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数字时钟信号发生器(时钟发生器和时钟电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5 12:03   点击:2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时钟发生器和时钟电路

计算机上的时钟发生装置叫做晶体振荡器。有一些电子设备需要频率高度稳定的交流信号,而LC振荡器稳定性较差,频率容易漂移(即产生的交流信号频率容易变化)。在振荡器中采用一个特殊的元件—石英晶体,可以产生高度稳定的信号,这种采用石英晶体的振荡器称为晶体振荡器。

晶振具有压电效应,即在晶片两极外加电压后晶体会产生变形,反过来如外力使晶片变形,则两极上金属片又会产生电压。如果给晶片加上适当的交变电压,晶片就会产生谐振(谐振频率与石英斜面倾角等有关系,且频率一定)。晶振利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可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利用该特性,晶振可以提供较稳定的脉冲,广泛应用于微芯片的时钟电路里。晶片多为石英半导体材料,外壳用金属封装。

晶振常与主板、南桥、声卡等电路连接使用。晶振可比喻为各板卡的“心跳”发生器,如果主卡的“心跳”出现问题,必定会使其他各电路出现故障。

2. 时钟发生器芯片

主板元件符号的对照表 

SB:南桥   

NB:北桥   

CPU:中央处理器   

RTC:实时时钟   

R:电阻(RP、RN)  

 F:保险   C: 电容   L: 电感   Q: 三极管   D:二极管 U 或V: IC芯片   (芯片组、南桥、北桥、BIOS芯片、时钟发生器IC RTC实时时钟、I/O芯片、串口芯片75232、缓冲器244,245、门电路74系列、电阻R、电容C、二极管D 、三极管Q、电源IC、保险F,和电感L、晶振X。Y内存槽,串口 ,并口、FDD、IDE、、ISA、PCI、AGP、SLOT槽、SOCKET座USB(CMOS,KB控制器,集成在南桥或I/O芯片里面)

3. 时钟信号发生电路

时钟电路被STC89C51控制,产生其他与时钟保持一定关系的同步控制信号,协调各部件的工作时序,没有时钟电路就崩溃了。

4. 时钟发生器和时钟电路的关系

zx2042型电子钟的工作原理: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 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

主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用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时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 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

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功能描述:电子钟的时钟功能:具有可选的24h(小时)或12h(小时)的计时方式,显示时、分、秒;具有快速校准时、分、秒的功能;能设置起闹时刻、响闹时间为1min(分钟),超过1min(分钟)自动停止;具有人工止闹功能,止闹后不再重新操作,将不再发生起闹;具有整点报时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达,部分电子钟还带投影功能,同时衍生为许多其他产品的辅助功能。

5. 时钟发生器和时钟电路一样吗

控制器内置单元是根据用户预先编好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条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过指令译码(分析)确定应该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OC,按确定的时序,向相应的部件发出微操作控制信号。操作控制器OC中主要包括节拍脉冲发生器、控制矩阵、时钟脉冲发生器、复位电路和启停电路等控制逻辑。

6. 时钟发生器原理

A/D转换器是将模拟量转换为一定进制的数字量。A/D转换器大多是将电压量转换为正比的二进制数字量,乘以转换系数后可获得电压的数值量,也有先将电压量转换为时间或频率,然后再经计数得到电压的数值量。A/D转换器的电路主要由时钟脉冲发生器、逻辑电路、移位寄存器aN-1,...a1,a0、D/A电路及其开关指令数字寄存器BN-1,...B1,B0构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