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型干法造粒机(干法造粒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18:43   点击:1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干法造粒设备

湿法工艺是指在鲜奶液态下进行各种原材料的混合,再经高温喷粉干燥等工序还原成粉状,湿法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混合均匀。

但使用湿法工艺的一主要条件是奶源地和生产地的距离要近,像一些非纯进口的进口品牌奶粉,由于是国外奶源国内生产,因此只能使用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把各种原材料在固态粉状下进行混合,这种方式难以保证配方中的各种营养素混合均匀,工艺简单,成本也比湿法低很多。

2. 干法造粒机

干法制粉工艺为将各种原料单独粉碎到一定粒度后配料细磨,细磨后筛上料重新返回细磨工序,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料经增湿造粒机增湿造粒成含水量约10%~12%的陶瓷粉料颗粒,再经干燥及振动筛分后,筛上料经微破碎后再次进入振动筛,筛下料送至料仓陈腐后,即得干压成形用陶瓷粉料。工艺流程可以表示为:原料粗、中、细碎→配料→细磨→过筛→增湿→造粒→干燥→筛分→陈腐→干压成形。

干法制粉节能优势大:

义科节能官网发布的干、湿法工艺原料制备成本对照表显示,湿法每吨粉料消耗煤60~100kg,电60~80KW·h,水35~40kg,占用场地1500~2000m2;而干法每吨粉料消耗煤为0,电40~60KW·h,水9~12kg,占用场地300~500m2。以日产300吨粉料计算,全年综合节约成本大于750万,节水大于3万吨。姚长青表示,干法制粉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而且对企业也有实际的利益。

3. 干法制粒机设备

干法制粒机是粉体造粒设备的一种,因物料本身含有一定的结晶水,故无需添加任何粘合剂即可直接制成用户所需的均匀颗粒产品,颗粒密度大,无需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减少了工艺流程,不仅降低了造粒成本,并且减少了粉尘污染,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

  干法制粒机根据机械挤压造粒工艺原理,将配置好的,具有一定结晶水的干粉状或微细晶体状原料,挤压成薄片,后经造粒系统,通过筛网制成所需大小的颗粒设备称为干法制粒机。

  干法制粒机原料可通过真空上料机加入料斗或者手工上料,经垂直放置的送料螺杆输送和压缩,被推至两挤压辊轮的咬入角;通过水平放置的压辊,将原料挤压成薄片。

  物料所需的压力通过液压装置线性传送给压辊,液压装置可保持一定的预压力,垂直排列的压辊可保证物料密度的一致性。根据不同颗粒度要求,干法制粒机设备造粒系统中的筛网孔径大小可自由更换。

  将粉体或微细晶体原材料直接制成满足用户需求的颗粒状产品,无需任何中间体和添加剂,造粒后产品粒度均匀,堆积密度显著增加,改善流动性,既控制了粉尘飞扬,又减少粉料浪费。便于贮存和运输,可控制溶解度、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本公司研发的干法制粒机能解决湿法制粒工艺中比较难做的物料。

4. 干造粒机械设备

干磨和湿磨选择跟物料特性有关,如与研磨介质的反应性。研磨时需注意研磨体的选择和料球比。湿磨效率更高一些,但是能耗较大。

球磨分为干磨和湿磨,湿磨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效率高,球磨出的颗粒均匀。因为颗粒在球磨过程中,大颗粒在球磨介质研磨和冲击作用下,就会出现裂纹,裂纹扩展久而久之就会断裂行成小颗粒,即所谓的磨细过程。如果是干磨,那么颗粒在球磨过程中裂纹扩展时,由于球磨球或颗粒间的挤压,形成的裂纹有可能被挤压“闭合”,裂纹不能有效扩展,大颗粒就不能快速断裂形成小颗粒,但如果是湿磨,那么液体球磨介质(水或者无水乙醇等)就会进入形成的裂纹缝隙,阻挡了裂纹的闭合,从而会有效使得裂纹快速扩展下去,会大大提高球磨效率。对于干磨,一般是针对在液体介质中没有反应的材料,如果有反应,那在球磨中就会形成其它物质,那球磨就没有意义,如:水泥就不能在水中球磨。同时,干磨时,由于球磨罐体的设计原因,有时候还会形成死角,在死角的部分物料是球磨不到的;但是湿磨对于干磨也有个弱点,就是湿磨后的粉料要干燥去除水分或其它液体介质,因此会增加能耗和成本。

5. 干法造粒视频

辊干法造粒机工作原理:各种干粉物料从设备顶部加入,经脱气、螺旋预压进入对辊,在对辊极大的挤压力作用下使物料产生塑性变形而被压缩成片状。片状物料再经过破碎、整粒、筛分等过程,得到颗粒产品。

挤压力的大小可根据造粒操作的需要由液压油缸的压力进行调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