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揉捻机45型多少千瓦(茶叶揉捻机转速一般是多少)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9:51   点击:2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揉捻机转速一般是多少

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以重压为主,转速要控制“慢、快、慢”,两者要相应地配合,即揉捻开始时叶团需要一定压力,但压力不宜太大,否则,叶子受单方面力的作用而重叠起来。

2. 茶叶揉捻机型号及参数

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之茶叶揉捻机。

它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莲花座设有数片莲花片由传动组带动莲花片做开、合之动作,对茶叶进行揉捻及压缩,并由另一驱动马达带动莲花座旋转,并配合卷布杆,将布质袋自动绕卷成结,令布质袋之容置空间逐渐缩小,达到对茶叶双重揉捻及缩小体积之功能。

另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一卷布杆,设于揉捻机之盖板上,卷布杆中间设有两缺口,以便收缩茶叶布质袋内之茶叶体积;莲花座,包括有多个具弧度之莲花片,莲花片背后设有连杆,其两端以绞链方式与连杆固定环及支杆组合,支杆之另一端与支杆固定环亦以绞链方式结合,连杆固定环底下连结一心轴;传动组,包含有传动螺杆,设于莲花座之二侧,传动螺杆上设有螺帽,两螺帽之间搭接一推板,推板上方设有一推板固定环,并螺固为一体,推板固定环与支杆固定环内装设一止推轴承,两传动螺杆上设有齿轮,配合链条及惰轮,可同步传动两传动螺杆;利用两组独立之传动结构带动心轴使莲花座旋转及带动传动组之传动螺杆作正、逆向之旋转令推板上下移动使莲花座之莲花片作开、合之动作并将茶叶收缩、揉捻。

3. 茶叶揉捻机使用方法

①.将摘取的新鲜茶叶放置在晾青架上,至叶色开始转暗时翻青一

次;距放置晾青开始时5~7小时进行第二次翻青;距放置晾青开始时18~20小时进行第三次翻青;距放置晾青开始时24小时晾青结束;

②.将经步骤①晾青好的茶叶倒入揉捻机中,同时将摘取的鲜松果

菊花蕊亦倒入揉捻机中,其中茶叶与松果菊花蕊的质量比为99:1 ;茶叶与松果菊花蕊采用揉捻机揉捻2~3小时;

③.将揉捻完成的茶叶与松果菊用手工分开块状并抖松,然后置于

恒温发酵房,恒温发酵房温度保持在18°C ~22°C,保持90%以上湿度,发酵3~4小时;

④.三段式烘干:第一次于110°C~120°C下烘干10~30min ;第二次

于 110°C ~120°C下烘干 10~30min ;第三次于 100°C ~120°C下烘干 20~30min ;

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30min,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5~8小时;

⑤.筛理:烘干结束后在竹匾上自然冷却,用竹筛进行筛理和罐装。

4. 茶叶揉捻机转速一般是多少度

机制绿茶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粗糅、中揉、精揉三大步骤,这三个过程的衔接是紧凑而有序的,要求精准细致。

粗糅

机制绿茶(煎茶)初制工序。继蒸汽杀青、去湿散热工序之后,在具有特殊结构的粗糅机中揉捻,以除去茶叶水分,为形成深绿油光、条索紧圆挺直的茶叶品质奠定基础。粗糅叶质量要求:叶尖完整,干湿均匀,具有黏性,深绿有光,含水率63%-69%

中揉

机制绿茶(煎茶)初制工序。粗糅之后,茶坯由输送带送至中揉机,在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达到去除水分,解散团伙,进一步揉捻整形和发展香气。一般情况下,中揉叶温37-40℃,转速22-28转/分,时间20-25分钟。中揉叶质量要求:叶色青黑色,有光泽,嫩茎梗鲜绿色,茶条紧结匀整,手握茶叶成团,松手即弹散,含水率32%-34%

精揉

机制绿茶(煎茶)初制工序。茶坯经过粗糅、中揉工序后,已初步干燥成形,此时再进入精揉机,在热和综合机械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整形,使茶条伸直圆整,色泽纯一,去除部分水分,煎茶品质基本形成。精揉叶含水率为13%左右,茶条圆紧而伸直,有尖锋,断碎少,无茶块,色泽鲜绿或深绿带油光。

5. 茶叶揉捻机工作原理

是的,皮带轮越大,轮周就越长,这样转速就慢点。

6. 茶叶揉捻机转速一般是多少转

铁观音为历史名茶,属青茶类,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制作工艺: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干、包揉、复焙、复包揉、足火。

  萎凋 萎凋分晾青和晒青。晾青实际上是摊青。鲜叶薄摊在竹筛内,置于摊青架上,在摊青过程中轻翻2-3次。上午采的鲜叶摊到下午,与下午采摘的鲜叶一起晒青。

  晒青在当天下午待日光转弱时进行,时间是20-30分钟。晒时叶子薄摊在竹筛内,放在晒青场或连架移出室外,中间翻一次,当叶色转暗绿,手持芽叶基部,叶片向下垂,失重8%--10%。气温高、日光充足时以晾青代替晒青。

  摇青(做青) 摇青采用竹制的圆筒式摇青机,有电机带动,每分钟30转。气温低湿度小的北风天气,宜重摇;温度高、湿度大的南风天气,已多次轻摇。摇青次数,转速和程度要根据季节气候不同灵活掌握。

  一般原料嫩的少摇,原料老的多摇。

  含水量高的水仙品种多摇,含水量低的乌龙品种少摇。

  摇青不足,汤味涩口,苦而不甘。

  摇青过度,香气低沉,叶低死红不活,外形色枯。

  杀青 杀青的目的促使叶子在摇青过程中所引起的变化,不再因酶的作用而继续进行。

  青茶杀青过程中失水量比绿茶杀青失水量要少得多,只有15-22%左右。

  杀青的温度致使叶子具有悦鼻类似成熟水果的香味,这种香气的形成,必须要有做青的过程中正形成的香气为基础,同时也必须要有高温杀青的条件。如果杀青温度低,杀青不足,叶内水分不易蒸发,青气不能得到发挥,制成的茶叶外形不乌润,内质:汤暗浊,味苦涩,青气重,香气不高。

  但火温过高也不利,如温度过高会产生焦味。

  揉捻 揉捻是形成青茶外形卷曲折皱的重要工序。因此,必须采取热揉,少量重压,短时,快速的方法进行。否则,杀青叶冷却反变硬发脆,揉不成条,投叶多,时间长当产生水闷气。

  初干 茶条在作用下进一步破坏残余的酶的活性。蒸发部分水分、浓缩茶汁、凝固于茶条表面。同时茶条烘热后。柔软性、黏结性和可塑性都增强。便于包柔成型。

  包揉 包揉就是铁观音初制的独特工艺,是塑造外形的重要手段。它运用“揉、搓、压、抓等手法,进一步揉破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使茶条紧接、圆实、呈圆珠装的外形。

  复焙 主要是蒸发部分水分,并快速提高叶温。改善理化性为复包揉创造条件。

  复包揉 复包揉的是 包揉的继续。大都用茶巾和速包茶袋操作。一直揉捻至条形符合要求。

  足火 足火是茶叶初制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进一步散发茶叶多余的水分。使之达到干燥。固定已形成的品质。便于贮藏。同时茶叶在热作用下,使内含物进行化学变化。如;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糖类的焦糖化,形成焦糖香,增进香气和滋味。

  

7. 茶叶揉捻机是不是越大越好

一般采用55型揉捻机揉捻,投叶量35~40kg。揉捻过程掌握加压稍重,揉时稍长的加工要领。时间60~70min,可分段数次揉捻。揉捻加压的轻、重、轻过程,掌握以茶枝刚要溢出为适度。如日生产量低,可在专门的小型名优茶烘箱中进行。烘箱温度调至120℃左右,毛火温度稍高些,回潮后进行足火,至手捻干茶成粉末,下烘摊凉。

8. 茶叶揉捻机揉捻时间

火候对手工炒茶来说至关重要,双手的力道和速度全凭个人经验,炒制茶叶一般包含杀青、揉捻、定型这三个工序,需要2个小时,然后再进行干燥、择茶、提香、摊晾等工序,整个炒茶过程需要4小时完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