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长波制冷型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波长范围)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05:13   点击:1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红外热像仪波长范围

红外光:大于760NM,可见光波长:400-760NM,紫外光波长:400NM以下.红外线的波长范围:  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1~3微米  中红外波段3~5微米  远红外波段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1~3微米  中红外波段3~40微米  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  近红外区0.76~3微米  中红外区3~30微米  远红外区30~1000微米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2. 红外热像仪波长范围多少米

红外线在自然条件下最远可以射出600米。

红外线的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5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俗称红外光。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红外线波长较长,(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波长按由长到短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

3. 红外热成像波长范围

热红外波长在0.76-1000微米。

4. 红外热像仪波长范围是多少

波段不一样,差了一个数量级。普通监控相机感应的红外属于超短波红外一般是650nm~980nm超过这个范围一般ccd或者cmos就感应不到了。人体自然热辐射出的红外属于中长波红外,波长是7500nm. ~15000nm左右。

5. 红外热像仪测量范围

红外分近,中,远三种。根据应用范围看,近红外是测试气体样品的,中红外是测试有机化合物的,远红外是测试无机物类的。红外光谱可以测试各种状态的样品,气体,液体及固体都可以,配上不同的测试方法还可以不用损坏样品进行测试的。 供参考。

6. 红外线热像仪量程

1.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原理主要有催化燃烧、红外、热导,也要根据量程、现场环境以及用户的需求而定。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气体是靠探头来完成,探头检测到可燃气体了,它首先作出反应,就是把将降气信号转成电信号传送到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此信号的不同主要是依据仪表显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浓度值来确定的,浓度越高,信号越强。

2.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工作环境和温湿度要求

可燃气体报警器对环境的要求也是有一定范围的,通常工作的环境要求温度范围控制在(0-40)℃;相对湿度为85%RH。

3.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对检测面积的要求

可燃气体报警器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真正杜绝安全隐患,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监测场所的面积,根据面积的大小考虑安装报警器的数量,不然报警器就是一个摆设,起不到报警的效果。如果检测区域的面积不足20平,1个主机外加1个气体探测器就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如果检测面积超过了20平米,那么主机通道和探测器的数量就要增加了。

7. 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

一般大品牌的红外热像仪精度要求较高,比如美国RNO、德国Testo等品牌的产品精度为1%。

具体到物体温度误差,还要看被测物是什么材质,距离多远,要测量的温度范围是多少,不同材料由于发射率的影响误差会很多。

国产的红外热像仪精度要求普遍要求较低,一般为3%,和进口大品牌产品的精度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一分价钱一分货。

8. 红外热像仪波段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介于7700A~14000A,红外线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它是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够与大多数分子发生共振现象,将光能转化为分子内能,太阳的热量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上的。

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

9. 红外热像仪精度

红外测温误差比接触式测温要大的原因是,红外测温容易受大气状况、环境温度、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空气中的水蒸气、灰尘颗粒等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目标物体附近的热辐射源的辐射能量对目标物体的辐射度造成干扰;环境温度对测温器件感测目标物体辐射度将产生影响。另外,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加,测温器件感测物体辐射度的能力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在被测对象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测量距离、环境温度等因素的不同,测温器件感测到的物体温度也不同,从而降低了其测量精度。

如今市面上的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等测温产品,容易受测量距离和环境温度影响,测量误差往往在1度左右,只能用来大概判断人体状况,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快速准确测量体温的要求。根据用途与精度的不同,红外测温仪可大致分为医用级红外测温仪、消费级红外测温仪和工业级红外测温仪。

严格上来划分, 医用级红外测温仪对精度要求最高,精度需要在0.1到0.2度间,高精度的红外耳温计就可达到医用级测温的标准,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院使用耳温枪时需要增加一次性护套; 消费级次之,精度在0.5左右就能满足我们日常的测温需求,比如宝妈用于测洗澡水温等。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持式红外额温枪,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之间,精度在大多0.3度左右,属于消费级红外测温计; 工业级最低,一般最大允许误差为±1℃以上,且测距较远。

其实不管是医用,还是工业红外测温仪,他们使用原理都是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波,只是物距比做了不同调整,测量的都是表面温度。正常人体额头温度要比腋下温度低2-3℃左右,而且额头受环境影响变化较大,仅供初步排查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依据,所以医学临床均参考腋下体温作为医学测温。另外,耳部、颈部的温度也会比额头温度稳定些,受环境干扰更小,这是耳温枪比额温枪更准的原因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