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阻与电容并联公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9-02 22:56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电阻与电容并联公式?

电阻串联、并联:我们知道串联就是电阻R1、R2首尾依次相连,它们的总电阻R=R1+R2,也就是串联后总电阻为各个电阻之和,总阻值增加,大于任何一个相串联的电阻;并联就是电阻R1、R2首首、尾尾相连,它们的总电阻为R=R1R2/(R1+R2),总阻值降低,比最小的电阻也小。

如何理解电阻串联、并联后这种性质呢?有一个重要的公式叫做电阻定律R=ρl/S,ρ为导体的电阻率,为一常数,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截面积,它的意义是: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当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导体的长度增加,因此总阻值增加;当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导体的截面积增加,因此总阻值降低;这样和前面的计算相统一。

二、电阻电感电容并联公式?

容抗:Xc=1/(2×3.14fC)感抗:XL=2×3.14fL电阻、电容、电感串联时的总阻抗:Z=根号[R平方+(XL-Xc)平方]电阻、电容、电感并联时的总阻抗:Z=1/根号[(1/R)平方+(1/XL-1/Xc)平方]

三、两电容并联额定电压公式?

  电容串联:电容串联后容量减小,耐压值变大。公式:1\C1+1\C2=1\C 如两个50uf串联起来就变成25uf.

  耐压值=两个电容耐压值相加如两个耐压100V的串联起来就变成200V的了。

  电容C的串联电路容量计算公式:1/C=1/C+1/C2+1/C3+.+1/Cn

  C为电容串联电路总电容值,C1,C2,C3,Cn为电容并联电路各个电容的电容值

  即串联电路总电容值的倒数等于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容容量值的倒数之和

  两个电容串联两端加一定电压两电容的分压是怎么分的

四、电容和电阻并联电压如何通过?

由于电容和电阻是并联接在交流电路中,所以,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

但两个元件中的电流却不一样,差别就是两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而电容中的电流将超前电阻电流90°。

上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逐渐从最小到最大.电流从最大到最小直至为0

电阻因与电容并联,电压初始最小,最后为最大,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从最小到最大.值为U/R

五、电容并联公式?

电容的并联公式C=C1+C2+C3+C4+…

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并联后总电容大于每一个电容。电容器的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F。

六、电容并联后总电阻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1/R总=1/R1+1/R2+……+1/Rn,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特别的,两电阻并联总值为: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并=R/n

并联从字面上理解便是并在一起的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电阻,他们的一端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两个节点是以外加的电压,形成一个又分支的电路,这就叫做并联电路。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件的一端连接在电路的同一点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点上的连接方式称为并联。并联电路起到分流的作用,电阻越大分的电流越小。

七、电阻电容电感串并联计算公式?

串联的特点:流过每个电感的电流都是同一的;

L总=L1+L2+L3

各个电感的电压等于各自电感值与电流的乘积;

总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感的电压之和。

并联的特点:每个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同一的;

1/L=1/L1+1/L2+1/L3

各个电感的电流等于各自电感电压与自电感值的商;

总的电流等于各个电感的电流之和。

电容器串联时,相邻板上的电荷均由感应产生,所以各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相等的。串联时有U总=U1+U2+……+Un,又因为Q=CU,Q1=Q2=……Qn,所以Q总/C总=Q1/C1+Q2/C2+……+Qn/Cn,两边同时约去Q,得到1/C总=1/C1+1/C2+……1/Cn。

并联时各个电容器两端电压相等,根据电路中电荷守恒可得出Q总=Q1+Q2+……+Qn,又因为Q=CU,所以C总U=C1U+C2U+……CnU,两边同时约去U,就得到了C总=C1+C2+……Cn。

电容器的串并联与电阻的串并联比较相似,但是电阻串联时的情况与电容器并联的情况相同,电阻并联与电容器串联情况一样。

八、电容电压公式?

和电容有关的计算公式  1、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2、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 k则是静电力常量。 而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3、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4、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5、电容器对于频率高的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减小,即容抗小,反之电容器对频率低的交流电产生的容抗大;对于同一频率的交流电电.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容抗就越小,容量越小,容抗就越大 

 6、串联分压比:电容越大分的电压越小 并联分流比:电容越大通过电流越大 

 7、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T单位S R单位欧姆 C单位F 

 8、T时刻电压:Vt=V0+(V1-V0)*[1-exp(-t/RC)]  

九、为什么电容并联电阻电压不能跳变?

由于电容和电阻是并联接在交流电路中,所以,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

但两个元件中的电流却不一样,差别就是两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而电容中的电流将超前电阻电流90°。

上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逐渐从最小到最大.电流从最大到最小直至为0

电阻因与电容并联,电压初始最小,最后为最大,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从最小到最大.值为U/R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