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传感器跟踪(传感器跟踪误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08:56   点击:1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传感器跟踪误差

迟滞误差计算公式:灵敏度s=△x/△y,迟滞误差γh=△hmax/yfs×100%,非线性误差γl=+-△lmax/yfs×100%。

传感器从原理上主要分为压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等。其中,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因其结构简单、易于轻量化和小型化、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简介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2. 传感器精度和误差

当然是用量程0~0.3MPa的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更准确。

传感器的误差范围是折合到满量程计算的,1MPa量程精度0.5%的传感器,最大误差为1MPa×0.5%=0.5kPa,而0.3MPa量程精度0.5%的传感器,最大误差仅为0.3MPa×0.5%=0.15kPa.

3. 减少传感器测量误差的技术

压阻式传感器受温度影响很大,会产生零漂和灵敏度漂移,从而导致温度误差。在压阻式传感器中,扩散电阻的温度系数较大,阻值随温度变化,造成传感器的零漂。

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漂移是由压阻系数随温度变化引起的。当温度升高时,压阻系数变小,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反之,灵敏度增加。

零温漂一般可以通过串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补偿。通过在电桥的电源电路中串联二极管来补偿灵敏度温漂。

此外,压阻式传感器还可以将四个扩散电阻连接成一个全桥。为减少温度的影响,可采用恒流源供电。

4. 传感器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非线性误差,复现性误差。绝对误差就是传感器输出的测量数据与真值之间的误差;非线性误差是传感器本身对应被测对象的变化值的测量输出呈非线性关系;复现性误差是传感器在被测对象变化的过程中,由某点增大(减小)再回复到该点时的先后差异。

5. 传感器跟踪误差多少

1、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其大小是判断夹具定位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

2、定位误差是指在调整法加工中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位移.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按原理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根据定位误差的定义进行计算。

3、在PTP方式中,定位误差是指控制对象从某一位置A点出发,经过充分的时间到达目标位置B点与理论位置之差,称作E.经反复多次运行E值的频数大致呈正态分布.也有分别以E的均值e、标准方差σ来表示定位误差或用e±3σ进行标定的 。

4、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加工要求方向上位置的最大变动量,这种数据库程序往往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对用户的软、硬件要求较高 。

5、导致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在安装过程中,相对理想位置产生了一定的位置变动,从而引起被加工尺寸的加工误差,工件上被加工尺寸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化范围称为定位误差 。

6、定位误差与尺寸链的联系在定位误差理论中,定位误差是指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由于定位所造成的工件加工面相对于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要求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

7、定位误差就是指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工件的位置偏离了理想位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实际上是以定位元件、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来代替夹具原理中的“定位原理”所决定的点、线、面 。

8、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所谓定位误差是指工件在定位时,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在夹具中位置不一致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以△D表示 。

9、定位误差的计算公式所谓定位误差,是指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不准而引起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加工表面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10、在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条件下由于工件定位时的位置不准确在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工序尺寸或位置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一般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部分组成 。

11、如多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和方位不能精确测定(称为定位误差)。

6. 传感器误差处理方法

所有的传感器出厂时都需要标定,只有标定好的传感器才能提供给客户。

温度传感器当然也一样,温度传感器的标定和大多数其它传感器的标定一样,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将传感器放置在一个可精确测定的、已知温度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记录检查传感器的输出是否与已知的环境温度一致,并计算出传感器的误差。

由于自然环境下温度始终是一个缓变的物理量,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是属于静态的,这也能满足绝大部分温度传感器的实际需要。动态的检定极少,能实现温度动态检测的设备也极少。由于静态温度传感器检定的方法和原理极其简单,所以这类资料或标准反而少见。对温度传感器动态标定一般都是采用激光的方法。

改善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最好的方法就是选用反应敏感的感温材料和减少传感器感温部分的质量,降低其热惯性。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过程实际上也是确定温度传感器的各参数指标,尤其是精度问题,所以这个过程所用测量设备的精度通常要比待标定传感器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这样通过标定确定购温度传感器性能指标才是可靠的,所确定的精度才是可信的。

7. 传感器实验误差分析

传感器实际相对误差:

(测量值 - 标准值)/(上限 - 下限)

1、量程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最大测量值与最小测量值。

例如一个测量范围为0~250kpa的压力变送器,当我们实际测量的压力为60kpa时,我们选择的量程应为0~100kpa,这个量程就是使用量程。

2、误差与精度

在工程中,使用某个模块或传感器,首先都会讨论它的误差或精度。

例如,使用GPS模块,就要考虑定位精度;使用一些模拟量输出,会考虑ADC的精度等。

在交流的过程中,误差和精度可以等同。

在讨论一款传感器的精度或误差时,就是讨论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测量值 - 标准值)/(上限 - 下限)

绝对误差:测量值 - 标准值

讨论GPS的精度一般就是讨论绝对误差。

8. 传感器的误差

相对误差计算公式:δ=△/Lx100%

绝对误差是既指明误差的大小,又指明其正负方向,以同一单位量纲反映测量结果偏离真值大小的值,它确切地表示了偏离真值的实际大小。

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即该误差相当于测量的绝对误差占真值(或给出值)的百分比或用数量级表示,它是一个无量纲的值。有的计量器具从实际使用的需要出发,为了确定其准确度或允许误差,往往用引用误差和分贝误差来表示。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特定值(测量范围上限值或量程)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它是相对误差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分贝误差是无线电、声学等计量器具中经常用来表示相对误差的一种表达形式。

绝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2、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之比,常用绝对误差与仪表示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仪表示值)×100%3、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与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引用误差=(绝对误差/量程)×100%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引用误差来划分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