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0kv绝缘子爬电距离(35kv绝缘子爬电距离是多少)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7:38   点击:2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35kv绝缘子爬电距离是多少

一米以上,变电站主变以外架空间距为1600mm。需考虑室外天气情况例如大雪,冰雹,大风等情况。   架空线: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是用绝缘子将输电导线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架空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

2. 110kv绝缘子爬电距离是多少

决定将220千伏电压的爬电距离,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当地环境的污染程度,如III级污秽,相应的爬电距离为25mm/kV(对应于最大系统电压),据说这是翻越每千伏电气距离25mm处。考虑最大系统电压220千伏252KV,220千伏设备得到绝缘子的最小爬电距离25X252 =6300毫米。

3. 绝缘距离和爬电距离

为了防止浮尘等污秽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被绝缘子两端电压击穿,即爬电.

故增大表面距离,即爬距,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叫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重污秽地区一般采用爬距为31毫米/每千伏.

爬电比距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电压之比,单位为mm/kV。

外绝缘污秽等级

外绝缘按公称爬电比距和人工污秽耐受值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0 级适用于无明显污秽地区,不需进行人工污秽试验。

4. 10kv绝缘子爬距多少

10kv线路悬式绝缘子装两片是增加爬电距离,提高线路绝缘。绝缘子爬电距离是指绝缘子正常承载运行电压的两部件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和。

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UL、CSA和VDE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

5. 35kv的爬电距离是多少

可以根据其他接近的电压等级绝缘产品来计算出单位千伏需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再按27.5千伏来反推,而工程使用中,按35千伏电压等级来选择绝缘产品就行

GB 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17.0.3条说明“2 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层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km;”(注: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6. 110千伏绝缘子爬电距离是多少

线路避雷器是用于保护输电线路绝缘子等免受雷电和操作等过电压损坏(或闪络)的保护电器。线路避雷器正常运行于1.环境温度不高于+45℃,不低于-40℃;2.不大于1.1kW/m太阳光的辐射;3.海拨高度不超过1000m;4.电源频率不小于48Hz,不超过62Hz;5.长期施加在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 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6.地震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7.最大风速不超过40m/s。各种类型避雷器安装方法:

1. 带支撑绝缘间隙避雷器:

1) 地面作业人员用绳吊上避雷器固件,选择合适位置安装。

2) 在杆塔横担适当位置上把槽钢支架用螺栓紧固,若在塔内安装不能满足各项安装距离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可把支架伸出铁塔外安装。

3) 避雷器上端直接挂于槽钢支架上,避雷器外串间隙电极下端通过引流线与系统高压导线相连接。根据安装实际情况,可选用垂直或倾斜安装。避雷器与杆塔、拉线距离不小于1米;避雷器绝缘子低压端均压环与线路绝缘子的最小距离与不小于0.7米;避雷器串悬垂线夹与线路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小于0.75米。

7. 35千伏绝缘子爬电距离

户外爬电距离是要看外部的环境条件而定的。

外绝缘按公称爬电比距分为 0、Ⅰ、Ⅱ、Ⅲ、Ⅳ五级。

0 级适用于无明显污秽地区,不需进行人工污秽试验。0 级的公称爬电 比距为线路 14.5,电站设备 15.5;

Ⅰ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 16,电站设备 16;

Ⅱ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 20,电站设备 20;

Ⅲ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 25,电站设备 25;

Ⅳ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 31,电站设备 31。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

lt=a×lf×Ur×kD

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

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

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

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

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

1 对于实际的爬电距离,可以规定制造允差﹙见GB 8287.1和GB 772﹚。

2 相和地间测得的爬电距离与Ur的比。

3 户内使用的绝缘子的爬电比距正在考虑中12]。

采用说明:

12]IEC 60694无此注。

表 7 爬电距离的应用系数

绝缘应用的部位 应用系数a

相对地 1.0

相间 1.732

断路器或开关的断口 1.0

1 可能处在反相条件下的开关装置,其断口需要更长的爬电距离。这时推荐的应用系数a=1.15。

2 易被溶化的污雪覆盖的非直立安装的绝缘子可能需要更长的爬电距离。

8. 35kv线路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根据线路的绝缘子片数和当地污秽等级判断:?10KV一般是1到2片.?35KV为3片左右,?66KV为5片左右,?110KV为7片.?220为14至15片。【绝缘子串】   要是污秽等级比较高可以加绝缘子片数即加爬距.?直线杆塔上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个数?   35(3)、66(5)、110(7)、220(13)、330(19)、500(24)------?耐张串上多1~2个

9. 绝缘子35kv的爬电比距

户外爬电距离是要看外部的环境条件而定的。 外绝缘按公称爬电比距分为0、Ⅰ、Ⅱ、Ⅲ、Ⅳ五级。 0级适用于无明显污秽地区,不需进行人工污秽试验。0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14.5,电站设备15.5; Ⅰ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16,电站设备16; Ⅱ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20,电站设备20; Ⅲ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25,电站设备25; Ⅳ级的公称爬电比距为线路31,电站设备31。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 lt=a×lf×Ur×kD 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 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 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5582的表1﹙mm/kV﹚﹙见注2﹚; 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 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5895﹚。 注 1对于实际的爬电距离,可以规定制造允差﹙见GB8287.1和GB772﹚。 2相和地间测得的爬电距离与Ur的比。 3户内使用的绝缘子的爬电比距正在考虑中12]。 采用说明: 12]IEC60694无此注。 表7爬电距离的应用系数 绝缘应用的部位应用系数a 相对地1.0 相间1.732 断路器或开关的断口1.0 注 1可能处在反相条件下的开关装置,其断口需要更长的爬电距离。这时推荐的应用系数a=1.15。 2易被溶化的污雪覆盖的非直立安装的绝缘子可能需要更长的爬电距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