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应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7:02   点击:1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应用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重点是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和动物血液反应器,目前乳房生物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未分化的动物胚胎细胞(或受精卵)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能在乳腺中表达转基因产品的个体,其乳腺组织可分泌生产“目的产品”如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这些蛋白进入奶中,再通过回收含转基因蛋白的动物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例如:把含有人凝血因子的基羊注入到羊的受精卵中,培育成的转基因羊在凝血因子基因控制下其乳汁中会产生能够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母羊被称乳房生物反应器.故答案为:乳房生物反应器;遗传基因;乳房.

2. 动物生理学血液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侧重点吧,我看的人体生理学只讲了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代谢,而动物生理学讲了一般家畜的代谢情况,没讲人的代谢。大致类容都相似吧。都是研究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与整体的关系。一般包括:细胞结构,血液,呼吸,能量代谢,神经,免疫,生殖等。

3. 动物血液制品

区分人血和动物血的方法:

1、味道

从味道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腥味特别重。由于生活经验所限,人们接触过的就是羊血、猪血、鸡血。羊血有股热烘烘的味道,膻。猪血臭。鸡血骚。人血就是咸腥味。

2、粘稠度

动物的血较与人血有点粘稠,而且颜色较人血要深。

3、血的含盐量

动物的血含盐量要比人血少,也就是人血较咸(当然,味觉灵敏是首要条件)。

4、凝结速度

和动物血相比,人的血更容易凝结。

5、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试纸检验

最便携的是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试纸,与验孕试纸原理近似,操作也近似。该试纸操作简便,灵敏度高,2-5分钟左右出结果,阳性则检测物为人血。不需要额外仪器。

扩展资料

抗人血红蛋白金标试剂条检验原理:

应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人粪便样本中出现的人血红蛋白(Hb),本产品反应线包被有抗人血红蛋白的克隆抗体,质控线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在检测卡加样的一端固定有令一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胶体金颗粒。

当病人样本中存在人血红蛋白(Hb)抗原时,先于金标抗体反应,形成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

依靠毛细作用在纤维膜上层析,运行至反应线时,遇到包被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并在检测区出现一条红色色带,结果为阳性。如果样本中没有人血红蛋白出现,在检测区便没有红色色带,结果为阴性。质控线在检测样本时均应出现红色色带,质控线的出现表示检测卡正常工作。

4. 动物细胞反应器

流化桶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标基因转移到尚未分化的动物胚胎细胞(或受精卵)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能在乳腺中表达转基因产品的个体,其乳腺组织可分泌生产“目的产品”,如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

这些蛋白进入奶中,再通过回收含转基因蛋白的动物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

5. 动物血液生物反应器应用范围

常见的生物反应器有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反应器、动物生物反应器、植物生物反应器、酶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等。

生物反应器 是生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它能在不同要求的规模上为细胞的增殖,酶的催化反应和发酵代谢产物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6. 血液生物反应器制作过程

中国的生物工程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所生物工程研究所,规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几种死菌疫苗、类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和兰州成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现为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它执行国家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监督,发放菌毒种和标准品。

后来,在昆明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生物制品现已有庞大的生产研究队伍,成为免疫学应用研究和计划免疫科学技术指导中心。汤飞凡1957年发现沙眼病原体,他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有很大贡献。 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1978年 WHO又作出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全球儿童实施免疫。EPI是用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即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

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

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用到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 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研究生物工程已改变了传统概念。对微生物结构、生长繁殖、传染基因等,也从分子水平去分析,现已能识别蛋白质中的抗原决定簇,并可分离提取,进而可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对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已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基因重组,将所需抗原基因重组到无害而易于培养的微生物中,改造其遗传特征,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所需的抗原,这就是所谓基因工程,由此可研制一些新的疫苗。

70年代后期,杂交瘤技术兴起,用传代的瘤细胞与可以产生抗体的脾细胞杂交,可以得到一种既可传代又可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于诊断试剂,有的也可用于治疗。科学的突飞猛进,使生物制品不再单纯限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传染病,而扩展到非传染病领域,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甚至突破了免疫制品的范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