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制茶杀青机(手工茶杀青)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08:04   点击:2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手工茶杀青

“杀青”,做茶工序中的杀青可跟拍电影说的杀青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杀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茶工序,制绝大部分的茶都需要杀青,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杀掉”青气,才能散发香气

茶树鲜叶与其他很多植物的叶片一样,如果轻轻揉搓,会产生一种植物的清香,还会有一种令人不那么舒服的青气,通常可以称之为青臭气、青草气或者生青气。

杀青,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叶放在在热锅里炒制。如此一来,一些青气会散发出去,一些青气会转化为香气物质。

二、把茶叶炒软了,才能进行后续步骤

炒茶跟炒菜很像,茶树鲜叶下锅翻炒几下,一些水分通过热气挥发散失,本来硬而脆的茶叶马上就会变得柔软。

变软之后的茶叶,可塑性变强,之后就可以进行揉捻,把茶叶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三、终止发酵,把茶类定格

茶香散发、茶条变软,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要说到杀青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便是终止发酵。

我们常说,茶按照制茶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而制茶工艺最本质的区别是发酵程度的差异。

就像相机“咔嚓”一样,把画面定格,也把时间停住。杀青则是把茶叶的发酵过程停住,茶的种类因此确定下来。

茶叶不经发酵马上杀青,就形成了不发酵的绿茶。

茶叶发酵一段时间再杀青,就形成了半发酵的乌龙茶。

茶叶彻底发酵不需要杀青,就成了全发酵的红茶。

茶叶不经发酵马上杀青,就形成了不发酵的绿茶。

茶叶发酵一段时间再杀青,就形成了半发酵的乌龙茶。

茶叶彻底发酵不需要杀青,就成了全发酵的红茶。

为什么杀青能把发酵停住呢?原来,茶叶发酵需要茶叶中一种叫“酶”的东西来催化,酶怕高温,杀青把酶杀死,发酵也就终止了。

那么杀青是如何操作的呢?

绝大部分的茶采用的杀青方式是炒制,只不过不同的茶所使用的炒制工具和手法有所不同而已,

此外,还有极少一部分茶采用蒸汽杀青,简称蒸青。蒸青是一种很古老的绿茶杀青方式,即蒸制茶叶,去除茶叶青气,终止茶叶发酵。现在仍然使用蒸青工艺的还有湖北的恩施玉露和日本的煎茶、抹茶等。

那么总结一下,茶叶杀青主要有三个作用:

去除青气散发香气;

使茶叶失水变软;

终止茶叶发酵。

杀青如果杀得不足,那么茶就会有一股令人不悦的青味,如果杀过头了,茶叶便会发黄发暗,甚至焦边。

2. 手工茶杀青温度

茶叶杀青的温度是200~260℃。

杀青顾名思义就是破坏鲜叶的组织,杀青过程即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茶青得当,则可以形成茶叶的关键品质,而杀青不到位,则茶叶有涩味,但如果温度过高,又会使茶叶变焦。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1、适当高温,先高后低

炒青过程中,叶温升高,酶促活动迅速增强,在酶的最适宜活动温度20-45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度,酶活动性增加一倍。

2、闷炒为主,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闷炒能使炒青叶充分吸收锅的辐射热能,也利用了叶间的水蒸气热能,升温快,受热均匀,在三、四分钟内达到叶温70度以上,扬炒须要五六分钟。

3、快速短时,程度稍轻

炒青中采用适当高温和闷炒为主的方法。炒青叶在锅中升温快,三、四分钟叶温可达70度以上,制止了酶促作用。

4、掌握适当的投叶量

投叶量太多,炒青叶温升慢,翻动不均匀,易继续红变,产生浸润状褐红色,品质下降;投叶量太少,炒青叶不能闷炒,失水多,叶子部分不能翻炒,易焦灼,生产效率低。

5、根据不同的做青叶掌握炒青

(1)发酵程度

发酵程度适当的鲜叶,一般含水量较少,叶尖略干枯,易于焦灼,炒青应稍低温,多闷热,以保持适量水份;发酵不足的应适当高温,闷炒结合扬炒,以散发水份与青气,炒青程度充足。

(2)品种

香气高强,叶张薄黄的品种,如黄旦、本山,炒青温度宜稍低,炒青程度略轻,但应及时揉捻和烘焙,青味浓强的肥厚品种,如大叶乌龙等宜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

(3)季节

春茶宜适当高温和炒青充足;夏暑茶锅温可稍低,程序充足,以防在高温气候下,继续发酵变色,秋茶可低锅温闷炒保水,程度稍轻一些。

(4)嫩度

成熟度高的做青叶,纤维素多,含水量少,宜低温闷炒为主,程度略轻,较细嫩的做青叶,含水量多,多酚类物质多,应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以散失较多水份,便于揉捻,同时可减少苦涩味。

6、根据不同的炒青机具掌握炒青

不同的炒青机具,由于性能不同,为达到适当的失水程度,要注意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3. 手工茶杀青炒茶锅茶叶整形理条机清洁环保电炒锅

龙井茶也分春,秋季的

春茶中特级的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峰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的话嫩绿明亮,清香或者嫩栗香,滋味清爽或浓郁,叶底嫩绿!

夏秋茶:色泽暗绿或者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比较粗糙,滋味比较浓,略微有点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口感比春季茶差蛮多的!

辨别的话也比较细:

第一:可以从色泽,上好的当然是狮峰龙井,色泽呈墨绿色,绿色和黄色很自然。

第二:从香气,上好的龙井茶香味很浓,高级的茶放入杯中,拿盖子闷几分钟,揭盖时候会有一种兰花豆的香气。

第三:品,高级的龙井口感香郁的同时有醇厚感,味蕾有一种滑滑的感觉,咽几口口水,会发现清雅的蜜糖甜充斥整个口腔。

第四就是:观,本地龙井往往长短参差,茶芯,茶片,茶末往往没有全部扇掉,另外一般好的龙井比较圆润。

希望帮到楼主

4. 手工茶杀青程度判断

首先说茶叶有这几千年的文化~当然也是茶叶火候大不如火候小炒出来好喝,茶叶采摘回来后要先挑选凉晒后,小火加温,手工搓揉,再加热小火炒制,要反反复复加热晾晒搓揉,才能小火加热才能把各种茶叶的原料芳香保留好,然后才能装盒包装,使其完美漂亮。

5. 手工茶杀青茶叶发黏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泡法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泡法: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

1、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6、好了,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普洱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普洱又泡好了。

8、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9、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6. 杀青 炒茶

茶叶杀青原理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1、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2、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3、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中国。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作品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中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中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某家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中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7. 手工茶杀青时间

绿茶杀青适度的标准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茶树鲜叶中所含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不同温度而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在15~25度左右,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则活性开始明显下降。当温度达到65~70度以上时酶的活性开始出现动钝化。当叶温升高到80度时,酶蛋白几乎全部变性,而温度接近100度时,几乎所有酶都会在顷刻间失去催化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