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药怎么制成丸(中药如何制成丸)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5:54   点击:24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中药如何制成丸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一般制作丸药是需要有一定的只要基础的,首先要把药物磨成细粉。

要想把药物黏在一起中医主要是用蜂蜜或者面糊,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到您,

2. 中药制丸怎么制作方法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主要有5个步骤,即粉碎原料、熬炼蜂蜜、混合药蜜、揉搓药丸、分丸干燥等。

1.粉碎原料:将药材粉碎为细末。打好的细末需要用80目左右的过滤筛筛选,防止细末粘连。有一些药材自身含有水分,不易被充分粉碎,可以在初步粉碎的基础上,通过高温加热等方法,使之干燥,之后再继续粉碎。将完全粉碎好的药末,装入干净容器中备用。

2.熬炼蜂蜜:蜂蜜入锅文火加热,待其出现较为密集的小泡后继续加热,等气泡变大,就熬炼妥当了。蜂蜜的熬炼量,应与药粉碎末的重量成正比。一般而言,如果想做较硬的小药丸,可将药末与蜂蜜的比例控制在1:0.7;若是想揉搓较软的大药丸,可将二者的比例控制为1:1。

3.混合药蜜:待到蜂蜜熬炼完成,可趁着锅内热度未散,将药粉缓缓倒入其中,慢慢搅动,直至药粉与蜂蜜完全融合。之后将之揉搓成软硬适中的团状物。

4.揉搓药丸:药蜜混合完成后,趁其还未冷却,及时将之揉搓为大小适中的药丸。

5.分丸干燥:将揉好的药丸铺平晾凉,待其干燥后,按剂量分装。

3. 中药如何制成丸药

药粉是将你所需要用的药物捣碎磨成粉,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

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

4. 中药如何制作成丸

要看你是什么中药,可以做成蜜丸、水丸。蜜丸制作方法:

1、蜂蜜用量:一般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是10:3,炼蜜与水的比例为1:3。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变蜜水浓度与用蜜量。

2、制作步骤:

(1)起模: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蜜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水丸的制作:水丸亦称水泛丸,系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药汁或其他液体为粘合(润湿)剂制成的小球形丸剂。水丸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开始由处方中一部分药物的煎汁与另一部分药物的细粉以滴水成丸 的方法作成煎服丸剂,而后逐渐演变,以各种水溶性液体为粘合剂,用泛制法将方中全部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小丸。丸径一般在φ2.5~φ10之间。

5. 中药丸怎么制成的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

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药粉,配备1200~1500g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炼蜜的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炼蜜时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炼好了。(如果蜂蜜炼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药丸,当然,太过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炼蜜分为三种,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即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中蜜”是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将嫩蜜继续加热至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纤维的药材制丸;“老蜜”是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约能出炼蜜800g左右,1000g中药粉,大约须用炼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调药与和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搅拌,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当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药丸不易成形)。如果开始时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像和面一样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和丸:为避免药团粘手或粘器具,搓条与和丸时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进行,这样不仅不易沾粘,还能使丸药圆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即可,余皆准此。

6、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外形圆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润,无可见纤维或其它异色点,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然后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6. 中药如何制成丸剂

丸剂是指中药细粉或中药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可分为水丸、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和微丸等类型。丸剂也是中成药中古老剂型之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已出现了丸剂的名称。其后有《黄帝内经》中有四乌鲗骨一茹丸的记载。

早期的丸剂是在汤剂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应用蜂蜜、糖、米粉糊及动物胶汁作丸剂的赋形剂,为丸剂的制备、应用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后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使丸剂在制备和种类上亦有不少发展。

7. 中药怎样制成丸

一是办理营业执照。有些省份允许成立小作坊的合伙企业,有的省市要求必须成立有限公司。

二是办理生产许可证:食品的生产,都要获得生产许可证之后才能生产。申请生产许可证是要到本地食药监局(有的是市场监管局)办理的,具体申请流程到食药监局咨询即可。

8. 中药用什么才能做成丸

可以,中药成丸并不会影响药效。

起模: 首先将所用的中药材粉碎,过筛。制成药粉。

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

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