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超滤机过滤器(超滤过滤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17:32   点击: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超滤过滤设备

  1、立升超滤净水器:立升超滤净水器在超滤净水器行业当中,是品质良好的一个品牌,是一个楷模,目前超滤膜技术已经达到了上为领先的技术水平。立升超滤膜净水器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使用操作简单。滤芯的使用时间可以达到两年以上,用户可以放心选购。

  2、安之星五级超滤净水器:安之星五级超滤净水器是具有五级过滤滤芯的净水器,在过滤和净化效果上,都是比较不错的,能让用户享受到品质比较高的水。

这种净水器的价格比较,是超滤净水器当中,为的,不过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需要经常清洗,滤芯更换也比较频繁。

  3、汉诺丝德国爱玛特超滤净水器:汉诺丝德国爱玛特超滤净水器是德国一个进口的品牌,在欧洲也是十大净水器品牌。其采用的滤芯是国际上GPAN技术,采用100%的食品级材料制作而成。

所以滤芯使用寿命均高于其他的一般的超滤净水器。外观全部采用美国SUS340不锈钢制作而成,光亮、时尚、大气,不生锈。该品牌的滤芯使用时间长,外观高档大气,时尚。不过价格是稍微高一点的。

  4、安吉尔G1238-UFB60厨房超净水器:安吉尔G1238-UFB60厨房超净水器是专门为厨房定制的一种净水器,具有5个滤芯,外观也比较时尚高档,可以提升厨房的档次和水准。

这种类型的超滤净水器出水品质比较理想,价格也比较,性价比比较高。

2. 超净过滤器

1可以.根据室内洁净净化标准,合理地选择空气过滤器的组合级数和各级的效率

如室内要求一般净化,可以采用初效过滤器;如室内要求中等净化,就应采用初效和中效两级过滤器;如室内要求超净净化,就应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三级净化过滤,并应合理妥善地匹配各级过滤器的效率,若相邻两级过滤器的效率相差太大,则前一级过滤器就起不到对后一级过滤器的保护作用。

2.正确测定室外空气的含尘量和尘粒特征

因为过滤器是将室外空气过滤净化后送入室内,所以室外空气的含尘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特别是在多级净化过滤处理,选择预过滤器时要将使用环境、备件费用、运行能耗、维护与供货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

3.正确确定过滤器特征

过滤器的特征主要是过滤效率、阻力、穿透率、容尘量、过滤风速及处理风量等。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高效、低阻、容尘量大、过滤风速适中、处理风量大、制造安装方便、价格低的过滤器。这是在空气过滤器选择时综合考虑一次性投资和二次性投资及能效比的经济性分析需要。

4.分析含尘气体的性质

与选用空气过滤器有关的含尘气体的性质主要是,温度、湿度、含酸碱及有机溶剂的数量。因为有的过滤器允许在高温下使用,而有的过滤器只能在常温、常湿度下工作,并且含尘气体的含酸碱及有机溶剂数量对空气过滤器的性能效率都有影响

3. 超滤水处理设备

一般是下进上出。

一般在超滤过程中,水溶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溶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浓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4. 超滤过滤设备有哪些

优缺点如下:

1、耗能低,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与其他传统的过滤净化工艺设备相比较,中空纤维超滤膜整套系统的费用较低,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物理反应,对成分无任何不良反应,可以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其性质进行破坏这一弊端。

3、回收率高,过滤效果好,尤其是对一些稀溶液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都非常的有效。

4、技术先进,占地面积少,中空纤维超滤膜整套系统先进科学,设计合理,集成化程度高,拥有紧凑的组成结构,能减少占地面积。

5、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2、缺点:

1、容易堵塞,清洗频繁。这是由于中空纤维超滤膜孔径小,容易被污染、造成堵塞,如果进水水质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就容易出现污染、堵塞的现象。

2、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些干粉制剂,如蛋白质溶液,效果则一般。

5. 微滤超滤设备

前置的主要机械过滤一些大颗粒的悬浮物等杂质,对于现在的城市供水系统来说,尤其是新建小区,个人认为前置是没必要的,如果要装,3M的不错。至于后续的净水工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超滤和反渗透两种。

对于家用净水设备,无论是超滤和反渗透,都会集成了活性炭、PP滤芯等,能去除水中的余氯、部分有机物,这些是一样的。

超滤,能去除水中分子量大于500的溶解物,基本上除了水中的离子,其余的胶体、有机物、病毒都能全部去除,但是金属离子是没法去除(不管是对人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可以死端过滤,除了定期冲洗排点废水,不产生其他废水,比较节能、节水。

反渗透,利用膜的渗透原理,可以去除水中分子量100以上的所有物质,除了超滤能去除的杂质,还能去除水中95%~97%的离子,这些是反渗透的优势。

但是反渗透需要配备高压泵增压,并且一般回收率不高于75%,也就是说至少要产生1/4的废水。

另外,反渗透与超滤不一样,由于涉及到离子的去除,正常反渗透的产水是偏酸性的,如果作为人体饮用水还是碱性水更健康。综上,就目前的城市自来水,个人认为超滤足已,因为净水设备不是一次性投资产品,长期的运行成本更惊人,超滤不止更节能节水,膜本身的更换成本也更便宜(膜的更换周期1~3年)。当然,如果你身处的环境特殊,生活用水中重金属含量很高,那还是选择反渗透吧。至于现在抵制反渗透工艺的“把对人有益的矿物离子也去除了”说法,我认为是无稽之谈,矿物离子从食物中获取即可,完全没必要靠喝水来补。

6. 过滤器超滤

首先,我们要知道超滤的作用于性能,才方便更好的选择前置的问题,

超滤(UF):

过滤精度在0.01--0.1微米。

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滤芯可实现自动冲洗与反冲洗,滤芯一般三年更换一次。

超滤净水器出来的水是比较干净的自来水,不可以生饮,但是没有废水产生。超滤净水器对于水压的影响比较小,如果用来洗菜,流速影响不太大。超滤可以简单理解为过滤精度比较好的PP棉滤芯,因为他没有活性炭成分,不能除去水中余氯、异味。

超滤后面如面如果加装20大蓝瓶碳滤,就可以除去水中余氯、异味,弥补管道超滤机的不足。

因为超滤的过滤精度高,他也怕堵塞,超滤的标识流量是说设备的最大进水量,不是说出水就能那么大。超滤膜使用后膜是会堵的,用的时间越长,压损就越大。比如要保证家里正常用水,需要2吨流量,但在选择超滤时,要考虑超滤使用几年后是否还有2吨的出水量,所以就要选择3吨甚至以上的,如果家里水压低,没办法增压时,出水量选择还要更大一些。

所以超滤前面装前置过滤必不可少,选择什么样的过滤呢?

我的建议是最好逐级过滤,假如水质不好或不稳定,建议水表后面先安装一个前置过滤器,过滤精度40微米,可以先拦截掉一部分大的颗粒物,

后面可以再安装一个5微米或1微米的大蓝瓶PP棉滤芯逐级过滤,,PP棉滤芯过滤效果要远远超过前置过滤器,PP棉滤芯能过滤掉偏小的颗粒物,比如:水中铁锈、泥沙、红虫、胶体等,降低水的浊度,这样经过前置过滤器后,减少了PP棉滤芯的工作强度,也延长PP棉滤芯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更好的延长后面管道超滤机的使用寿命。

如果水质还可以,前置过滤器不装也可以,直接装PP棉滤芯→超滤机→活性炭滤芯。

前置的选择还是要根据水质来,不参考水质,选型是不科学的,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选型!

7. 超滤过滤设备 实验室

透析和超滤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半透膜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但是也有一些区别,主要是应用范围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透析

自Thomas Graham 1861年发明透析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透析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的动力是扩散压,扩散压是由横跨膜两边的浓度梯度形成的。透析的速度反比于膜的厚度,正比于欲透析的小分子溶质在膜内外两边的浓度梯度,还正比于膜的面积和温度,通常是4℃透析,升高温度可加快透析速度。

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目前常用的是美国Union Carbide (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光谱医学公司生产的各种尺寸的透析管,截留分子量MwCO(即留在透析袋内的生物大分子的最小分子量,缩写为MwCO)通常为1万左右。商品透析袋制成管状,其扁平宽度为23 mm~50 mm不等。为防干裂,出厂时都用10%的甘油处理过,并含有极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属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它们对蛋白质和其它生物活物质有害,用前必须除去。可先用50%乙醇煮沸1小时,再依次用50%乙醇、0.01 mol/L碳酸氢钠和0.001 mol/L EDTA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即可使用。实验证明,50%乙醇处理对除去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特别有效。使用后的透析袋洗净后可存于4℃蒸馏水中,若长时间不用,可加少量NaN2,以防长菌。洗净凉干的透析袋弯折时易裂口,用时必须仔细检查,不漏时方可重复使用。

新透析袋如不作如上地殊处理,则可用沸水煮五至十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使用。使用时,一端用橡皮筋或线绳扎紧,也可以使用特制的透析袋夹夹紧,由另一端灌满水,用手指稍加压,检查不漏,方可装入待透析液,通常要留三分之一至一半的空间,以防透析过程中,透析的小分子量较大时,袋外的水和缓冲液过量进入袋内将袋涨破。含盐量很高的蛋白质溶液透析过夜时,体积增加50%是正常的。为了加快透析速度,除多次更换透析液外,还可使用磁子搅拌。透析的容器要大一些,可以使用大烧杯、大量筒和塑料桶。小量体积溶液的透析,可在袋内放一截两头烧园的玻璃棒或两端封口的玻璃管,以使透析袋沉入液面以下。

检查透析效果的方法是:用1% BaCl2检查(NH4)2SO4,用1% AgNO3 检查NaCl、KCl等。

为了提高透析效率,还可以使用各种透析装置。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设计与制作各种简易的透析装置。美国生物医学公司(Biomed Instruments Inc.)生产的各种型号的Zeineh 透析器,由于使用对流透析的原理,使透析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超滤

超过滤即超滤,自20年代问世后,直至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很快由实验室规模的分离手段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技术。超滤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化实验技术,广泛用于含有各种小分子溶质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核酸等)的浓缩、分离和纯化。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地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根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过滤、超滤和反渗透三种。微孔过滤所用的操作压通常小于4×104 Pa,膜的平均孔径为500埃~14微米(1微米=104埃),用于分离较大的微粒、细菌和污染物等。超滤所用操作压为4×104 Pa~7×105 Pa,膜的平均孔径为10-100埃,用于分离大分子溶质。反渗透所用的操作压比超滤更大,常达到35×105 Pa~140×105 Pa,膜的平均孔径最小,一般为10埃以下,用于分离小分子溶质,如海水脱盐,制高纯水等。

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冰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失活和自溶。

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超滤技术的关键是膜。膜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规格,可根据工作的需要来选用。早期的膜是各向同的均匀膜,即现在常用的微孔薄膜,其孔径通常是0.05mm 和0.025mm。近几年来生产了一些各向异的不对称超滤膜,其中一种各向异扩散膜是由一层非常薄的、具有一定孔径的多孔"皮肤层"(厚约0.1mm ~1.0mm ),和一层相对厚得多的(约1mm )更易通渗的、作为支撑用的"海绵层"组成。皮肤层决定了膜的选择,而海绵层增加了机械强度。由于皮肤层非常薄,因此高效、通透好、流量大,且不易被溶质阻塞而导致流速下降。常用的膜一般是由乙酸纤维或硝酸纤维或此二者的混合物制成。近年来为适应制药和食品工业上灭菌的需要,发展了非纤维型的各向异膜,例如聚砜膜、聚砜酰胺膜和聚丙烯腈膜等。这种膜在pH 1~14都是稳定的,且能在90℃下正常工作。超滤膜通常是比较稳定的,若使用恰当,能连续用1~2年。暂时不用,可浸在1%甲醛溶液或0.2% 叠氮化钠NaN3中保存。

超滤膜的基本能指标主要有:水通量(cm3/(cm2·h));截留率(以百分率%表示);化学物理稳定(包括机械强度)等。

超滤装置一般由若干超滤组件构成。通常可分为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四种主要类型。由于超滤法处理的液体多数是含有水溶生物大分子、有机胶体、多糖及微生物等。这些物质极易粘附和沉积于膜表面上,造成严重的浓差极化和堵塞,这是超滤法最关键的问题,要克服浓差极化,通常可加大液体流量,加强湍流和加强搅拌。

国外生产超滤膜和超滤装置最有名的厂家是美国的Milipore公司和德国的Sartorius公司。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家是: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杭州淡化和水处理开发中心、兰州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无锡化工研究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天津膜分离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厂、常熟膜分离实验厂、无锡市超滤设备厂、无锡纯水设备厂、天津超滤设备厂、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厂等。从膜的品种,以及从某些研究工作的深度方面看,我国与世畀先进国家的差距不很大,但在膜的质量能及商品化方面尚有较大差距。

在生物制品中应用超滤法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例如供静脉注射的25%人胎盘血白蛋白(即胎白)通常是用硫酸铵盐析法、透析脱盐、真空浓缩等工艺制备的,该工艺流程硫酸铵耗量大,能源消耗多,操诈时间长,透析过程易产生污染。改用超滤工艺后,平均回收率可达97.18%;吸附损失为1.69%;透过损失为1.23%;截留率为98.77%。大幅度提高了白蛋白的产量和质量,每年可节省硫酸铵6.2吨,自来水16000吨。

超滤技术的应用有很好的前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