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2:53   点击:1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一、不需要匹配,把胎压压缩一下就好了。  二、胎压监测重新学习用法:当行车电脑胎压显示与实际胎压数据不符时,可进行胎压重新学习。  胎压监测重新学习方法(步骤):  1、在车辆点火状态下,转动方向盘左侧拔杆,选择并进入胎压显示栏。  2、按左拔杆的SET/CRL按钮(约2到3秒)。  3、此时,行车电脑提示胎压监测重新学习,选择是(进入胎压监测重新学习模式),(否则不学习)。  4、此时,喇叭鸣笛两次,提示正在进行胎压监测重新学习。(行车电脑也有显示:胎压学习中)  5、A、车辆左转向辅助灯长亮,左后视镜转向灯长亮,表示正在进行左前轮胎压重新学习。此时,增大(加气)或者减小(放气)左前轮胎压,约5秒(或者±8KPa值)。完成对车辆左前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过程,喇叭鸣笛以提示进入右前轮胎压学习模式。  B、车辆右转向辅助灯长亮,右后视镜转向灯长亮,表示正在进行右前轮胎压重新学习。此时,增大(加气)或者减小(放气)右前轮胎压,约5秒(或者±8KPa值)。完成对车辆右前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过程,喇叭鸣笛以提示进入右后轮胎压学习模式。  C、车辆后右转向灯长亮,表示正在进行右后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此时,增大(加气)或者减小(放气)右后轮胎压,约5秒(或者±8KPa值)。完成对车辆右后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过程,喇叭鸣笛以提示进入左后轮胎压学习模式。  D、车辆后左转向灯长亮,表示正在进行左后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此时,增大(加气)或者减小(放气)左后轮胎压,约5秒(或者±8KPa值)。完成对车辆左后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过程。  6、喇叭鸣笛两次,转向灯长亮约3秒,提示四轮胎压监测重新学习完毕。  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用法:轮毂位置有所变动时(如前后轮调换、前轮互调、后轮互调),新置轮毂时(新轮毂胎压监测传感器需与行车电脑相匹配)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方法(步骤):  开启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车辆处于断电状态下(ACC处于关闭状态、无匙启动的要熄火断电)同时按住遥控钥匙的上锁按钮和解锁按钮(长按数秒),直到车辆喇叭发出两次鸣笛。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过程(ABCD四个步骤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重置过程中,喇叭处于不断鸣笛或者一直鸣笛的状态)  A、左前转向灯长亮,进入左前轮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此时,对左前轮进行放气操作(约5秒),喇叭鸣笛两次。(需在1分钟内完成)  B、右前转向灯长亮,进入右前轮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此时,对右前轮进行放气操作(约5秒),喇叭鸣笛两次。(需在1分钟内完成)  C、右后转向灯长亮,进入右后轮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此时,对右后轮进行放气操作(约5秒),喇叭鸣笛两次。(需在1分钟内完成)  D、左后转向灯长亮,进入左后轮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此时,对左后轮进行放气操作(约5秒),喇叭鸣笛两次。(需在1分钟内完成)  胎压监测传感器重启结束(喇叭停止鸣笛,提示重置过程结束)  胎压监测重新学习和胎压监测传感器重置过程中,车轮的操作顺序都是:左前→右前→右后→左后  

2. 选择传感器的主要依据

1、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

通常安装在分电器或发动机上,它可以检测出曲轴的转角。一但发生故障,会破坏点火系统的工作,使发动机不能工作。

2、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汽缸上,由于直接受到发动机缸体上的温度变化或震动影响,因此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3、水温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是测量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感应器,由热敏电阻构成,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水道上。当冷却水温度发生变化时,其阻值随之改变。

4、进气温度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是测量发动机吸入空气温度的传感器,测量进气温度目的在于确定发动机吸入空气的密度,按照吸入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空气密度变化来修正喷油量。

5、进气压力传感器

采用速度/密度方式检测进气量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利用进气歧管 压力传感器来间接地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检测时通常检查传感器的电源电压和输出电压;

  6、氧传感器氧

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起作用是检测排气管中氧分子的浓度,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阻信号,使电控单元依此信号来控制混合气的浓/淡;

3. 传感器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4个传感器合起来最大量程为4*2=8T不过秤的量程一般不这样算,一般分两种设定方式:

方式一:最大量程≤传感器个数*传感器量程-秤体(料罐、秤台等)自重如一个料罐自重3T,4只2T传感器,秤的量程可以设置为4*2-3=5T方式二,料罐、料斗最大承载重3T的物料,只要传感器在最佳工作范围,量程可直接设置为3T

4. 列举传感器的特性以及传感器选型的依据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过高性能将温度值转变成与高精度长寿命电阻信号成正比的二线制4-20mA输出,产品抗强干扰,高稳定性、高精度、长寿命。

5. 传感器选择考虑哪些因素

传感器的精度的算法一般是,精度=允许最大误差的绝对值/满程测量范围X100%。而且计算的结果,不是单次测量的误差值,而是最大误差的绝对值与满量程进行对比。

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精度低;反之,误差小,精度高,任何测量结果都只能是要素真值的近似值。

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很多,而分辨率、线性误差、温漂是传感器本身出场时自身就带有、不可去除的特性。通常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分辨率和温漂的值要远小于线性误差,所以很多人把线性误差就当作传感器测量精度。

6. 传感器选用原则有哪些

需要考虑以下特征:

1、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把与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等。

2、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

3、线性度: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4、迟滞特性:表征传感器在正向(输入量增大)和反向(输入量减小)行程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通常用这两条曲线之间的最大差值△MAX与满量程输出F?S的百分比表示。迟滞可由传感器内部元件存在能量的吸收造成。

5、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y对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