被其它电阻整除时,选阻值最大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 。

  例2 三个电阻R1=8Ω,R2=10Ω,R3=12Ω并联,则选阻值最大的电阻R3=12Ω作为被除电阻Ri,计算就比较方便,此时有:

  K1=128 =1.5,K2=1210 =1.2,K3=1212 =1

  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12 1.5+1.2+1 =12 3.7 =3.24Ω

  当然,也可以任选一个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但与选择阻值最大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时相比,计算时小数增多,增加了烦琐程度,甚至影响计算精度.

  例如,例2中,选8Ω的电阻作为被除电阻Ri,则有:

  K1=88 =1,K2=810 =0.8,K3=812 =0.67

  得等效电阻 R=Ri K1+K2+K3 = 8 1+0.8+0.67 =8 2.47 =3.23Ω

  可见,计算比上例烦琐,精度也有所降低.

  ③也可以选择n个电阻之外的任意一个阻值作被除电阻,这个电阻可以选成能被所有的n个电阻整除,这样计算更方便。

  例如,例2中的三个电阻R1=8Ω,R2=10Ω,R3=12Ω并联时,可选一个能被三个电阻都整除的数值作被除电阻值,如选120Ω,则有:

  K1=1208 =15,K2=12010 =12,K3=12012 =10

  等效电阻

  R= Ri K1+K2+K3 = 120 15+12+10 = 120 37 =3.24Ω

  结果与例2一致,但计算中少了小数,更容易被接受。

  公式(2)的物理意义,就是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电阻Ri的并联,共折算成K1+K2+…+Kn 个Ri的并联,如上述例1中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18Ω电阻的并联,将3Ω看作是6个18Ω的电阻并联,6Ω的电阻可看作3个18Ω的电阻并联。上述例2中把所有的电阻都折算成8Ω电阻的并联,10Ω电阻可看作0.8个8Ω的电阻并联,12Ω可看作0.67个8Ω的电阻并联.其中0.8个8Ω的电阻可以这样理解,将8Ω的电阻纵向剖成10份,每份的截面积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电阻是原来的十倍(80Ω),取其中的8份并联,即为0.8个8Ω的电阻并联.

  综上所述,运用公式(2)计算等效电阻,比公式(1)简单,尤其是当并联的电阻较多时,分解了难点,计算显得更方便了。

六、电阻并联后总电阻计算公式?

1、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比每一个都小。

1/R=1/R1+1/R2+1/R3+1/R4+………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R总=R/n。

2如果两个电阻R1、R2并联,

1/R=1/R1+1/R2

通分解得.

R=R1R2/R1+R2

当两个电阻相同时,总电阻R=R1/2=R2/2

即电阻减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