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并网逆变器的价格(并网逆变器价格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11 19:07   点击:2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并网逆变器价格表

主要区别:一指代不同

1、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

2、发电并网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外,其输出的交流电可以与市电的频率及相位同步,因此输出的交流电可以回到市电。

二、特点不同

1、光伏并网逆变器: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发电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以便送回电网。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频率需和电网频率(50或60Hz)相同,一般会用机器中的振荡器达成,并且也会限制输出电压不超过电网电压

二、光伏并网逆变器价格表

光伏电站可以反送电到电网,光伏电站正常并网运行,就是将电能送到电网,实现电能的输送。

  光伏电站由光伏电池、逆变器和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正弦波交流电输出并入低压电网,或者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并入高压电网运行,实现电能的输送。

  光伏电站可以反送电到电网,光伏电站正常并网运行,就是将电能送到电网,实现电能的输送。

  光伏电站由光伏电池、逆变器和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正弦波交流电输出并入低压电网,或者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并入高压电网运行,实现电能的输送。

三、逆变并网变换器

(1) 储能用于平抑功率波动。风电、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出力的波动性将引起配电网功率的波动,利用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特性,减小可再生能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冲击,增强配电网的可控性。

(2) 储能用于负荷削峰填谷。利用储能系统实现用电负荷的时空转移,延迟配电设备容量升级。基于动态规划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实时修正优化控制策略,可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充放电次数限制和放电深度限制等非连续约束条件,并通过将电池电量离散化等方法解决含有非连续约束的优化问题。采用恒功率充放电策略对储能进行控制,并就储能削峰填谷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模型约束中的非线性和变量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模型的简化计算方法。

储能在负荷削峰填谷领域应用广泛,国内用户侧锂电池储能电站目前已建成投运,参与用电侧的峰谷调节,尝试峰谷套利,可实现配电网侧削峰填谷、调频、调压和孤岛运行等多种应用功能。

(3) 储能用于改善电能质量。将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中,通过控制策略双向调节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达到稳定配电网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并抑制其负载波动的目的,从而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以超级电容作为电能质量调节器,分析了其电路拓扑结构,采用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实现直流电压的转换,应用电压源型变换器实现DC/AC变换。该电能质量调节器可以消除电源电压的暂降、不对称和闪变对负载的影响,在不对称负载时抑制负载的负序电流对电源的影响。

(4) 储能用于提升分布式电源汇聚能力。美、日、意等国利用储能控制变电站与上级电网的能量交换,减少可再生能源并网产生的功率倒送问题。通过对大量储能单元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形成大规模的储能能力,但未充分体现双向互动能力。例如:集中充电站可同时为多辆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能够实现负荷低谷存储电能,负荷高峰或紧急情况下向电网反馈电能,调节峰谷负荷。

电力系统需求多样,应用环境复杂,为满足不同工况需求,储能选型应结合本体的技术特点。按照放电时间长短,储能可分为功率型和能量型,针对不同工况储能选型的分类。

储能技术利用情况

目前,储能技术正朝着转换高效化、能量高、密度高和应用低成本化方向发展。随着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渐成熟,储能在电力调峰、电压补偿、电能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电力系统应用而言,储能技术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功率等级及其作用时间上。储能的作用时间是能量存储技术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区别于传统电力系统即发即用设备的显著标志。储能技术的应用将使现有电力系统供需瞬时平衡的传统模式发生改变,在能源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储能技术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应用趋势:

(1) 将储能特性与可再生电源自身调节特性相结合。利用储能系统的双向功率特性和灵活调节能力,提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控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与可靠运行能力。

(2) 储能系统应用功能由单一发展为多元。储能应用场景丰富,作用时间覆盖秒级到小时级,由单一时间尺度向多时间尺度过渡,紧凑型、模块化和响应快是储能设备的发展方向,以充分发挥储能功效,提高储能应用的经济性。

(3) 充分发挥分布式储能系统汇聚效应,储能系统汇聚效应在电动汽车V2G运行模式已得到初步显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其汇聚效应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接入、用户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将逐步凸显。

(4) 在多能互补和综合利用中,储能成为各种类型能源灵活转换的媒介。今后将在提高用户侧综合能效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中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和终端用户的双向互动,储能技术的产品开发、集成制造和市场应用已成为战略性选择。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基础,储能技术为承载核心的多能互补、双向互动将展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愿景。

四、集中式逆变器价格

各有利有弊,看用途而选用时就优大于弊了。

五、并网逆变器十大品牌

为实现能源转型,台湾矢言在 2025 年装置 20GW 太阳能容量,强大的内需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海外厂商纷纷将台湾列为重点市场之一,其中 AISWEI 也瞄准台湾太阳能市场成长空间,推出适用于地面与屋顶型的 50kW 三相太阳能逆变器。

AISWEI 原本为德国太阳能逆变器企业 SMA 的独资子公司,在去年四月时股权重组并开始独立营运,致力于研发品质与可靠度兼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是一家拥有从研发、供应商、生产到服务全方位系统流程的高科技企业,目前的自有品牌包括 1kW~50kW 的太阳能逆变器,已成功在全球数十国销售,年产能高达 3GW,并在台湾设有销售与服务职能子公司或合作伙伴,累计装置量已将近 60MW,也有 30 家以上的客户。

AISWEI 的三相 50kW 商用逆变器,发电量高,最大效率超过 98.6%,直流过配能力高达 125%,能以较少的逆变器、发出更多的电。逆变器防护等级高达 IP65,同时具有着优秀的抗盐雾表现,内里也具备三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 控制器),可有效降低因组串失配导致的发电量损失,提升系统发电量,适用于屋顶与地面型案场。

AISWEI 台湾区业务负责人邓宇强表示,50kW 太阳能逆变器主要特色还包括整合DC直流箱,内建突波保护器、保险丝、直流开关,可有效说明 EPC 厂商降低系统建置成本与提高后续维运的方便性。

六、并网逆变器价格表最新

光伏逆变器从小到几百瓦到几千瓦都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合适的光伏逆变器产品。通常一台逆变器(尤其是大功率逆变器)会接很多串光伏组件,且每串由多个组件串联而成。每个组件的工作点都不可能一致,这就使得每串输出的电压、电流存在差异。为了尽可能地提高阵列的发电功率,逆变器采用MPPT算法来最大化阵列的输出。

下面介绍一下美克能源光伏逆变器型号以及特点:

光伏离网逆变器系列:

PV1800 VHM(2KW-5KW)

PV1800 HM(2KW-5KW)

PV2000 PK(1KW-2KW)

PV3000 MPK(1KW-6KW)

PV3500(4KW-12KW)

光伏并网逆变器系列:

PH5000(3KW-6KW)

PH5000(10KW-20KW)

PH5000(30KW-60KW)

光伏储能逆变器系列:

PH1000(3.6KW-5KW)

PH1800 PLUS(1KW-5KW)

PH3000(2.5KVA-5KVA)

PH3000(9KW/12KW)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