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拉线绝缘子jh-90(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14:31   点击:1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答:1. 拉线一般采用多股镀锌钢绞线,其规格为 GJ-35 ~ 100 。

2.拉线连接金具一般采用楔形线夹和 UT 型线夹。拉线制作时,钢绞线按需用长度计算确定后分别截取上把和下把,并用楔形线夹对上把两端及下把与悬式绝缘子连接端进行固定绑扎。楔形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吻合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楔形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50cm,并用镀锌铁线(钢线卡子)与主拉线绑扎固定。拉线回尾绑扎长度为8-10cm,端部留头3-5cm。绑扎时切勿破坏镀锌铁线的镀锌层。

3.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楔形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50cm

拉线回尾绑扎长度为8-10cm

端部留头3-5cm

普通拉线安装

1. 拉线底把应采用热镀锌拉线棒,安全系数不小于3,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16mm,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700mm,需做防腐处理时,防护部位为自地下 500mm 至地上 200mm处涂沥青,缠麻袋片两层,再刷防腐油。

2. 拉线应采用专用的拉线抱箍,拉线抱箍安装在距离横担下沿不大于5cm处,拉线上把和拉线抱箍连接处采用延长环连接。

3. 当同一组拉线采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4. 楔形线夹的螺栓与延长环连接好后 R 型销针的开口 30 °~ 60 °。

5.拉线紧好后,UT型线夹应有不小于二分之一的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整。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拧紧并牢靠,其螺帽外露螺栓长度不得大于全部螺纹长度的三分之一,也不得小于2cm。一般外露螺栓长度为2-5cm。

6. 当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及拉线松脱可能碰触导线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的电压等级应与线路电压等级一致。当拉线断开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

7. 城区或人口聚集地拉线安装完成后应安装拉线护套(黄黑相间护套管),拉线对地面夹角宜为45 °,若受地形限制,不应大于60 °、小于30 °

拉线抱箍安装在距离横担下沿不大于5cm处

拉线棒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700mm

外露螺栓长度为2-5cm

拉线对地面夹角宜为45 °,若受地形限制,不应大于60 °、小于30 °

当拉线断开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

2.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 拉线一般采用多股镀锌钢绞线,其规格为 GJ-35 ~ 100 。

2.拉线连接金具一般采用楔形线夹和 UT 型线夹。拉线制作时,钢绞线按需用长度计算确定后分别截取上把和下把,并用楔形线夹对上把两端及下把与悬式绝缘子连接端进行固定绑扎。楔形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吻合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楔形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50cm,并用镀锌铁线(钢线卡子)与主拉线绑扎固定。拉线回尾绑扎长度为8-10cm,端部留头3-5cm。绑扎时切勿破坏镀锌铁线的镀锌层。

3.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楔形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50cm,拉线回尾绑扎长度为8-10cm,端部留头3-5cm。

3. 临时电线应采用橡皮绝缘电线离地面不低于多少米

要求如下:

1、施工现场配电线路:(1)必须采用绝缘导线;(2)导线截面应满足计算负荷要求和末端电压偏移 5%的要求;(3)电缆配线应采用有专用保护线的电缆;(4)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场所不得小于100m㎡(钢线)或16 m㎡(铝线),跨越公路、河道和在电力线路挡距内不得小于16 m㎡(钢线)或25 m㎡铝线;(5)配电线路至配电装置的电源进线必须做固定连接,严禁做活动连接;(6)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阴值不得小于1000ΩW;(7)配电线路不得承受人为附加的非自然力。2、施工现场采用配电线路架空敷设:(1)采用专用电线杆,电线杆应坚固和绝缘良好;(2)线杆挡距不小于35m,挡距内无接头;(3)线间距不小于0.3m;(4)架空高度不小于距地面4m,距机动车道6m;距暂设工程顶端2.5m;距广播通讯线路1m;距0.4KV交叉电力线路1.2m;距10LV交叉电力线路2.5m;(5)相序排列,用单横担架设时为L1、N、L2、L3、PE;当双横担架设时,上层横 为L1、L2、L3下层横担为L1、N、PE。3、施工现场用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采用直埋地或架空,严禁沿地面明设;(2)埋地敷设深度不小于0.6m,并须覆盖硬质保护层,穿越建(构)筑物、道路及易受损伤场所时,须另加保护套瓷;(3)架空敷设时应采用沿墙或电杆绝缘固定,电缆的最大弧垂处距地不得小于2.5m;(4)电缆接头盒应设置于地面以上,并能防水、防尘、防腐和防机械损伤;(5)在建工程内的临时电缆的敷设高度不得小于1.8m。4、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负荷线:(1)应采用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2)电缆的防护性能应与使用环境相适应;(3)电缆芯线中有用作保护接零的黄/绿双色绝缘线;(4)敷设应不受介质腐蚀和机械损伤;(5)电缆无中间接头和扭结。5、施工现场用三相互线接零保护系统的保护线要求:(1)保护线(PE线)的统一标志为黄/绿双色绝缘导线;(2)PE线应自专用变压器,发电机中性点处或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进处的零线(N线)上引出;(3)PE线的截面应不小于所对应的工作零线截面,并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与电气设备相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的多股绝缘铜线。

4. 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强度不得低于

裸导线接头强庋不应低于原导线强度的90%,绝缘导线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该种导线机械强度80%。

在正在工作的线路的所在末端上有一个打开的开关(绝缘体),确保不再被连接,以保证安装时无电压。

所有导线架线设备,加上用于设备的锚、绳或导线,在牵引和张力区应该以A型接地系统接地。

当架线时,所有裸露的导线应该有移动接地B型的接地系统,位于卷线器的前面。

当架线完成,在做弧垂调整时,所有导线应该有一个A型接地系统。

导线应该在牵引时具备足够的高度,以使它们在所有的沿线各点不至于发生导线与在地面上的设备的偶然接触。

5. 拉线绝缘子安装高度

电线杆拉线的安装标准如下几条。

第1条是拉线绝缘子应该在安装的时候却保低于导线,并且距离地面向上三米以上。

第2条是在拉线的设计方面拉捧直径不得小于16毫米,而深埋方面则不得浅于两米,拉盘是不能低于60×40毫米的。

第3条是拉线的角度,在拉力较大的过程中,拉线的角度应该与地平线的角度呈45度,不得大于45度,在拉力较小的情况下,角度不得大于60度。

6. 电缆绝缘对地及相间大于多少为合格

1:根据被测电缆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兆欧表(常用250V\500V\1000V\2500V等) 2:被测电缆不能带电,已通电的要每相先对地放电. 3:测量每相对地及所有两相间的绝缘电阻,两表笔任意夹住电缆的两根相线或相线-地线,测量时人体不能触及被物体,摇表水平放稳,测量时不能晃动,顺时针缓慢摇动摇表直至每分钟120转(此时注意摇表内部齿轮变比),至表针不动时精确读数,此时的读数为被测电缆该相间绝缘电阻,单位是兆欧.(一般380/220V电缆的绝缘电阻要求至少大于等于1个兆欧,绝缘电阻越高越好,临时用电缆0.5兆欧也可以用的. 4:测量完成后电缆每相要对地放电,以策安全.

7. 护套绝缘导线离地面最小距离

   敷设塑料护套线时应注意尽量避免中间接头,如遇到接头可把接头改在灯座盒、插头或开关盒内,并且应把导线的护套层引入盒内。  导线固定的铝卡之间距离应小于0.3m,导线的终端、转弯和接入电器处要增加线卡,距离小于0.1m。  导线暗敷在墙内或地坪下,需用钢管或塑料管保护。转角时,护套线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护套线宽度的6倍。护套线穿过楼板内时,不得损伤导线保护层,不得有接头。  护套线线芯允许的最小截面,对于不带保护接地的照明线,铜芯为1mm2、铝芯为1.5mm2。对带保护接地的线,如单相三孔插座,铜芯为1.5mm2、铝芯为2.5mm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