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负滤光片设计(滤光片制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7 00:33   点击:2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负滤光片设计

单位是纳米。纳米(Nanometer,符号:nm),即为毫微米,是滤光片的度量单位,1纳米=10的负9次方米。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的多。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轴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纳米。也就是说,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

2. 滤光片制作

蓝波滤光片光最强大,波长最长,

3. 滤光片特性研究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PIR 原理详解

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 37 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 10μm 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 10μm 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 10μm 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 10μm 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4. 滤光片的原理及应用

分光片将部分入射光能量反射,吸收相对较小的一部分量,将其余的能量透射。 分光片有着明显的中性颜色特性。分光镜是以多层介电膜真空蒸镀而成, 没有金属膜会吸收的问题, 穿透与反射比例总和接近100.功能: 以真空蒸镀方式制作,光线通过滤光片后,可改变穿透比例,例如:可一半穿透、一半反射,拥有低吸收的特性。

5. 反射型滤光片

能够使光线有选择地分成反射和透射两部分的干涉滤光片的总称。根据分光膜种类不同,对光的选择形式也不同,有不分波段的半透射半反射膜,有选择一定波段光透射其余波段反射的带通滤光片,有偏振分光片等等。分光方式又可分成单级和多级。在感光测定、照相机自动测光系统、分光彩色摄影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6. 滤光片结构

滤光片工作原理: 滤光片是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种染料做成的,红色滤光片只能让红光通过,如此类推。玻璃片的折射率原本与空气差不多,所有色光都可以通过,所以是透明的,但是染了染料后,分子结构变化,折射率也发生变化,对某些色光的通过就有变化了。

比如一束白光通过蓝色滤光片,射出的是一束蓝光,而绿光、红光极少,大多数被滤光片吸收了。滤光片用于滤去某一波长范围内的光,起单色器的

7. 电子滤光片

蓝玻璃滤光片:彩色玻璃滤光片是一种利用散布在玻璃材料中的光吸收物质控制入射光波长的光学件。 此类滤光片吸收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允许从紫外到红外的很宽波段的其余光线通过。从紫外到红外,只吸收一部分可见光(长波长侧),其他波长都可通过。滤光片是蓝色。

蓝玻璃滤光片应用于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CCTV安防监控摄像机,手机摄像,可视电话、电子玩具等。

8. 光学滤光片

就是过滤不需要的光线,透过需要的光线假如光线是100你只需要里面的1-50,滤光片的作用就是把50-100(根据不同滤光片)的或截止,或吸收,或反射

光线也是分波段的,目前滤光片的主要波段还是在1-2500nm其中400-760是可见光波段也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色,1-380是紫外波段,760往上都是红外波段

透过的光线不会100%全部透过,目前最高透过99.99%,这也是要按照需要来调整的透过率的

9. 滤光片技术

ICR(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智能字符识别)就是在OCR的基础上,植入了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OCR未识别的字符,可根据该字符上下文语句信息并结合EAI的语义网络的知识库,进行未识别部分的字符信息补全。在语义推理的过程中,只有当未识别字符上下文片段中的变量节点与语义知识库中语句匹配完全成功时,才将匹配结果输出,解决了OCR技术的缺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