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暖绝热层(地暖绝热层保温板铺设要求)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3 07:31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地暖绝热层保温板铺设要求

1、绝热层材料的性能、品种、厚度、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对绝热层材料的性能、品种、厚度、构造做法等提出要求。地面工程施工完成后,其热工性能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13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等的规定。

2、建筑物室内接触基土的首层地面应增设水泥混凝土垫层后方可铺设绝热层,垫层的厚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首层地面及楼层楼板铺设绝热层前,表面平整度宜控制在3㎜以内。 说明:对建筑物室内接触基土的首层地面及楼层楼板铺设绝热层的前提条件作出规定。

3、有防水、防潮要求的地面,宜在防水、防潮隔离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再铺设绝热层。

4、穿越地面进入非采暖保温区域的金属管道应采取隔断热桥的措施。

5、绝热层与地面面层之间应设有水泥混凝土结合层,构造做法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混凝土结合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0㎜,层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200㎜的Φ6钢筋网片。

6、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上、地下交界部位楼板的绝热层应采用外保温做法,绝热层表面应设有外保护层。外保护层应安全、耐候,表面应平整、无裂纹。

7、建筑物勒脚处绝热层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区冻土深度不大于500㎜时,应采用外保温做法; 2)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500㎜且不大于1000㎜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3)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1000㎜时,应采用内保温做法; 4)当建筑物的基础有防水要求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5)采用外保温做法的绝热层,宜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

8、绝热层材料不应采用松散型材料或抹灰浆料。

9、绝热层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有关规定。

2. 地暖绝热层保温板铺设要求高吗

一、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1.使用水平尺校队地面平整度,1米以内高低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2.卫生间或者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应该做好防水层或者铺设一层防潮膜。

二、地暖墙体保温条施工:1.墙体边界保温材质建议应为发泡EVA材质,低吸水率并且具有伸缩膨胀余量。2.墙体保温条连接处应使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少于10mm。3.地暖回填施工时应该做好监管工作,不准直接扯掉或者损坏墙体保温条。

三、地暖保温板施工:1.保温层常规区域铺设挤塑板选用2公分厚度即可,对于有潮湿环境或者保温性差的区域应选用大于2公分的厚度。2.保温板铺设之间的缝隙应不大于5毫米,还要注意板材表面的平整度,高低差应低于5毫米。

四、地暖反射膜施工:1.反射膜之间拼缝处实施搭接,搭接宽度为20mm至50mm。2.反射膜铺设应注意方格整齐,方便施工时计算地暖管或发热电缆的间距。

五、地暖卡丁施工:依据布管走向均匀安装卡钉,直线距离卡钉可以每隔400mm至500mm卡一个,转弯处确保管道弯曲半径要求,采用双卡定施工形式去固定弯头,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200mm至300mm。

六、地面管道施工:1.地面管道应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间距和走向铺设,保持平直,管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0mm。2、地面管道施工时,圆弧的顶部应用管卡固定,塑料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8倍。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倍,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5倍,最大弯曲半径不得大于管道外径的11倍。3.地面管道铺设与墙面的间距宜为10至15cm,每个环路实铺长度与设计误差不应大于8%。4.地面管道施工不应有接头,在铺设过程中如有管道损坏或者渗漏现象,应当整根更换,严禁拼接使用。铺设每个回路长度也都有限制。16x2.0mm管道一个回路最大的铺设长度应小于90m;20x2.0mm管道一个回路最大铺设长度应小于120m。

七、伸缩缝施工:1.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0X10﹣6m/(m.℃),间距为6米时,其膨胀余量为2.7mm,考虑施工方便,伸缩缝的厚度不低于8mm。与绝热层紧密连接,起到防止透过墙体散失。2.当地面施工面积大于30平方米或边长超过6米时应按不大于6米间距设置伸缩缝,每个过门处设置伸缩缝,房间可以单独计算。铺设处管道应使用长度不小于20cm的保温套管,地表面施工时大理石或瓷砖间的拼缝处应和伸缩缝的重叠。3.石材、瓷砖在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界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伸缩缝铺设是从挤塑板上边缘到回填层上边缘做到高出回填层上表面10mm至20mm。

八、分水器保护罩和卡扣施工:1.分水器水平安装,中心距宜为200mm,距离地面不应小于300mm。2.分水器的直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道直径,且最大的断面流速≤0.8m/s,每个分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

九、地暖专用生料带施工:1.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和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密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5密封管螺纹》GB/T7306的规定。2.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可使用厚度不超过0.25mm的密封材料密封处理。

十、地暖专用弯管器施工:1.填充层材料宜为豆石混凝土或砂浆,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砂子为河砂,河卵石的粒径须在0.5~1cm之间。2.为避免回填层开裂,一般在管道上方1cm处铺设钢丝网,网片大小应基本覆盖加热管密集区。3.混凝土应依据伸缩缝的设置进行分区域浇筑,回填4小时后开始养护,定期进行浇水养护。4.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系统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超过48h才能卸压。

3. 地暖保温层的挤塑板阻燃要求

有要求

地暖保温板防火等级是按照国家标准划分为B1、B2、B3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防火性能有一些差别。三个级别分别是:B1级(难燃)、B2级(可燃)和B3级(易燃)。目前最佳的保温材料是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最低的当为挤塑板和聚氨酯,市场目前流行的地暖用保温材料为挤塑板,挤塑板按照阻燃等级分为B1,B2和不阻燃级别,B1级挤塑板离火自熄,阻燃效果很好,

4. 地暖绝热层保温板铺设要求标准

地暖铺设规范—地暖铺设操作流程的介绍:

1、对找平层的要求:地板采暖工程施工前要求地面平整,无任何凹凸不平及沙石碎块,钢筋头等现象。因此要求土建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将地面清扫干净。电线管只允许垂直穿过地板供暖层。

2、分集水器的安装:应与地面垂直,牢固固定于墙面。立管高不得小于150mm,不宜大于700mm,而且每层分配器安装位置宜相同。

3、保温层的铺设:在不需要损失热量的地方铺设聚苯板,加铺铝箔。 地热保养: 使用地热地板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地给地坪和地板加热。安装时,地表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 在安装前,要对水泥地面逐渐升温,每天增加5℃,直至达到18℃左右的标准为止。

在安装完成后的头3天内,要继续保持这一温度,3天之后才可根据需要升温,并且每天只能升温5℃。

第一次使用地热采暖,注意应缓慢升温。

首次使用时,供暖开始的前三天要逐渐升温:第一天水温18℃,第二天25℃,第三天30℃,第四天才可升至正常温度,即水温45℃,地表温度28℃~30℃。

5. 地暖保温板厚度

在无论水地暖还是电地暖的安装过程中,保温板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它能保护地暖系统发出的热量不会散失到楼板下面去。一般家装地暖中,挤塑板的规格通常为150*100*2cm、200*120*2cm。一般厚度都为2cm,厚的有2.5的,很少超过这个厚度的了。通常为了便于运输和施工,长度不会超过2M,宽也不会超过1.5M。长度和宽度有多样的,可以向厂家要求定制的

6. 地暖保温板施工工艺

应该铺保温板。家里装修家里供暖方式采用地热供暖的话。那么施工的时候再地热管路下面一定要铺一层保温板。铺保温板的目的就是预防热量外流渗透到楼下。有的施工单位也会采用金属隔热膜。但是效果没有保温板效果好。所以选择保温板是最佳选择。

7. 地采暖保温板防火要求

一)采用内保温系统的建筑外墙,其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火A级的保温材料。

2、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保温材料。

3、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二)采用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外墙,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2、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3、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三)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时,该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B2级时,保温材料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除上述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

2、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

(四)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耐火极限符合有关规定的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外,当按有关规定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

(五)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六)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不应低于B1级。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的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屋面与外墙之间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七)电气线路不应穿越或敷设在燃烧性能为B1或B2级的保温材料中;确需穿越或敷设时,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设置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的部位周围应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

(八)建筑外墙的装饰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若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则可采用B1级材料。

8. 地暖保温板铺设规范

1、做地面保温系统铺设前应保证土建地面墙体均已完工,并做过基础找平,场地内无其他工种在施工。

2、施工室内温度应该符合所用管材要求合理使用温度,因为环境温度和管材的弯曲半径有密切关系。

3、清扫地面和墙体,使用水平尺校对地面平整度,1米以内高低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墙面或地面凸出部 分用铁铲铲除,用混凝土填充地面坑槽。

4、卫生间和别墅底层应该做好防水层或者铺设防潮膜。

9. 地暖绝热层保温板铺设要求规范

首先,地暖保温板必须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环保性。保温板和地暖管接触,温度在45~60度,很容易导致材料挥发有毒或有味的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然后,地暖的保温板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保温隔热可以阻止热量向楼板传递和向邻户散失,保证热量单方向传导。地暖的保温板空隙率越高,闭口空隙越多,导热系数就越低,保温隔热性能也就越好。

最后,就是地暖的保温板应该具备抵抗受压变形能力。这样可以承受混凝土以及地板和地板上活动荷载的压力,承压能力好就不会出现受压不均匀而变形,导致混凝土填充层和地板出现裂缝。(推荐使用发泡水泥,承压能力高。)

10. 铺地暖保温板前地面的要求

都需要找平

(1)铺地暖前施工准备:

1.1做地面保温系统铺设前应保证土建地面墙体均已完工,并做基础找平,场地内无其他工种在施工。

1.2施工室内温度应该符合所用管材要求合理使用温度,因为环境温度和管材的弯曲半径有密切关系。

1.3清扫地面和墙体,使用水平尺校对地面平整度,1米以内高低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墙面或地面凸出部分用铁铲铲除,用混凝土填充地面坑槽。

1.4卫生间和别墅底层应该做好防水层或者铺设防潮膜。

(2)地暖铺设后,混凝土回填

2.1混凝土回填层的厚度一般在3-5CM左右,最低不应小于3CM。

2.2回填层的混凝土配比应严格执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测方法标准》的比例标准。

2.3地暖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后 48 小时内完成混凝土填充层施工

2.4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 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