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分液漏斗原理(分液漏斗的手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06:42   点击:2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分液漏斗的手法

1/5

将分液漏斗固定到分液漏斗支架,一定要拧紧支架螺丝

2/5

取下PE塑料盖,观察密封性。

3/5

轻轻拔出玻璃活塞,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其密封性导致漏液。

4/5

使用前涂抹一些凡士林增加玻璃活塞的润滑性。

5/5

注入有色液体,开关玻璃活塞旋钮。检测密封效果

2. 分液漏斗的操作手法

分液漏斗萃取时要振荡,振荡过程中,将分液漏斗倒置,用手顶紧上口活塞,将下口斜向上对准安全位置,不时慢慢旋开下口的活塞,放出易挥发物质的蒸气。

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当产生的气体很少时,再剧烈振荡几次,把漏斗放在漏斗架上静置。

3. 分液漏斗使用原理

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过氧化氢压回球形漏斗,使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反应,反应原理如下: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2KClO3=(MnO2)2KCl+3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

反应原理:

1、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注意事项:

1、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3、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4. 分液漏斗操作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待出现分层后。沉淀之后的下层物质从下面流出,上层物体揭盖后倒出。

5. 用分液漏斗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2.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

3.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医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4.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以防磨砂处粘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