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lc需求文档(plc需求分析)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2 01:13   点击: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plc需求分析

笔者在自动化行业有十年以上的系统集成经验,就站在自己工作的经历基础上,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随着我们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换产业升级是必然的趋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制造业基础技术发展的核心和重中之重。自动化技术plc技术随着制造业往前发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

( 2 ) PlC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分析。那我们先从纵向了解,如果说我们精通的plc技术,也有了一些经验,在经过多个项目练习以后,在我们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后,我们可以去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比如说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这些自动化技术里面都是附加值都是比较高的。在工作之余,我们甚至需要花一点时间去掌握一门高级语言,嗯,用的比较多的,比如说c#,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python这种编程语言也是值得花时间学习,有了高级语言,作为我们的工具,其实我们比传统自动化工程师会拥有更多创造价值的一些机会。

(3)关于PLC工程师的横向发展,那我觉得主要是从技术向管理这方面的一些转换. 我们在现场有了丰富的现场经验,技术相对成熟后,我们可以选择去做技术和项目的管理,同时我们需要额外的学习很多知识,比如专业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和二级老师啊,这些证书的取得都是我们作业项目经理来讲非常必备和必须的,一般的大的公司在项目经理之上,还有项目总监,总工,甚至总经理,这些横向的发展,那我觉得你可以按照从技术向管理转变的一个脉络,不断的前进,只要你努力,一般好的企业的会给你不断的提供机会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和企业共同发展。

(3)随着你经验的丰富,那么还可以考虑创业这个发展方向,在你掌握经验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有了一定的人脉积累之后,你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和一番天地,那么这一点我认为在自动化这个行业也是非常普遍的,一般的在行业里面有了5年的经验以后有很多人选择自己创业,去磨练自己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能换取更加广阔的未来,但是这里面需要考虑几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你是否有非常合适的合伙人,第二个创业中经常会遇到我们之前未有想到的问题,创业本身绝对不是一帆风顺,这里面会遇到很多坑,那么这个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祝愿有机会想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朋友能够一帆风顺,取得更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可能有不周全的地方,请大家原谅,同时希望这些自己的见解,对你们的发展有所帮助,有什么其他问题欢迎继续交流~~~~

2. plc需求分析怎么写

PLC行业出差,一般有几种情况:

1.项目初期阶段,电气工程师要到客户那去详细了解需求,从而提出大概的硬件成本,给商务报价提供依据;

2.项目进行阶段:PLC工程师出差,主要是到客户现场进行设备的电气调试工作。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完善PLC程序,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正常,整套机械设备达到验收标准;

3.项目售后阶段:这个阶段出差,就是去客户那回访,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售后服务的范畴。

3. plc功能需求分析

PLC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已由最初一位机发展到现在的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C,而且实现了多处理器的多通道处理。如今,PLC技术已非常成熟,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象显示的发展,使PL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大支柱。

现在,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产厂家,400多品种的PLC产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三个流派产品,各流派PLC产品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国是PLC生产大国,有100多家PLC厂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欧洲PLC产品主要制造商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国的TE公司。日本有许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富士等,韩国的三星(SAMSUNG)、LG等,这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场份额。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PLC生产厂家约有三十家,国内PLC应用市场仍然以国外产品为主。国内公司在开展PLC业务时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需求优势、产品定制优势、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响应速度优势。

2)、PLC的发展趋势

随着PLC应用领域日益扩大,PLC技术及其产品结构都在不断改进,功能日益强大,性价比越来越高。

(1)、在产品规模方面,向两极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和超小型PLC。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向高速度、大容量、技术完善的大型PLC方向发展。随着复杂系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微处理器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PLC的信息处理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用户存储器容量也越来越大。

(2)、向通信网络化发展

PLC网络控制是当前控制系统和PLC技术发展的潮流。PLC与PLC之间的联网通信、PLC与上位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PLC制造商都在发展自己专用的通信模块和通信软件以加强PLC的联网能力。各PLC制造商之间也在协商指定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向模块化、智能化发展

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各种控制系统的需要,近年来,PLC厂家先后开发了不少新器件和模块,如智能I/O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专门用于检测PLC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等,这些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功能,扩展了PLC的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的多样化和标准化

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软件进步的一种趋势。 PLC厂家在使硬件及编程工具换代频繁、丰富多样、功能提高的同时,日益向MAP(制造自动化协议)靠拢,使PLC的基本部件,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通信协议、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

4. plc市场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PLC是用于工业环境的控制器,往往是设备、建筑控制的最核心部件。而工业品的使用寿命一般很长,10年20年都很常见。而PLC是有寿命的,比如我用的设备使用了三菱的PLC,到寿命了就只能更换同厂家同型号的产品。因为不同产家的PLC程序、编程命令是不通用的。

所以一旦设备使用了三菱的A型产品,在设备报废前使用者都必须购买三菱的A型产品作为备件。

这种需求是刚性的,plc存量市场可能指的就是这种需求。

5. PLC调研报告

目前,全世界PLC生产厂家约200家,生产300多个品种。主要的国外生产厂家包括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富士、日立、光洋等等。据电子部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应用Siemens产品的用户占20.8%,Modicon占14%左右,A-B14%左右,OMRON14%占14左右,三菱8.3%,GE6.25%,富士4.2%;其他(日立、光洋等)4%。

6. 全球plc市场分析

1、Siemens(西门子)

SIMATIC S7-1500 CPU

西门子作为欧洲最大的工程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和柏林,市值超过930亿美元,年收入870亿美元。据数据估计,西门子是PLC领域的明显领先者,其市场份额约为30%至40%。西门子提供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自动化和工业软件,用于离散制造、工业通信及工业安全行业。

SIMATIC是西门子特有的自动化系列产品品牌,公开资料显示,SIMATIC控制器已从S3系列发展到S7系列。西门子表示,其SIMATIC系列的控制器 "适合每一个应用"。

2、Rockwell Automation / Allen Bradley (罗克韦尔自动化/艾伦-布拉德利)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整合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品牌,其中包括艾伦-布拉德利(Allen-Bradley®)的控制产品和工程服务及罗克韦尔软件(Rockwell Software®)开发的自动化管理软件。罗克韦尔自动化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在8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现有雇员约22,000人。

早在1985年,罗克韦尔自动化以约16亿美元的巨额收购了艾伦-布拉德利。艾伦-布拉德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成立于1903年,与罗克韦尔同年。现在罗克韦尔自动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自动化公司之一。其市值为250亿美元,年收入约70亿美元。

3、Mitsubishi Electric(三菱电机)

三菱电机推出的新型安全PLC

三菱电机的市值约为280亿美元,是日本三菱集团旗下规模较大的业务部门之一,员工人数高达35万人。在2017年,三菱电机的年收入为370亿美元,超过了它目前的市值。

其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电子元器件、重电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电装品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业务,并在卫星、防御系统、通风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7. 产品plc分析

按下sb2,km1吸合自锁,并互锁断开km2,电机转动,按下sb3.km2吸合自锁,并互锁断开km1,电机反转,按下sb1,断开自锁电路,电机停止

8. plc市场研究报告

PLC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时期

①形成期(1970―1974年)

在这一期间PLC以准计算的面貌与用户见面。在软件上采用机器码和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在硬件上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其功能仅限于开关逻辑控制,且价格昂贵,只在一些大型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上使用。

②成熟期(1973―1978年)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新一代PLC,另一方面采用了梯形图语言,通俗易懂。由此称为PLC,且技术也日趋完善。

③大发展时期(1977――至今)

由于PLC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两个特点:一是继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二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随着PLC应用的扩大,全面促进了PLC的生产和研究,产品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非常受市场欢迎。

9. plc需求大吗

plc更好学,入门容易,门槛低。

pcb工资应该会高,因为门槛高懂的人少。plc都是大众产品了,培训机构都一抓一大把!本人从事的就是plc,觉得技术相对容易,现在到了瓶颈期,很难再突破。好处是小城市对plc需求也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