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隧道式灭菌烘箱(隧道式灭菌烘箱压差范围)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02:05   点击: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隧道式灭菌烘箱压差范围

上脸效果非常好。因为gms820主要由预热段、灭菌段、冷却段,网带在线清洗和压差平衡自动调节。冷却段为水冷和风冷两种,可供顾客选择。 

2. 灭菌隧道烘箱中三段有何不同

属于特种设备。

干热灭菌器是一种电加热式灭菌器,是利用热空气杀死微生物或消除热原方法的灭菌设备,灭菌效率突出,对于繁殖型细菌100℃/1h可杀灭,对于耐热细菌120℃长时间不死亡,140℃杀菌率剧增。

适用范围与分类

1. 干热灭菌器可分为室验室器具用,生产制剂用,生产器具用干热灭菌设备。

2. 干热灭菌器按使用方式分为连续式和批量式,批量式干热灭菌设备如干热烘箱,可用于内毒素检验用玻璃、金属器具的灭菌和除热原,以及生产设备部件、生产器具的灭菌除热原;连续干热灭菌设备,如隧道烘箱,可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

3. 干热灭菌器按加热方式可分为:以辐射加热为主的热辐射式干热灭菌机和以对流加热为主的热层流加热式干热灭菌机等。

3. 隧道式灭菌烘箱的灭菌隧道分为

实验室剪刀和镊子用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包含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和火焰灼烧法,可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

4. 隧道式烘箱验证

隧道烘箱采用长箱体热风循环以及远红外干燥方式干进行干燥的一种烘箱。主要是为了针对产量高效率要求高的烘干干燥需求。 基本工作原理:在计算机系统的监控下,瓶子随输送带的输送依次进入隧道灭菌烘箱的预热区、高温灭菌区(温度≥5min)和低温冷却区。输送带速度无级可调,温度监控系统设置无纸或有纸记录。整个过程始终处于百级层流保护之下。 基

5. 隧道烘箱灭菌温度

制药企业实施GMP的三要素是:硬件设施、软件系统、高素质人员。

  一、良好的厂房设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是基础条件。

  谈到良好的硬件设施,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肯投入资金,一切就不成问题。诚然,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硬件建设的保障,但在当前综合国力相对较低,国有企业举步维艰的状况下,何来大资金投入?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完成GMP硬件改造和建设,笔者认为,应抓住重点。就拿要求首批通过GMP认证的粉针剂生产线来说,由于粉针剂产品对微细颗粒和微生物控制这二方面有特殊要求,因而在与药粉直接接触的设备(分装机)、内包材料的清洁消毒设备(洗瓶机、洗胶塞机、隧道烘箱及运送轨道等)应不脱落微粒、毛点,并易清洁、消毒;在产品暴露的操作区域(无菌室)其空气洁净级别要符合工艺规定,不产生交叉污染.……这些是资金投入的重点。而要做到这点,在新厂房筹建或老厂房改造之前,应在外向有关权威专家进行咨询;在内广泛征求专业人士如生产车间、技术、质管、设备等部门的意见,对照GMP的要求,就设备的选型、建筑材料的挑选、工艺流程布局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而不应本末倒置,在外围生产区域装修上占去较多的资金,使关键的生产设备、设施因陋就简,这将给未来的生产埋下隐患。

  二、一套经过验证的、具有实用性、现行性的软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众所周知,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产品的质量要遵循各种标准的操作法来保证,同其它事物一样,企业的软件管理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纵向看,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及上级单位的各类验收检查、质量审计中逐步形成的,这一时期的各类标准是低水平的、粗线条的。此后随着GMP实践的不断深入,从中细化出各类具有实用和指导意义的软件──标准操作规程(即SOP)。发展到今天,GMP又引入了“工艺验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通过验证了解所制定的各种规程是否切合实际,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修订,因GMP的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与之相对应的软件也需要不断地补充、修订、完善。有事例表明,一些沿用已久的工艺规程在经过科学“验证”后,证明达不到预先设想的目的,需要进行修改。可以说,经过验证的,具有实用性、现行性的软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三、具有高素质的人员是关键。

  作为一个企业,从产品设计、研制、生产、质控到销售的全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真正达到认证标准,企业就必须按要求对各类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要像抓硬软件建设工作那样,去搞好“人”素质提高的建设工作,切不可将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如果“人”没有达标,即使企业通过了认证,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全体员工工作质量好坏的反映,这是因为优良的硬件设备要由人来操作,好的软件系统要由人来制订和执行,由此可知,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一个企业GMP工作能否开展、深入和持续的关键。以往很多国有企业普遍不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存在培训面不广,培训内容不深入,没有系统性、持续性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培训部门,从事全员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应受到的培训、考核内容,规定其每年受训时间不少于一定学时。就像需要对各种进厂原辅材料进行检验,符合规定方能使用一样,我们对各类人员也应对其上岗前进行“初验证”,工作一段时间要进行“再验证”,培训到位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6. 灭菌隧道各段压差

原理:

商业化生产的色水法检漏机一般与灭菌柜一体,在灭菌结束后直接进行检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品进行加压减压处理、在样品内外制造压差从而使色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样品。一般,在条件比较严苛的条件下,色水法灵敏度(100%检出的孔径)可以达到3µm

7. 隧道烘箱压差标准

拆开电机,拉出转子,把定子竖起后放入烘箱烘干。

控制电动机氢、油压差在规定范围,不要过大,以防止进油;运行人员加强监视,发现有油及时排净,不使油大量积存;保持油质合格;经常投入氢气干燥器,使氢气湿度降低;如密封瓦有缺陷,应尽早安排停机处理。

8. 隧道烘箱国标

1 、 油泥析出试验 取按照实际比例 (需加入的新油与油系统中实际的油量之比) 混合好的油 10ml 于 100ml 具塞量筒中,用石油醚稀释至 100ml ,混匀。放置暗处 24h 。看是否有油泥析出。若没有油 泥,则可以混入。否则,不能混入。 2 、 老化试验 在清洁干净的烧杯中,称取按照实际比例(需加入的新油与油系统中实际的油量之比) 混合好的油 200g (准确至 0.1g )同时用镊子将螺旋形铜丝放入烧杯中,为了保证安全,要 将烧杯放在搪瓷盘上,放入烘箱中。待温度升至 115 ℃时,记录时间,恒温 72h 。取出,冷 却至室温,搅拌均匀。立即用 100ml 具塞量筒取 10ml ,并用石油醚稀释至 100ml ,摇匀。 在暗处静置 24h ,观察有无沉淀物。若没有,则可以混入。否则,不能混入。并称取老化后 试油 5-10g (准确至 0.1g ) ,测其酸值。酸值不应高于运行油。 铜丝: T1 号铜, Φ 1.00-1.02mm ,长 330mm ,绕成螺旋形。用乙醇 - 苯( 1+1 )混合液洗 涤, 晾干后用砂纸擦亮, 再用滤纸擦去砂粒。 用丙酮洗涤两次后, 置于滤纸上干燥 5min 后, 放入干燥器备用。 说明: 若补加油来源或牌号及添加剂类型不同时, 除了油泥析出试验, 还要进行老化试 验。两项试验都合格时,才能补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