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膜生物反应器有哪些突出优势)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22:26   点击:11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膜生物反应器有哪些突出优势

1.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然后采用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中空纤维膜丝为管状,管壁上有微孔,能够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绝大多数的悬浮物,出水清澈透明。为使膜能够长期连续稳定的运行,在膜的下方要进行一定量的曝气,这样,既满足生物需氧量,又使膜丝不断抖动,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污染。

2.MBR工艺特点:

(1)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生物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处理浓度越高,需要处理槽的尺寸就越大。采用MBR工艺,由于污泥浓度高,可以在高负荷下运转,所以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占地面积。

(2)出水水质稳定、透明度高

中空纤维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3)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简单

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高污泥负荷的情况运行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出水不达标。而MBR工艺是用通过膜的抽吸来进行泥水分离,因此,污泥膨胀对于MBR出水的影响远小于传统工艺,因此运行管理非常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单。

(4)泥龄长

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由于泥龄长,更加适合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生长,有利于去除污水中难讲解的有机物质。

(5)动力消耗低

中空纤维膜所需的吸引压力仅为-0.1~-0.4公斤/cm2左右,动力消耗低,一般不需要污泥回流。

(6)抗冲击性强

当进水水量短时间内有较大变化时,可以考虑短时间加大膜的通过流量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当进水水质变化时,由于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

3.适用范围

MBR工艺其高效的处理效果,在当今社会受到环保界人士的青睐并受到认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的污水处理。尤其在中水回用上受到很高评价,是中水回用的最佳选择。

(1)新建小区、大型污水处理厂;

(2)对绿化美观又要求的公司、工程等;

(3)占地面积有限的改造项目;

(4)对出水水质要求严格的地区。

2. 生物膜反应器可分为那三种

1.分置式超滤工艺结构

分置结构系指超滤膜组件与原水容器的分置,由加压泵将原水从容器中抽取,并向超滤装置提供工作压力。该结构是 给水深加工领域常用的超滤工艺结构,也是以海水、地下水、地表水、自来 水为水源的反渗透系统中,超滤预处理工艺的主要形式。

分置结构超滤工艺为核心的反渗透系统预处理工艺流程中,新型的混凝-超滤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混凝-砂滤工艺,并以20-100微米精度的叠片式过滤器或以5-20微米精度的纤维式过滤器作为超滤工艺的前处理。

为强化超滤工艺或纤维过滤器的截流效果,常在盘滤器或纤维过滤器前投放 混凝剂。该预处理系统中,炭滤器、软化器的功能仍然是去除游离氯、小粒 径有机物与原水硬度,而精滤器的功能仅在于截留软化器等前级可能的泄漏 滤料,是名副其实的保安过滤器。

2.浸没式超滤工艺结构

浸没结构系指超滤膜组件浸没于生化反应池之中,由真空泵产生的负压提供超滤装置的工作压力。该结构是污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超滤工艺结构,是以工业废水、市政污水为水源的反渗透系统中超滤预处理工艺的主要形式。浸没式超滤为核心的预处理工艺流程。该流程前部是典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将帘式或板式超滤膜 置于好氧池液中,并利用好氧反应的曝气过程进行膜组件的清洗。膜生物 反应器与传统的好氧生物反应器相比,具有产水水质好、容积负荷大、污 泥浓度高、剩余泥量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曝气强度大、工艺可控性强 等一系列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浸没式结构开始应 用于海水淡化、市政给水等自然水体的反渗透系统超滤预处理工艺,工艺过 程中采用的间歇曝气及增大气泡等措施可使曝气能耗大大降低,增强了工艺 的经济性。

3. 生物膜反应器的作用

1、表壳虫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主要是起指标作用,可用以判断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及污水处理效果。

2、表壳虫经常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所处理的水中BOD较低的情况下出现。

3、表壳农游动速度快,因没有爬行用刚毛而不适应在菌胶团内移动,常在菌胶团外围活动。

4、表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

4. 膜生物反应器的缺点

MBR工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然后采用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mbr工艺优点点

  (1)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生物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处理浓度越高,需要处理槽的尺寸就越大。采用MBR工艺,由于污泥浓度高,可以在高负荷下运转,所以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占地面积。

  (2)出水水质稳定、透明度高

  中空纤维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出水水质非常稳定。

  (3)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简单

  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高污泥负荷的情况运行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出水不达标。而MBR工艺是用通过膜的抽吸来进行泥水分离,因此,污泥膨胀对于MBR出水的影响远小于传统工艺,因此运行管理非常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单。

  (4)泥龄长

  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由于泥龄长,更加适合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生长,有利于去除污水中难讲解的有机物质。

  (5)动力消耗低

  中空纤维膜所需的吸引压力仅为-0.1~-0.4公斤/cm2左右,动力消耗低,一般不需要污泥回流。

  (6)抗冲击性强

  当进水水量短时间内有较大变化时,可以考虑短时间加大膜的通过流量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当进水水质变化时,由于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达到缓解冲击的目的。

MBR工艺优缺点分析

  1、不产生污泥膨胀

  因为MBR工艺中BOD污泥负荷低,污泥处于高内源呼吸相,细菌内源代谢后只留下惰性的残留物,产泥量很少。MBR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率为0.5~1.0KgMLSS/KgBOD,MBR工艺的污泥产率仅为0.1~0.3KgMLSS/KgBOD。BOD污泥负荷低,泥龄长,抑制丝状菌的增值,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胀问题(Adham&Gagliardo,1998)。

  2、生物降解效率高

  超滤膜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截留,增加了生物反应池的降解效率。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其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过程是一放热反应,由于污泥浓度较高,生物反应池更容易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保证了细菌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三,有机物的降解需要微生物在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大于降解该有机物的最小污泥停留时间。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由于微生物泥龄较长,一些传统工艺难降解的有机物都会为膜生物反应器降解。因而MBR工艺的有机物降解效率要比传统方法高10~15倍(Buisson等,1998)。出水水质能够达到BOD:5mg/L、 NH4+-N:5mg/L、SS:5mg/L。

  3、由于膜价格和膜更换费用高昂,MBR工艺的应用范围曾受到限制

  近十多年来膜技术发展迅速,膜更换费用已经从全部费用中所占的比例约54%下降到不足9%(Churchouse&Wildgoose,2004)。随着膜技术的不断革新、膜寿命的不断延长,膜水通量的逐步提高和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逐步减少(包括膜污染引起的膜更换),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在膜池内超滤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冲洗抖动,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氧的作用,又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污染。MBR工艺的优势在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中逐步显现出来。

  mbr工艺适用范围

  MBR工艺其高效的处理效果,在当今社会受到环保界人士的青睐并受到认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的污水处理。尤其在中水回用上受到很高评价,是中水回用的最佳选择。

  (1)新建小区、大型污水处理厂;

  (2)对绿化美观又要求的公司、工程等;

  (3)占地面积有限的改造项目;

  (4)对出水水质要求严格的地区。

5. 膜生物反应器是

陶氏膜是指陶氏化学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的产品系列,包括反渗透膜超滤、电除盐、膜生物反应器组件。陶氏化学研发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当今世界一些最为紧迫的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城市化、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老化。凭借在各种水处理应用领域内先进产品、专业技术和经验,陶氏在水处理、食品、制药、能源和资源等关键问题的研发中,扮演着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