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卷尺的读数(卷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6:25   点击:2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卷尺的读数

卷尺怎么校正

卷尺的测量精度关系到量取的准确性,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卷尺的校正方法很简单,主要是利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进行校正,具体方法如下:

1、卷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选择任意量度尺寸并固定游标。

2、取量块紧贴游标卡尺的测量爪,用卷尺零点勾住量块的一端,再拉至量度尺寸的游标爪,对照比较卷尺的刻度,进行校准即可

2. 卷尺的读数方法图解

方法:E字形刻画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为分米,也即15分米;然后每个E每个E都平均分为5个部分,剩下的平均分为五个部分。比如16~17吧,就分为10个刻度,这里看图时容易被迷惑,黑白相间容易被黑色吸引而弱化白色,事实上,黑白相间(或红白相间)白杠与黑杠(红杠)是均分的。注意:1、读数时“从小往大”读;2、最后一位,是估读的。读数时应为1538,不带小数点。下面有图片举例:

3. 卷尺的读数怎么写

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夏1尺 = 10寸(1尺=24.9厘米)商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秦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汉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新莽;后汉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三国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西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东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十六国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南北朝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唐;五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元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现代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一公顷等于15亩,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说文》。字亦作畆、畒、亩、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咋样?很全面吧~!

4. 卷尺的读数精确几位小数

农村土地面积可以通过绳索、卷尺、步量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农村测量土地面积不要求十分精确,对于算一些奇形形状的土地,直接用皮尺、步量,量出后用填补 、切割等数学方法估算土地面积。

先测量并算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地亩,可以采用加半移三法。将总面积加上面积的一半,再将小数点朝左推3位,就可以得到地亩的数值,此外,用土地的面积数值乘以0.0015,也能够得到地亩数。

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皮尺丈量出面积的大小,算出平方值,再除以60,即可得到地亩数值。

5. 卷尺的读数视频

要毛视频啊 物镜根本就没有测微尺,只有台尺。

比如你看的是100倍物镜下的东西,在目镜里装一个目尺,然后用台尺量出目尺的长度,那目尺每一格是多长不就知道了么,再把台尺拿走换上载玻片,用目尺去量目标的长度啊。

6. 卷尺的读数精确到什么

1/3看长度

侧面会有卷尺的长度,要根据自己的应用范围来选择相应长度的卷尺

2/3读数标注辨别

 卷尺上有长度标注,长线之间间隔是1cm,每一个短竖线间隔是1mm,每隔10cm刻度数值就会用红色标记,方便我们在测量时准确读数

3/3使用方法

卷尺的中间有一个按钮可以向下滑动,按下卷尺就会很紧,当我们测量完成就轻推这个按钮,拉出来的卷尺就会自动收回。

7. 卷尺的读数怎么读

1、在高中,只有刻度尺的读数不说明也要,其他的测量工具读数都要估读。

2、估读到最小单位的下一位,如果最小单位是厘米估读到毫米,是分米就估读到厘米。

3、估读的数是多少呢?读到最小的单位后,还多出来的部分占最小一格的10分之几,估读的数字就是几.如刚好对准了刻度线,没多出来,估读数字就是0,这个0是不能省的。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扩展资料:

使用前: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读取结果: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记录结果: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误差:

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②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③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④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