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模块分几种(光模块分为哪几种)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4:15   点击:2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光模块分为哪几种

  如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中心波长、光纤类型、光口类型、工作温度范围、最大功耗等。   传输距离   因为光纤本身对光信号有色散、损耗等副作用。因此不同类型的光源发出的光所能传输的距离不一样。对接光接口时,应根据最远的信号传输距离选择光模块和光纤。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分为短距、中距和长距三种。一般认为2km及以下的为短距离,10~20km的为中距离,30km、40km及以上的为长距离。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传输速率低至百兆,高达100Gbps,光模块按照速率来分有155M/622M/1.25G/2.125G/4.25G/8G/10G,市场上常用的多为155Mbps、1.25Gbps、2.5Gbps和10Gbps速率光模块,在光纤存储系统中光模块还有2Gbps、4Gbps和8Gbps这3种速率。SFP光模块支持千兆以太网、SONET、光纤通道和其他通信标准。   中心波长   光模块的工作波长其实是一个范围,为了方便描述才使用中心波长这个参数。中心波长的单位是纳米(nm),一般的中心波长有850nm、1310nm和1550nm,还有CWDM系列的1270nm-1610nm的(间隔20nm)和DWDM系列的1528nm-1623nm(间隔0.8nm或者0.4nm)。   1)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2)131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3)155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光纤类型   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的光纤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工作窗口,为调整最佳工作波长或色散特性,改变折射率分布,将光纤分为:多模光纤(G.651)、普通单模光纤(G.652)、色散移位光纤(G.653)、非零色散移位光纤(G.655)等,常用的是G.651和G.652。一般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大,模式色散严重,所以用于短距离的信号传输;而单模光纤模式色散小,所以一般用于长距离的信号传输。   光纤直径   光纤的纤芯直径。国际标准规定,多模光纤的光纤直径为62.5um和50um;单模光纤的光纤直径为9um。为光模块选择光纤时,应根据光模块支持的光纤直径选择光纤。   光口类型   光口指的是光模块连接光纤跳线的接口,一般有MPO、双工LC、单工LC和单工SC这几种类型。MPO光口根据光模块传输需要使用的光纤的数量又可以细分为MPO12(针对8根或者12根光纤)和MPO24(针对16根或者24根光纤)两种。   输出光功率   输出光功率指光模块发送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可以理解为光的强度,单位为W或mW或dBm。其中W或mW为线性单位,dBm为对数单位。在通信中,我们通常使用dBm来表示光功率。   公式:P(dBm)=10Log(P/1mW)   光功率衰减一半,降低3dB,0dBm的光功率对应1mW   使用光功率计测量。针对PON产品,由于其ONU端采用的是突发模式,因此需使用专用的光功率计进行测量,串接在线路中,可以即时给出当前上行和下行的光功率。   在模块的正常工作条件下,光模块输出的光功率。发射光功率指发射端的光强度,以dBm为单位,是影响传输距离的重要参数。两个光模块对接时,发送光功率应满足接收光功率的范围要求。   接收灵敏度最大值   接收灵敏度指的是在一定速率、误码率情况下光模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单位:dBm。一般情况下,速率越高接收灵敏度越差,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对于光模块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考虑到光纤老化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链路损耗增大,最佳接收光功率范围控制在接收灵敏度以上2-3dB至过载点以下2-3dB。   消光比   消光比是用于衡量光模块质量的参数之一。全调制条件下信号平均光功率与空号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表示0、1信号的区别能力。光模块中影响消光比的两个因素:偏置电流(bias)与调制电流(Mod),姑且看成ER=Bias/Mod。消光比的值并非越大光模块越好,而是消光比满足802.3标准的光模块才好。   光饱和度   又称饱和光功率,指的是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10-10~10-12)时的最大输入光功率,单位:dBm。   需要注意的是,光探测器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光电流饱和现象,当出现此现象后,探测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此时接收灵敏度下降,接收到的信号有可能出现误判而造成误码现象,而且还非常容易损坏接收端探测器,在使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超出其饱和光功率。   最大功耗   不同型号参数的模块功耗是不同的,同型号各品牌也稍有差别。千兆一般1W左右;SFP+万兆一般1.2-1.5w;XFP万兆短距1.5-2w,长距3.5w;100G根据封装不同,一般3.5-9w。   工作温度范围   光模块的温度有商业级温度、延展温度、工业级温度这三个等级;   商业级光模块的温度:0~+70℃   延展光模块的温度:-20~85℃   工业级光模块的温度:-40~85℃

2. 光模块是什么?

光模块基本知识

1、定义:

光模块:也就是光收发一体模块。

2、结构:

光收发一体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 (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

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输出的信号一般为PECL电平。同时在输入光功率小于一定值后会输出一个告警信号。

3、光模块的参数及意义

光模块有很多很重要的光电技术参数,但对于GBIC和SFP这两种热插拔光模块而言,选用时最关注 的就是下面三个参数:

1)中心波长

单位纳米(nm),目前主要有3种:

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131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155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 继直接传输120KM);

2)传输速率

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单位bps。

目前常用的有4种: 155Mbps、1.25Gbps、2.5Gbps、10Gbps等。传输速率一般向下兼容,因此155M 光模块也称FE(百兆)光模块,1.25G光模块也称GE(千兆)光模块,这是目前光传输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模块。此外,在光纤存储系统(SAN)中它的传输速率有2Gbps、4Gbps和8Gbps。

3)传输距离

光信号无需中继放大可以直接传输的距离,单位千米(也称公里,km)。

光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多模550m,单模15km、40km、80km和120km等等。

除以上3种主要技术参数(波长,速率,距离)外,光模块还有如下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就行。

a、激光器类别

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将电流注入半导体材料中,通过谐振腔的光子振荡和增益射出激光。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有FP和DFB激光器,它们的差异是半导体材料和谐振腔结构不同,DFB激光器的价格比FP激光器贵很多。传输距离在40KM以内的光模块一般使用FP激光器;传输距离≥40KM的光模块一般使用DFB激光器。

b、损耗和色散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这两个参数主要影响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1310nm光模块一般按0.35dBm/km计算链路损耗,1550nm光模块一般按.20dBm/km计算链路损耗,色散值的计算非常复杂,一般只作参考。

c、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发射光功率指光模块发送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指在一定速率、误码率情况下光模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这两个参数的单位都是dBm(意为分贝毫瓦,功率单位mw的对数形式,计算公式为10lg,1mw折算为0dBm),主要用来界定产品的传输距离,不同波长、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光模块光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都会不同,只要能确保传输距离就行。

d、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国际统一标准,7Х24小时不间断工作5万小时(相当于5年)。

e、光纤接口

SFP光模块都是LC接口的,GBIC光模块都是SC接口的,其他接口还有FC和ST等。

3. 光模块有哪几种

(1)拉环和体外颜色不同: 为了区分光模块,一般厂家会在拉环的颜色上进行区分。拉环颜色为黑色的是多模光模块,拉环颜色为蓝色、黄色或者紫色的是单模光模块。 (2)波长不同:多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为850nm,单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为1310nm、1550nm。 (3)传输距离不同:单模光模块常用于远距离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50至200km。多模光模块则用于短距离传输中,传输距离可达5km。 (4)光纤类型不同  光模块中的单模,实际上只指光纤种类。按照光模块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简称MMF,千兆网络中纤径为50/125μm的光纤的传输距离是550m,纤径为62.5/125μm的光纤传输距离是330M。  单模光纤简称SMF,纤径为9/125μm。  (5)光源不同:多模光模块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而单模光模块的光源是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 (6)应用范围不同  多模光模块多用于SR等短距离的传输中,这类网络的节点和接头都比较多,使用多模光模块可以降低成本;  单模光模块多用于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线路中,如城域网。     此外,多模设备只能在多模光纤上有效运行,而单模设备在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上都可以有效运行。 (7)成本不同: 单模光模块中使用的器件是多模光模块的两倍,所以单模光模块的总体成本要远远高于多模光模块。 :飞速光纤

4. 光模块的区别

随着光通信和光网络的发展,光模块的速率也越来越大,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市面上的光模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单模光模块,二是多模光模块,这两种光模块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区别和联系的。今天,光润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者之前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 什么是光模块?

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 什么是单模光模块?单模以SM表示,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 什么是多模光模块?多模则以MM表示,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波长不同:多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一般是850nm,单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一般是1310nm、1550nm。

(2)传输距离不同:单模光模块常用于远距离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50至200km。多模光模块则用于短距离传输中,传输距离可达5km。

(3)光纤类型不同:光模块中的单模,实际上只指光纤种类。按照光模块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简称MMF,纤径一般为50/125μm或者62.5/125μm。

单模光纤简称SMF,纤径为9/125μm。

(4)光源不同:多模光模块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而单模光模块的光源是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

(5)应用范围不同:多模光模块多用于SR等短距离的传输中,这类网络的节点和接头都比较多,使用多模光模块可以降低成本;

单模光模块多用于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线路中,如城域网。

此外,多模设备只能在多模光纤上有效运行,而单模设备在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上都可以有效运行。

(6)成本不同:单模光模块中使用的器件是多模光模块的两倍,所以单模光模块的总体成本要远远高于多模光模块。

通过上面,对于单模光模块和多模光模块的区别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5. 什么是光模块,都有哪些类型和作用

  如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中心波长、光纤类型、光口类型、工作温度范围、最大功耗等。  传输距离  因为光纤本身对光信号有色散、损耗等副作用。因此不同类型的光源发出的光所能传输的距离不一样。对接光接口时,应根据最远的信号传输距离选择光模块和光纤。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分为短距、中距和长距三种。一般认为2km及以下的为短距离,10~20km的为中距离,30km、40km及以上的为长距离。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传输速率低至百兆,高达100Gbps,光模块按照速率来分有155M/622M/1.25G/2.125G/4.25G/8G/10G,市场上常用的多为155Mbps、1.25Gbps、2.5Gbps和10Gbps速率光模块,在光纤存储系统中光模块还有2Gbps、4Gbps和8Gbps这3种速率。SFP光模块支持千兆以太网、SONET、光纤通道和其他通信标准。  中心波长  光模块的工作波长其实是一个范围,为了方便描述才使用中心波长这个参数。中心波长的单位是纳米(nm),一般的中心波长有850nm、1310nm和1550nm,还有CWDM系列的1270nm-1610nm的(间隔20nm)和DWDM系列的1528nm-1623nm(间隔0.8nm或者0.4nm)。  1)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2)131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3)1550nm(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光纤类型  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的光纤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工作窗口,为调整最佳工作波长或色散特性,改变折射率分布,将光纤分为:多模光纤(G.651)、普通单模光纤(G.652)、色散移位光纤(G.653)、非零色散移位光纤(G.655)等,常用的是G.651和G.652。一般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大,模式色散严重,所以用于短距离的信号传输;而单模光纤模式色散小,所以一般用于长距离的信号传输。  光纤直径  光纤的纤芯直径。国际标准规定,多模光纤的光纤直径为62.5um和50um;单模光纤的光纤直径为9um。为光模块选择光纤时,应根据光模块支持的光纤直径选择光纤。  光口类型  光口指的是光模块连接光纤跳线的接口,一般有MPO、双工LC、单工LC和单工SC这几种类型。MPO光口根据光模块传输需要使用的光纤的数量又可以细分为MPO12(针对8根或者12根光纤)和MPO24(针对16根或者24根光纤)两种。  输出光功率  输出光功率指光模块发送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可以理解为光的强度,单位为W或mW或dBm。其中W或mW为线性单位,dBm为对数单位。在通信中,我们通常使用dBm来表示光功率。  公式:P(dBm)=10Log(P/1mW)  光功率衰减一半,降低3dB,0dBm的光功率对应1mW  使用光功率计测量。针对PON产品,由于其ONU端采用的是突发模式,因此需使用专用的光功率计进行测量,串接在线路中,可以即时给出当前上行和下行的光功率。  在模块的正常工作条件下,光模块输出的光功率。发射光功率指发射端的光强度,以dBm为单位,是影响传输距离的重要参数。两个光模块对接时,发送光功率应满足接收光功率的范围要求。  接收灵敏度最大值  接收灵敏度指的是在一定速率、误码率情况下光模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单位:dBm。一般情况下,速率越高接收灵敏度越差,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对于光模块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考虑到光纤老化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链路损耗增大,最佳接收光功率范围控制在接收灵敏度以上2-3dB至过载点以下2-3dB。  消光比  消光比是用于衡量光模块质量的参数之一。全调制条件下信号平均光功率与空号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表示0、1信号的区别能力。光模块中影响消光比的两个因素:偏置电流(bias)与调制电流(Mod),姑且看成ER=Bias/Mod。消光比的值并非越大光模块越好,而是消光比满足802.3标准的光模块才好。  光饱和度  又称饱和光功率,指的是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10-10~10-12)时的最大输入光功率,单位:dBm。  需要注意的是,光探测器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光电流饱和现象,当出现此现象后,探测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此时接收灵敏度下降,接收到的信号有可能出现误判而造成误码现象,而且还非常容易损坏接收端探测器,在使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超出其饱和光功率。  最大功耗  不同型号参数的模块功耗是不同的,同型号各品牌也稍有差别。千兆一般1W左右;SFP+万兆一般1.2-1.5w;XFP万兆短距1.5-2w,长距3.5w;100G根据封装不同,一般3.5-9w。  工作温度范围  光模块的温度有商业级温度、延展温度、工业级温度这三个等级;  商业级光模块的温度:0~+70℃  延展光模块的温度:-20~85℃  工业级光模块的温度:-40~85℃

6. 光模块主要用哪方面

可以

可以的。但不是普通的SFP光模块,是SFP光猫,就是把光猫做成了SFP光模块,可以替换原来的光猫直接插在交换机光口上使用。

7. 光模块的分类

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概述  光模块,翻译过来应该是optical module。

  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接收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分类  根据光模块功能分类  包括光接收模块,光发送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光转发模块等。

  光收发一体化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包括光功率控制、调制发送,信号探测、IV 转换以及限幅放大判决再生功能,此外还有防伪信息查询、TX-disable 等功能,常见的有:SFP、SFF、SFP+、GBIC、XFP 、1x9等。

  光转发模块除了具有光电变换功能外,还集成了很多的信号处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能控制、性能量采集及监控等功能。常见的光转发模块 有:200/300pin,XENPAK,以及X2/XPAK 等。

  光收发一体模块,英文名称optical transceiver,简称光模块或者光纤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器件。

8. 光模块有哪些类型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模块按照封装形式分类,常见的有SFP,SFP+,SFF,千兆以太网路界面转换器(GBIC)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