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单剂量摆药机(单剂量摆药机质控内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2:41   点击:2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单剂量摆药机质控内容

一、工艺流程

1.散管和下管

(1)散管:将检查好的管子沿沟槽散开摆好(置于沟边未堆土的一侧),使承口对着来水方向,插口顺着水流方向。

(2)下管:下管方法分人工下管和机械下管法;集中下管和分散下管法;单节下管和组合下管方式。

2.对口与敷设

管子对口时,应调直管道并使其处于管沟的中心(管道安装中心线)位置。对口时,应留有2~3mm的对口间隙。

一般做法:直线管道对口应用力顶入到听到顶撞声,然后靠管子的回弹可使对口留有2~3mm的最小间隙值;管子插入到弯管时,在听到顶撞声之后再拉回一些即可。对口间隙可用探尺检查,以探尺推进和拉出之差量出对口间隙,按测量结果进行调整。施工中,遇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管道产生纵横方向上的弯曲,在角度不大时,一般不采用管件,而利用承插口的间隙,通过若干根管子逐步过渡来调节此角度。

3阀门及阀门井安装

(1)阀门井安装通常井底为现浇混凝土,安装预制的井圈(或井壁)时要垂直,井底和井口标高,以及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阀门安装阀门通常用法兰式联接,阀门前后采用承盘和插盘式短管过渡。安装时,阀门手轮垂直向上,两片法兰之间加3mm左右皮垫,以“十字法”拧紧螺母,注意螺母应位于法兰同一侧。

1)凡管道中有配件及阀门的地方,管道安装时都应先将这些配件和阀门放到安装位置上,作为这段管子安装的基准点,然后以两个基准点间长度排放管子和下料。

2)配件和阀门放入沟槽之前,应先将与其配合的短管组装好,而不能先将短管与管道连接后再与阀门等连接,否则会给阀门找正和上紧螺栓带来困难,甚至会影响其他接口的质量。

二,管道回填施工

1、沟槽回填质量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在本工程的管道回填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工程各类地下管线回填技术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专项管线回填技术方案,报监理审批后,指导回填作业,确保回填质量和路基质量。

2、在按照《城市道路工程各类地下管线回填技术标准》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以下管道回填质量保证措施。

3、管线回填部位设立标牌,标明回填部位、桩号、分层回填控制厚度、密室度、质控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及生产负责人。

4、回填密实度层层报验,每层回填土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回填下一层。

5、沟槽的回填,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各类地下管线回填技术标准》,先填实管侧三角部分,再同时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以上0.5m处(未经检查的接口要留出)。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

6、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距离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内允许有少量直径不大于0.1m的石块。填土分层夯实或碾压,每层虚厚不大于0.2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填土必须采用小型机械夯实,当填土超出管顶0.5m时,小型压路机碾压,每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

7、在管道回填过程中保护管道本身的安全,回填时管道两侧对称进行,高差不超过750px,保证管道不发生位移或损伤。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留台阶,每层台阶宽度≮厚度2倍。

8、回填质控工作的其它要求

基槽清理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严禁擅自回填。回填作业现场配置质控试验人员,随时检验,层层报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作业。

2. 药品单剂量摆放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为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差错的发生,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医嘱做到班班查对;建立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日查对登记,转抄医嘱者与参加查对者都必须签名。

3、临时医嘱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方可执行。

4、抢救危重病人时,医师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后才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瓶,必须经过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

5、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6、护士长每周查对医嘱1-2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十对即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2、用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瓶、输液瓶等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有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瓶。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和瘀血,血瓶(袋)有无裂痕。

2、查输血单与血袋(瓶)标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是否相符,血袋(瓶)号、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瓶及血量。

4、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必须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输血完毕,应保留血瓶或血袋,以便必要时送检。

四、手术室查对制度

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药物敏试、配血报告。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对术中留取标本应妥善放置、保管,按医嘱及时送病检。

五、药房查对制度

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发出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3、发出药品时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六、血库查对制度

1、配血及其它检查必须对患者的标本(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供血者姓名、编号)进行严格查对,不清楚或错误时,请申请者改正。本科人员不得涂改。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应执行患者及供血者的血型做正反定性的鉴定制度、配血发血双对双签制度。单人值班时配血必须重复一次。

3、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七、检验科查对制度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床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所采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标本立即与科室联系重新留取。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看是否有漏项,对特殊结果,及时复查或与临床联系。

5、送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病理科查对制度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

九、放射科查对制度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

十、理疗科查对制度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十一、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二、功能科及其它特殊检查室查对制度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3. 单剂量摆药机价格

看头发的发量和长短而定:一般男士短头发,发量少的话只要10克左右,发量多又偏长一点话那就要30克左右,女同胞发量多的话头发又长,头发过腰那量就多呢?还要看理发师刷染发膏的时候厚薄也有关:刷的厚一般用量是500克左右,刷的薄一般在300克左右。

4. 单剂量口服摆药机

答东古一品鲜一次放多少可根据做菜量放,如炖肉 ,拌肉馅可多放点,大约放了三十克左右,炒菜可滴上15一2o克左右。

5. 单剂量摆药实施方案

增氧颗粒是我们常用于改善池塘底部生态环境和水质的重要物质,我们在使用增氧颗粒时,应注意其用法用量:

1、夏季雷雨时,天气闷热,气压低,采用全池抛撒增氧颗粒,可防止缺氧引起的浮头、泛塘等现象;

2、杀藻后引起池塘水体缺氧,可全池抛撒增氧颗粒,起到增氧、解毒、除臭的作用;

3、使用消毒剂及治病药物时,全池抛撒增氧颗粒,以便营造良好的环境;

4、池塘的底质和水质发生恶化时全池抛撒增氧颗粒,抑制厌氧菌,改良水体环境;

5、在生物制剂使用前抛撒增氧颗粒,一周一次,用于提高溶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