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机采和手采的区别(茶叶机采的优缺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2:50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机采和手采的区别

(1)倾斜长壁采煤法适于缓斜薄及中厚煤层,以及被断层或岩浆岩破坏的不能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的采区。倾斜长壁工作面按推进方向分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两种。如煤质较硬或顶板淋水较大,一般宜用仰斜开采;如煤层厚度大,煤质松软容易片帮,宜用俯斜开采。回采工作面一般应朝大巷方向推进,即水平大巷上方的煤层用俯斜方式开采,水平大巷下方的煤层用仰斜方式开采,以利于工作面通风和巷道维护。在地质条件适宜的矿井中,本法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

  优点是:①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投产快。据苏联矿井对比资料,在相同的矿山地质条件下,倾斜长壁开采比走向长壁开采的巷道长度减少10~20%,大型矿井的建设工期可缩短1~2年。②运输系统和通风系统均较简单,回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效果好。③易于实现等长工作面,减少了由于工作面长度变化而增加拆装自移式液压支架和接长或缩短输送机的工序。本法的缺点是倾斜巷道距离长,使辅助运输和行人比较困难。中国自7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适用于倾角12°以下的煤层,机采和炮采可扩大应用于开采15°~18°的煤层。国外采用俯斜综采工作面开采倾角为33°的煤层已获成功。

  (2)走向长壁采煤法指的是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在回采工作面的上方和下方沿走向分别布置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构成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之间的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通道,并沿煤层走向方向从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下山)方向回采。

  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有两种:①后退式,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石门)推进;②前进式,由采区上山(或石门)向采区边界推进。中国各矿区大都采用后退式回采。在综采采区,为减少综采设备的长距离搬移,有的采用混合式,即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用前进式回采至采区边界后,将综采设备搬移至下区段边界的开切眼中,用后退式回采。

2. 茶叶机采的优缺点

常规茶园的周期修剪主要包括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

主要目的是平整树冠面,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轮茶萌发,提高鲜叶质量等。

修剪程度越深,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越大,茶叶开采期也越迟;而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尽可能多地提供鲜叶原料,因此,要合理运用3种修剪方式,促进多产优质鲜叶,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根据采摘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手采茶园和机采茶园。

手工采摘灵活机动,适应性强,能按名优茶制作要求采摘标准芽叶,故而手采茶园应以生产名优茶为主。

春季鲜叶是生产名优茶的最佳原料,而茶树枝梢上越冬芽是形成春茶鲜叶的基础,所以,手采茶园在园相和树势尚可的情况下,可多用超轻修剪方法,尽量减少轻修剪和深修剪次数,尤其要避免秋冬及早春程度较深的修剪措施,以保留足够数量的越冬芽叶,确保春季名优茶产量;若茶园的园相和树势较差,需要用轻修剪或深修剪措施调整,宜将轻修剪或深修剪安排在春茶后进行,以保证当年及翌年春季名优茶产量不受影响。

机械采茶效率高,选择性差,机采鲜叶通常难以达到名优茶的采摘要求,因此,机采鲜叶主要用于加工大宗茶。

机采方法对茶树的采摘面也有相应要求,所以,机采茶园修剪要使用与采茶机相匹配的修剪机,以便形成适合机采的采摘面。

机采茶园的轻修剪宜选择在秋冬季或早春;深修剪可安排在夏茶后,到翌年春茶萌发前再用修剪机整理冠面。

3. 手采茶叶的方法

采芽茶叶用母子和十指摘茶叶蕊。

4. 茶叶机采和手采的区别在哪

茶青,指的是从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叶子,作为加工成干茶(成品茶)的原料。一般铁观音茶青以“三叶一梗”为佳(或称“一芽双叶”)。

【采摘方式分为手工采和机采:】

手工采:包含直接手摘、镰刀/小剪刀采割和大剪刀收采三种方式。直接手摘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差,且采茶工的手指非常容易受伤,上个世纪90年代前用此种方式;90年代后“大剪刀收采”开始流行,特点是效率高出数倍,但采下的茶青长短不齐且多有断叶,质量不高,多用于数量巨大的色种,偶也用于铁观音;90年代末,镰刀/小剪刀采割方式在铁观音采摘中得到流行,特点是可保持一芽双叶采割,效率略高于传统的直接手摘方式、采茶工的手指也不容易受伤。

机采:自动机械采茶,优点是效率最高,缺点与大剪刀收采类似。在实际条件下,采摘方式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采铁观音不一定总能采取“镰刀/小剪刀采割”成“一芽双叶”的理想方式,原因在于铁观音制造要求在晴天进行,但一个茶季中的晴天往往非常有限,此时采茶效率问题凸显,为赶天时往往要求在短短几天内将所有观音茶青收采完毕,此时就必须用大剪刀收采方式或者机采方式——这两种方式很难制造出极品茶,但在晴天条件下制造出中高档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5. 采茶叶的采是哪个采

茶叶树上扔熟一点一点的办下来就是这样摘的

6. 茶叶机采和手采的区别是什么

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茶树经开采后,春茶应每隔3~5天采摘一次,夏、秋$5〜8天采摘一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就应封园停采。

  其他茶区,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在实行机械采摘时,当春茶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夏茶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秋茶有40%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就要进行机采。为提髙机采茶园经济效益,特别是春茶前期,在机采前先进行人工采茶,以便制作名优茶。

  这样,机采批次,春茶为1次,夏茶1〜2次,秋茶为2~3次。为促进机采茶树的旺盛生长势,对机采茶园应比人工手采茶园提前20天左右停采封园。

7. 茶叶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区别

“传统手工壶”是指不借助模具制作的紫砂壶。手工者,完全以双手制作。那么用模具制壶是不是手工制壶?茶叶的一个分类方法是将茶叶分为机制茶叶和手工制茶叶,把制茶时以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制成的茶叶称为机制茶,把从采摘起全部以手工制成的茶叶称为手工制茶。这样看来,在紫砂壶制作中使用了机械代替手工工序才是非手工壶。即使借助工具,仍以手工完成各个步骤的制壶方法应仍为“手工”制作。

8. 采茶机采的茶叶会不完整吗

茶树采摘的对象是新梢,它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是茶树制造养分的“工厂”,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关健是实行合理采摘。合理采摘就是根据茶树的生长特点,正确解决好茶树采叶与留叶的关系。茶叶采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按照标准及时采摘

一般随着新梢的生长,叶重量是增加的,但对茶叶品质有利的一些化学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等都是减少的,也就是说品质是下降的,因此,必须按照所制茶类对鲜叶的要求及时采摘。

(二)合理留叶

茶树什么时候留叶好,应与茶树生长情况、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收益综合考虑。一般可在春茶后期留叶采摘。并根据春茶留叶情况,再在夏茶适当留叶,有些高山茶园或低山生长不良的茶园,也可采用不采或少采秋茶,实行提早封园办法来留叶。留叶数量,过多过少都不好,留叶过多,分枝少,发芽稀,花果多,产量不高;留叶过少,虽然短期内有早发芽,多发芽,近期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留叶少,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养分积累不足,茶树容易未老先衰,茶区群众经验是:留叶数一般以“不露骨”为宜,即以树冠的叶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为适宜。

(三)掌握好开采期

采摘周期与封园开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鲜叶的日期。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一般名优绿茶区,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况下,春茶当蓬面有5%—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所以,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了,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采摘周期是指采摘批次之间的间隔期。采摘周期应根据新梢生育状况,结合采摘标准而定。一般绿茶都是用手工采的,春茶每隔3—5天采一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一次。如果用机器采茶,因现有采茶机都没有选择性,很难分批采摘,一般每季茶只采1-2批。封园期指停止采摘日期。封园期迟早,主要关系到茶叶产量与茶树生长,具体应视环境条件与茶树生长情况而定。冬季气候温和,培肥水平高,茶树生长好,当年已留适量叶片的,原则上可采到最后一批新梢止,反之,应提早封园。

(四)鲜叶集运

鲜叶采下后,首先必须从鲜叶的嫩度,匀净度,鲜度等三方面进行验收,而后参照代表性样品,评定等级,称重过磅,登记入册。但叶一定要做到按级归堆。即使是同一等级的鲜叶,也应做到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晴天叶与雨天分开,正常叶与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与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分开,这些鲜叶如果混在一起,由于老嫩不一,不但给茶叶加工带来麻烦,而且会降低成品茶品质。为了保持鲜叶的鲜度,防止发热红变,采下的鲜叶要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快装快运给茶厂加工。装运鲜叶的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这样,既可防止细菌繁殖而产生异味,又能流通空气,防止茶叶发热变红,实践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竹编网眼篓筐是一种比较好的盛茶器具。盛装时切忌紧压,及时运送加工厂,按要求分类分级摊放,防止腐烂变质,这是鲜叶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五)采茶技巧

从茶树新梢上摘取芽叶的手段,有手采和机采等。

1、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2、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掐采。

3、手采茶方法有三种,一是掐采,又称折采,不提倡这一采法,二是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这是有机绿茶的主要采法。三是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亲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 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

注意事项

注意:机采茶鲜叶质量基本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茶园连续机采三、四年后,芽叶逐步变小,密度增加,叶片变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