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湿法制粒机一步制粒(湿法制粒整粒的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22:56   点击:14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湿法制粒整粒的方法

咀嚼片的制备工艺与普通片剂无太大差别,多采用湿法制粒。一般的工艺流程为:药物前处理、制软材、制粒、整粒与混合、压片、分析检测、成品。化学药物可与辅料直接混合,加一定的润湿剂或黏合剂制软材。

制备中药咀嚼片时,一般先将药材提取、分离得到浸膏,然后加辅料制软材。

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可能因湿法制粒而受影响,可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的方法,能提高药物稳定性,如阿司匹林咀嚼片。

2. 湿法制粒的过程

中兽药颗粒剂产品如麻杏石甘颗粒、板青颗粒等产品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产品,根据兽药质量标准的要求,中兽药颗粒制剂产品的生产通常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主要步骤为:1)药材煎煮提取,制得提取液;2)将提取液进行浓缩,收膏得浸膏,然后于冷库暂存;3)向浸膏中加入辅料,制成软材;4)制粒、干燥,过筛,得颗粒成品。其中,浸膏作为颗粒剂湿法制粒的中间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在浓缩过程中,靠近罐壁的浸膏受热先于中间的浸膏,即边缘的浸膏的浓缩速度大于中间的,这样会导致浸膏的密度分布不均匀,过度浓缩的部分浸膏黏度加大,从而形成了小块状现象;甚至会出现干燥结痂现象,即糊锅现象;这样在收膏过程中,就出现了有小块现象,密度过大的浸膏凝固成固体状,从而导致颗粒成品的性状不均一。

2、在浸膏在冷库存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分层、成块和凝固的现象,导致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浸膏从储罐进入制粒机难度加大,甚至凝固成固体状,制作出颗粒成品色泽不均一,导致颗粒成品性状不合格。

3、浸膏溶化性不完全,尤其冷库存放后浸膏溶化性更差,从而使得制得的颗粒成品溶化性不达标,进而影响药效。

4、浸膏收率低。

3. 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

湿法制粒压片法是将湿法制得的颗粒经干燥、添加适宜辅料后压片的成型工艺。凡药物对热、湿比较稳定,一般可选用湿法制粒压片法。

片剂的生产方法有两种:粉末压片法和颗粒压片法;颗粒制片一般可采用干法制粒;湿法制粒;一步制粒。

4. 湿法制颗粒的方法

大颗粒浴盐的使用方法

1、倒入浴缸中泡澡使用

这个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将适量浴盐倒入浴缸中,然后再加入一些精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浴缸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肌肤缺水而变得发皱。且浴盐一次不要使用过多,和水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好,过多的浴盐也会对肌肤带去一定的伤害。

2、直接将浴盐在身体上摩擦

这种方法对于没有浴缸的人群来说特别适合,在淋雨下将身体清洗干净后,待身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后将浴盐涂抹在身上。在摩擦的过程中或许会有轻微的疼痛感,因为那是在祛除身体的角质。等全身都涂抹均匀以后再将身体打湿,然后一边揉擦一边清洗身体。

5. 湿法制粒的流程

工业中湿法制粒常用的方法有挤压制粒、转动制粒、流化制粒和搅拌制粒等。

湿法制粒首先是黏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粒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黏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的方法。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制粒操作使颗粒具有某种相应的目的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如在颗粒剂、胶囊剂中颗粒是产品,制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物料的流动性、飞散性、黏附性及有利于计量准确、保护生产环境等,而且必须保证颗粒的形状大小均匀、外形美观等。而在片剂生产中颗粒是中间体,不仅要改善流动性以减少片剂的重量差异,而且要保证颗粒的压缩成型性。制粒方法有多种,制粒方法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处方不仅所得制粒物的形状、大小、强度不同,而且崩解性、溶解性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药效。因此,应根据所需颗粒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制粒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