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mbr膜生物反应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14:47   点击: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的简称为AFB。

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内填充着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载体,厌氧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生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具有良好的传质条件,微生物易与废水充分接触,细菌具有很高的活性,设备处理效率高。将生物流化床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复合生物流化床方法,使淀粉废水先经过流化的生物载体后再经填料层,处理北京某淀粉厂的废水,COD去除率达90%左右,废水可达标排放。该方法可使生物流化床技术与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不产气

1:厌氧池污泥(生化泥)负荷过高解决方案:污泥负荷过大,主要是厌氧入水量多大或者污泥过少,所以要减轻就要减少厌氧池的进水量或者增加污泥投放;

2:厌氧污泥浓度过高解决方案:污泥过多,导致在一定时间内厌氧沉淀效果较差,所以要加大排泥,延长厌氧沉淀时间;

3:厌氧污泥质量变差解决方案:污泥发生丝状膨胀或者变得易烂,松散使水难以沉淀,所以要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做好对入水性质的控制;

4:初沉池出水悬浮物过多解决方案:因为初沉池进入厌氧池水质不净导致厌氧水无法沉淀甚至厌氧水出现浮渣,所以要控制好初沉池入水质量;

5:厌氧池营养料不均衡解决方案:营养料不均衡也就说明厌氧微生物等分布不均,导致入水厌氧反应不均不充分,所以要增加填料,均衡营养料;

6:厌氧池入水温度过高解决方案:进水温度超过40,对于厌氧系统中甲烷菌的活性影响巨大,产气量降低,在溢流堰边缘出气泡往往就是挥发酸增高的一个表象。而跑泥就比较严重水混浊,所以要控制入池水温;

7:进入有毒物质解决方案:有毒物质进入厌氧池会使厌氧菌大量死亡,影响厌氧效果所以要注意检测入水水质;

8:入水水量变化过大解决方案:水量变化大对微生物负荷变化也较大,导致厌氧反应不稳定,水质变化也会不稳照成出水混浊所以要控制入水稳定性,均匀流入流出。

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中国的应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污水自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间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UASB 负荷能力很大,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运行良好的UASB有很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不需要搅拌,能适应较大幅度的负荷冲击、温度和pH变化。

4.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闷曝就是好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前期挂膜阶段,反应器加满一定量污水,活性污泥,载体等之后进行曝气,过程中不进不出,使得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迅速繁殖,从而附着在生物载体上,即挂膜。挂膜成功后反应器才开始运行,闷曝培养的微生物应该都是好氧微生物。

5.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去除

能。

丁酸梭菌可以在室温下可保存三年以上不失效,在90度高温下仍可存活10分钟。

丁酸梭菌是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

5、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抗性

丁酸梭菌是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妥不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的抗性,可以配伍使用,提高疗效。

6、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水生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原理

工作原理:EGSB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厌氧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反应器,EGSB反应器充分利用了厌氧颗粒污泥技术,通过外循环为反 应器提供充分的上升流速,保持颗粒污泥床的膨胀和反应器内部的混和。TWT通过改进和优化EGSB的内外部结构,提供了效率,降低 了能耗,增强了运行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颗粒污泥的流失。

技术特点:污泥浓度高 高负荷 高去除率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占地面积小 造价低适用场合: 适用于淀粉废水、酒精废水和其他轻工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