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干燥机生物质(生物物质最常用的干燥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08:43   点击:1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生物物质最常用的干燥方法

1.干燥处理.通过沉淀、离心、过滤、焚烧、絮凝等物理与化学方法对粪便进行干燥处理.

2.除臭技术.通过添加除臭剂、遮蔽剂、中和剂、吸附剂的方法对粪便进行除臭处理.

3.生物处理.主要有化粪池、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养殖蚯蚓等方法.

目前国内就有烘干,膨化,微波处理等各种型号的机具产品,其主要作用是使物料迅速脱水,一般都伴随温度,从而使水分降至15%以下,并杀死一切微生物,蠕虫及卵,防治细菌分解和产生恶臭,并使物料便于储存和运输。

2. 生物物质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常用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一般PDA)上培养成熟后,选择菌丝生长粗壮,边缘保存。一般保存温度4~6℃,除草菇和银耳菌种外(10~15℃),此方法对其他食用菌都适宜,一般菌种可保藏2~4个月,所以需定时移接。此法保藏虽然方便,但是保藏时间短,需经常转管,也很容易发生衰退变异现象。因此,不能用作长期保藏,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保藏。

另外,为了减少保藏期间培养基水分蒸发,琼脂最好加到2.5%。为防止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酸分的积累,应加入0.2%的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盐类,同时,培养成熟后,最好将棉塞管口外剪平,并用矿蜡封或换以无菌木塞,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村如果没有冰箱,可采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种换上无菌橡皮塞,并用矿烛蜡封后密闭的广口瓶中,悬入井底保藏。(2)贮藏室保藏法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只在贮藏室短期保藏,贮藏室温度0~10℃为好。室内应清洁、干燥、无光,应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以降低其生活力,减少变异退化,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过早出菇。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短。

3. 生物物质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什么

在储存的环境上也是有一些要求的,储存环境应该是干燥且通风的,只有正确的保存方式我们才可以将标本时间延长的更久。

选择动物标本进行制作的时候,我们肯定是需要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标本,当我们在清洁这些标本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将它内部的东西进行清洁的,我们可以将这些标本先在特殊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也是保证我们的动物体内不会出现什么细菌。

防褪色:各类标本的保存都不可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加速褪色。生物玻片标本常经染色处理,阳光直射会使染色剂加快分解褪色,故应及时盖好盒盖;腊叶标本、覆膜标本阳光直射会促进其内的色素分解而褪色

防尘:直接暴露的标本应加上防尘罩如透明薄膜袋,有了灰尘时,要用鸡毛掸拂拭,深凹处用洗耳球吹尘,切勿用湿布擦拭

防潮:昆虫类标本、腊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等易受潮霉变需干燥保存,所以,应在室内放些生石灰、在盒内或存放柜中放CaCI 2 、硅胶等,特别是梅雨季节,要利用晴天拿出晾晒以防生霉。同时,定期检查防潮剂、及时更换,若使用的硅胶吸水变色后,可烘干后继续使用。 

4. 生物物质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减压干燥

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取供试品适量,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若该药品为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用其他适宜的干燥方法干燥,如恒温减压干燥。

分取供试品适量,置于熔点测定用毛细管(简称毛细管,由中性硬质玻璃管制成,长9cm以上,内径0.9——1.1mm,壁厚0.10——0.15mm,一端熔封;当所用温度计浸入传温液在6cm以上时,管长应适当增加,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另将温度计(分浸型,具有0.5℃刻度,经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放入盛装传温液(熔点在80℃以下者,用水;熔点在80℃以上者,用硅油或液状石蜡)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用内加热的容器, 温度计汞球与加热器上表面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以使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适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将传温液加热,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低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细管夹固定),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部分适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即得。

“初熔”系指供试品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测定熔融同时分解的供试品时,方法如上述,但调节升温速率使每分钟上升2.5——3.0℃;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时(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遇有固相消失不明显时,应以供试品分解物开始膨胀上升时温度作为全熔温度。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其初熔、全熔时,可以其发生突变时的温度作为熔点。

5. 生物物质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减压干燥

减压干燥是在密闭容器中抽真空后进行干燥的方法。 此法优点是温度较低,产品质松易粉碎。 干燥效果取决于真空度的高低与被干燥物堆积的厚度。 干燥的温度低,速度快; 减少了物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可减少药物荇染或氧化变质; 产品呈松脆的海绵状,易粉碎。

低温冷冻干燥对许多热敏性物质特别使用。如蛋白质、微生物等不会发生变性或失活,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工业。.低温冷冻干燥时,产品挥发性成份损失小,因而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工产品等。低温冷冻干燥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

6. 生物工业中常用的干燥方法

液氮的工业用途如下:

(1)迅速冷冻和运输食品,或制作冰品;

(2)进行低温物理学的研究;

(3)在电子工业中用干燥的氮气吹洗硅片,可保持硅片的干燥与清洁。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序,可以用高纯氮作化学反应气的携带气、惰性保护气和封装气等。

(4)液氮用于金属的过度配合或静配合的装配,避免了高温氧化,可以保持零件表面的光洁度。用液氮泡过的零件加工后可延长磨损寿命。金属切削时用液氮冷却具寿合长,表面光洁度高等优点。

(5)可作制冷剂,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

(6)氮气在冶金工业中主要是作保护气和吹扫气。在轧钢和金属热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氮气的保扩,减少金属的高温氧化,使表面光洁。在有色金属冶炼炉中充入氮气,可以降低氧量和温度,减少氧化,提高产品纯度。用氮气吹扫钢水,使钢中的氢含量降低,提高产品的强度。在高炉开工时吹入86%的氮气,可降低焦炭消耗,延长使用寿命。

7. 生物活性物质常用的干燥方法

冻干粉是一种制剂,使用方法要用液体溶解,可以注射、口服、外敷。冻干粉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制剂形式,其是利用低温抽真空的方式将本来是液体状态的物质制成冻干粉形式。冻干粉更有利于保存、运输,主要用于对热敏感变性的物质,比如蛋白或者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所以,其可能的成分有很多种,即可以是某种蛋白、胶原,也可能是某种微生物,所以使用时用液体重新溶解、化开,可以注射、口服或者外用。

扩展资料:

保存方法

对于干燥热敏性制品和需要保持生物活性的物质,冻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此法是将需要干燥的制品在低温下使其所含的水分冻结,然后放在真空的环境下干燥,让水分由固体状态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并从制品中排除而使制品活性干燥。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制品理化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对生物组织和细胞结构和特征的损伤较小,使其快速进入休眠状态,有效保护了许多热敏性药物生物制品有效成份的稳定性。如蛋白质、微生物类不会发生变性和丢失其生物活性;其次,冻干制品在干燥后形态疏松、颜色基本不发生改变,加水后能够快速溶解并恢复原有水溶液的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第三,由于干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对于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第四,制品经过冻干后水份含量非常低,使制品的稳定性提高,受污染的机会减小,这不仅方便了运输还延长了制品保存期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